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听、说、读、想的习惯
发布时间:2011.12.27  浏览次数:5888

07年大学毕业以后,我一直从事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育。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认识到,在数学课上,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课堂上,一定要处处、时时注意学生听、说、读、想的习惯。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便于教师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也可以培养优秀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而中下等的学生也会乐说、会说,乐思、会思。

听、说、读、想的习惯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倾听的习惯——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说话的习惯——踊跃积极举手,争取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发问,敢于质疑。读书的习惯——大声读题以及课本上的概念与规则。想的习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一、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学生的“说”,是以“听”为起点的。要学生会“说”,首先要会“听”。而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小,歩入学校的时间不长,天真烂漫,往往还保有幼儿园时期的一些习惯,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为培养他们听清听懂老师要求的习惯,在教学每一课时,尽量应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我听过一年级老师的一堂关于“分一分”的数学课。执教的严月雯老师在上课一开始,就给出了一张超市的图片。她声情并茂地问学生:“这是哪里呢?有些什么东西呢?”因为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境,于是他们激动地说开了:“是超市!有矿泉水、饼干、可乐……”严老师接着说:“KITTY猫要去春游,你们愿意在超市里为她准备好春游所需要的物品吗?”又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大家都兴致高昂的说:“愿意!”接下来,严老师的每一个要求,孩子们都认真地听、开心地跟着做。真是完美的一课!所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或许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抑止了他的学习的欲望;而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许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自信,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走向新的成功彼岸。例如,我教学小数乘法时,设置了一个文具店购物的情境。给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一块橡皮2.5元,买3块需要多少钱?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列出乘法算式:2.5×3。我再次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这个时候,只有零星的几双小手举了起来。我请了平时几乎不会主动举手的小吴同学,她说:“2.5元就是25角,可以用25×3。”我为小吴竖起了大拇指。这时候,又有小手举起来了。被我请起来的小张说:“还可以用2.5+2.5+2.5。小数加法我们刚学过,等于7.5元。”我大大的表扬了小张:“小张不仅列出了算式,还计算出了结果,我们真该为他拍拍手。”因为得到了肯定,这堂课,小吴和小张上得相当认真。作为教师,把握住这种成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促使其在今后的课堂上听课更专注。

二、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这里的“说”,不是随意地说,而是有一定约束的。有些孩子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会插嘴,有些孩子在老师提问的时候嘴里会喊着“我会,我来,我会,我会”,也有孩子上课时会答非所问,或者说话吞吞吐吐,没有逻辑性,说了很长时间却没有人能听懂。这些都不是我们期望的“说”。我们希望听到孩子流畅的发言、勇敢的质疑。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给那些表达能力不十分强的学生,当他们回答正确时,由衷地给他们鼓励,使他们慢慢建立了自信心,尽快完成从不敢说到敢说并大声说话的过程。另外,对于那些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在回答对比较难的问题后,我号召全班学生为他们鼓掌,向他们学习,使每一个孩子明白应该怎样表达,并向着这一方向去努力。例如:在教学积不变的性质的时候,我指着黑板上3组算式:50×60=3000,5×600=3000;18×40=720,9×80=720;25×12=300,100×3=300,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每组乘法的积相等。”我说:“你能观察到每组算式的结果,真不错!”有的说:“我发现每组算式都是一个因数变大,另一个因数变小,但积不变。”我说:“你不仅能看出积是不变的,还看出算式在变化,真好!”还有的说:“我发现每组算式都是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但积不变。”我马上问全班同学:“听了三位学生的回答,你们觉得这三个同学谁说得更完整呢?”孩子们通过对比,马上就对比出,第三位同学说得最全面,最完整。于是,我也由衷地夸了一句:“大家看他观察得多么仔细啊!”。经过这样的训练和比较,孩子们知道了应该如何去观察与表达结果,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提高。也正由于这些规律都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而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的,所以这些知识自然也掌握得更牢固了。也由于老师的正面表扬,孩子们就越来越愿意说了。

三、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较之语文和英语,数学课上的“读”比较少。有时候教师会要求学生大声读一些题目、一些概念、一些规则,以帮助理解,或者记忆。数学课上的“读”,不要求声情并茂,只要求整齐、响亮、不拖调。当然,大对数时候的“读”,都是默读。解题前,必须先默读懂题目,才能下笔。

但是,不管是大声地读,还是默读,都有同样一个人要求:“读”不是机械地读,读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你明白了什么规则?这才是重要的。因此,边读边画重点,这是很重要的。我经常要求学生在读完一道题目后,找出关键词句,比如读这样一道应用题:“同学们在长50米的小路同一侧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各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读完以后我会问学生:“你觉得哪些条件比较重要?”学生一般会比较注意告知数字的条件,对于纯文字的条件,往往比较忽略。因此有些学生会只注意“每隔5米种一棵”这样的条件。我会要求他们再读一遍。经过反复读,他们会注意到“同一侧”,这个条件要求学生只计算一侧的树苗,即最后的答案不要乘2;还有“两端各种一棵树”,这个条件要求学生利用“两端都种”的规则解决植树问题。

另外,在出示概念以后,老师往往要求学生读一读。如果是很长的一条概念,学生的读必然是机械的读,没有任何意义。如何使“读”这项工作真正能帮助学生记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想,把概念拆分,分步出示,分步理解,是一个好办法。我是这样教学“体积”这个概念的。1、先给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A杯放满水,B杯里放一个樱桃。我把A杯的水倒进B杯里。现象是,B杯水满以后,A杯里还剩下一些水。这个时候,我就提问了:“为什么A杯还有水呢?”同桌讨论以后,学生就会回答:“因为B杯的空间被樱桃占去了。”学生体会了什么是空间,于是我把“空间”两个字贴到黑板上。2、拿出樱桃和桃子,我问学生:“谁大?谁小?”学生自然能看出樱桃小,桃子大。我告诉学生:“樱桃和桃子都是物体,物体是有大小的。”于是,“物体”和“大小”也贴在黑板上了。3、继续提问:“如果把樱桃和桃子放在同样大小的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水,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多一些?”学生回答:“倒在放樱桃那个杯子里的水多一些,因为樱桃所占的空间小。”我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研究的大小就是空间上的大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由于分步教学,学生依次体会了什么是“空间”、“物体”和“大小”,于是,体积的概念就逐步建构了。再把一些词补充完整,学生读一读、念一念,这个概念,就深入他们的心中了。

所以,我们不需要机械的“读”,带着理解,去读题、读概念、读规则,才能帮助学生的学习。

四、培养学生想的习惯。

想,也就是思考。思考是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思考,学习就无法完成。帮助学生思考,首先要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当然,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小学生是比较特别的群体,它们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提别是中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比如在教授“多位数的认识”的时候,学生要认识“数位”这个概念。这是个相当抽象,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概念。我对学生说:“在教室里,你坐的位置就是你的座位。数字和大家一样,它们在组成数的时候,也必须按顺序排队,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用座位来比喻数位,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想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需要我们老师持之以恒的努力。

审核人:俞家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