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力量
査青
看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对于怎样和孩子沟通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在如何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理解孩子的心理方面,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多帮助。
在中文里,“听”的繁体字是“聽”,指用耳朵感受声音,即耳有所得。 “听”字,左上方是“耳”,下面有个“王”,简单套用就是“听为王”,右上方是“十四”,右下方是“一心一意”,联结起来就是“用十四个心去听”。这意味着造物主让我们多听少讲,只有听清楚了,才能说明白。
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更要去用心。“倾听”在现代汉语中被解释为“用心聆听”。何为“用心”?首先,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交流的最高境界是心与心的沟通,这种境界的基础就是彼此的诚意,真心才能换真意。敷衍了事的态度,是傻子都会察觉的,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心敞开给一个鄙夷、轻视他的人。其次,要有谦和而平等的态度。没有平等和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沟通和交流。谦虚平和,体现的是生命之间的尊重,是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尊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已经关闭了交流的大门。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专注。良好的倾听并不是被动的行为,它需要听者付出努力、全神贯注并做出回应。只有专注才能弄懂别人在说什么,心不在焉就坐失良机。
通过这本书,我意识到,如果我们想要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我们不能急于表达自己,要尊重孩子,让他们先发表意见。以身体稍稍朝前倾斜的轻松自然的坐姿,来表示你在尊重并聆听他们讲话。不要交叉双臂,也不要跷起腿。当然这时候,我们需要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让他们把事情叙述完整,感情表达清楚,不满或者情绪发泄出来。在倾听过程中,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微笑、点头)来表示你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要注意的是,在倾听后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不要匆忙下任何结论,这种做法非常危险的,因为孩子也许因此再也不和你倾诉了。即使我们觉得孩子有错误,也应该用引导的方式,给予孩子时间去思考和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反观自己做老师以来,有时候并没有做到倾听孩子的心声。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我说话的嗓门很高,喜欢用”我认为你应该。。。”的句子讲个不停,喜欢喜欢看到孩子对自己的话无不遵从,不爱听到孩子的辩解。其实,老师和孩子的关系并不是紧张和直线式的, 老师需要静下心来让孩子把话说完整,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能想当然地去揣测学生的想法,而是要尝试换位思考,感受学生的情绪与经历,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
看了这本书后,我认真听着孩子们和我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课间,也许孩子只是走到我身边,和我说一下,他这一天的一些小小的发现。我没有不耐烦地让他们去看书或者自习,而是去和孩子一起分享他们发现新事物的喜悦。看到学生红扑扑的笑脸和闪亮亮的双眼,我心里涌上的是前所未有的喜悦。也许孩子和我分享的东西,与我所教授的并不相关,但是,除了英语课,我也能在孩子学习生活中,陪伴着他们,我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为人师表的满足。
感谢这本书,让我重新看待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和相处之道,让我可以更加投入到自己教书育人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