“阅读伴成长”读书笔记选摘三
发布时间:2012.12.06  浏览次数:4398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的读后感

                                                                             王婧

《如何说》一书,由美国著名亲自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同著。该书意在帮助家长使用正确方式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该书从七个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真实而有趣的事例,来探索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也向读者呈现了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正确方式。

我在阅读此书后,对第三章《代替惩罚的方法》感想颇深。所以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收获。

我们总会遇到孩子因为粗心或任性,亦或错误的习惯而造成的形形色的错误。在面对这一系列错误的时候,究竟要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惩罚才是正确的?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常常会通过打骂的方式,意图使孩子记住今天的教训。老师当然不可使用这些极端手段,但批评训斥还是少不了的。但书中也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面对你们的打骂以及训斥时,他们是怎么想的呢?答案显而易见,他们不一定会将重心落在“自己所做的这件事是错误的”这个点上,反而会对惩罚方的我们抱有一种敌对的想法。比如: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有没有什么报复的方法……等等。所以,既然我们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那必须要让孩子的注意落在“错误”这点上。

书本给了我们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即:1、请孩子帮忙;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想法(但不攻击孩子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提供选择;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6、采取行动;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而巧的是,在我读完这一章后的下课,正巧遇到了我班的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事情是这样的,美术课上,小胡同学拿剪刀故意剪破了小龚同学的衣领,小龚同学为此一下课就跑来跟我报告了这件事情。我在知晓情况后,找到了小胡同学,他承认是自己剪了别人的衣服,而且原因只是因为自己一时兴起。生气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强忍住批评的冲动,想起了方才那七个代替惩罚的方式,还是平静地将他带到一边,询问了他觉得应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小胡平时也是我班的一个老大难,做事情总有些随心所欲,所以面对自己的又一次犯错,他仅仅给出了道歉这个轻描淡写的办法。听到后,我又一次和他明确了事情的严重性,并且选择了七个技巧中的第五个技巧,提出了帮助他弥补错误的方式。我告诉他,弄坏别人的衣服当然要帮别人补好,所以今天要让他和小龚换一下衣服回家,让他妈妈帮小龚补好衣服才行。

小胡起初不愿意,所以我又询问了他的意见。他没有给出一个更好的方法,所以我告诉他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希望他能在给别人道过谦后,帮别人补好衣服。他最终接受了,虽然孩子心里别扭,但我觉得这比平时训斥他要来的有意义得多。这样一来,他必定会记住今天的惩罚,今后再也不敢去剪别人的衣服。

惩罚讲究技巧,从事教师的我们更应深谙此理。所以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建议,更是从今起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技巧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