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活动简报 第48期
发布时间:2017.01.12  浏览次数:3451

聆听民意,服务群众,务实推进“两学一做”

——苏州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志愿者走进外来学生家庭

 

     深秋的苏州,寒意袭人,10月29日,“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入户调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后备干部和局机关干部100余位志愿者组成45个调查组,分赴7个市、区,深入12所外来工子弟学校234户学生家庭开展调查工作。

    为此次入户调查更有实效,志愿者们事先与孩子们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状况,了解外来学生家庭背景,了解受访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等等。志愿小组还设计了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制作了苏州家庭教育网站和热线联系卡,为每一位孩子精心准备了一份文具。

    党员干部走进外来学生家庭,体验他们生活、学习环境,与他们零距离交流。大多数家庭都住在简陋逼仄的廉价出租屋内,孩子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没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但是几乎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都说自己非常开心,因为是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孩子们的勤劳能干和超强的自理能力也让志愿者们赞叹不已,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干拖地、洗碗、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了。凹凸不平的墙上贴着的奖状和保证书,满屋凌乱中两个插着鲜花的啤酒瓶,斑驳破旧的书桌上整齐摆放的书和文具,简陋小木床上漂亮整洁的卡通图案床单……太多生动的细节昭示着鲜活的存在,志愿者们深切感受到了在简陋屋檐下涌动的热流,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改变的愿望、融入的渴求……。

    党员干部志愿者们也看到了孩子成长中的诸多缺失:大多数家庭中看不到课外书,孩子们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除了上学很少出门,兴趣活动仅限于校内开设的,家庭作业质量不能保证,很多孩子空余时间就看看电视、随便玩玩,等等。

    入户调查结束后,志愿者将为每个受访家庭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从孩子成长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三个方面呈现调查结果,为“学校改进计划”的制定实施提供客观、丰富的事实依据,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苏州教育系统在“两学一做”中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教育供给侧改革新路径,全方位、项目化推进“五服务”志愿活动,此次大型入户调查活动是“田家炳基金会苏州学校改进计划”的重要环节。党员干部志愿者心怀教育理想,从研究的视角切入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用心尽力完成调查任务,共同探索适合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教学改进方向。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入户调查让他们对苏州教育现状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教育公平有了更高层面的的理解,作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更应强化责任担当,如何通过专业的能力和方法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如何通过教育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通过一个孩子的发展带动一个家庭的发展?如何在孩子就学之初就播种教育公平的种子?如何把对新市民子女的人文关怀提升到强调教育过程和结果公平的高度?这些问题都应是自己今后工作实践中关注、研究、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