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教案
发布时间:2012.06.12  浏览次数:5258

课题:《钱学森》(第二课时)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     吴泠玉    

 

学    科

语文

年  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总体设计意图)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明线是时间顺序,作者从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段经历。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文中钱学森的两句话是全文的关键句。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在教学中以“魂牵梦绕”为中心词,牢牢抓住“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统领全文,在每一个片段后,以此小结,以此过渡,层层递进。由中心句进入文本,又在文本的学习中,更透彻了中心句的含义。以读为主线,结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品悟,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丰富的人文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这些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钱学森不计个人利益,冲破重重阻碍,报效祖国的精神。

教   学    流    程(包括各个环节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

(课堂一开始,便开门见山引出了本篇课文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意图塑造出一个心系祖国的钱学森的人物剪影。抓住本句的中心词“魂牵梦绕”,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埋下了伏笔,为钱学森这一人物的出场预作了渲染。)

1、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钱学森》(齐读课题)

师: 1955年10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锣鼓喧天,人们都在热烈庆祝建国6周年,而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却是一片寂静,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有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此时此刻

   引读出示: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2、“魂牵梦绕”是什么意思?(连做梦都一直想着,急切、迫切、归心似箭、日思夜想)

    指导读好这个词语。

3、 自由读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魂牵梦绕呢?

“多么希望”——是啊,当时钱学森的心情是那么急切。

“不是……而是”——此刻,真是归心似箭啊!

 能不能换成汽车、飞机呢?(不能,火箭的速度更快,突出钱学森的归国心切,还有什么呢?急于将自己的专业学以致用,报效祖国。)

 “火箭的舱壁”——真是急切啊!

4、谁来读好这段话?

   指导个别朗读。

   评价语:

    我听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魂牵梦绕。

我听出了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志向。

我仿佛感受到了钱学森急切的心情。

齐读这句话。

二、 教学课文2~5自然段

(只有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的感悟才是真实的、深入的。本环节设计注重学生亲近文本,引导学生抓住两个片段,即当钱学森受到卡门教授的赏识时,与中国留学生共度中秋时,分别所说的话,体会他“富贵不能淫”的赤诚爱国情。两处片段均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小结,揭示了钱学森所做所言的精神原动力。)

将学生引向纵深,向文本的最深处潜游,理解文本内容,内化人文感悟承上启下巧妙过渡

1、把书打开,默读课文2~4自然段,从哪里还能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魂牵梦绕呢?用横线划出有关语句(相机出示片段)

 片段一: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自由读这段话,请抓住关键词,说说你的感受。

(1)“我是中国人。”——是啊,钱学森虽身在异国,却心系祖国母亲,时刻牢记自己是个中国人。

      你能带着这种自豪,去读一读吗?指名读

      联系下面几句话,除了自豪外,你还体会到什么?

      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

(2)“一切……都是”

     (你能想像一下,钱学森可能做了些什么呢?相机出现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

     有朝一日,钱学森回到祖国,意味着,富裕的生活,没有了……(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等词语依次隐退)

钱学森赴美留学,一心就是为了钻研专业知识,更好的建设祖国,他时时刻刻魂牵梦萦着祖国,牢记着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唯独没有考虑到自己个人利益。

(3)“多做点事”

       (引导:可以做些什么事?为了多做点,钱学森又做了哪些准备呢?)

     原来,多学点,就是为了多做点,在美国,钱学森像块海绵,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着,胸怀报效祖国的满腔抱负。    

    练读, 个别读

评价:

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钱学森在美国刻苦学习,时刻做好准备的身影。

钱学森放弃了一切,只为了投身祖国的建设,报效祖国。

    齐读

(4)      祖国,时刻萦绕在钱学森的心中,难怪——(齐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片段二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自由读这段话,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体会。

(1)“诚恳”—— 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真诚……

(2)“日夜盼望”——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朝思暮想,难怪钱学森对祖国是魂牵梦绕了!

指名读这句话。

评价:

老师仿佛看到了钱学森在异国辗转反侧,思念着祖国。

老师发现,“终于”这个词你着重读了,你为什么?

(激动、自豪)

谁也能来读出这样的体会?

(3) “应当”  (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应该)

为什么是理所应当的呢?(祖国还处在黑暗当中,还十分的贫穷.)

穷到什么程度呢?(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无法正常开展科学研究,相机点击需要.)

结合儿女,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呢?(儿女指的是——钱学森,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中国有一句古话:儿不嫌母丑,只要祖国母亲一声召唤,我们是义不容辞的,应当回来。)

(4)“我们”(我们是指——包括所有在场的留学生,这句话是钱学森一个人说的,为什么要用“我们”呢?)

原来,这句话钱学森既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也是规劝其他留学生也像他一样,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同回到祖国,更好的报效祖国。

练读

指名读

评价:

老师仿佛看到了钱学森中秋节那天,面对其他留学生,慷慨激昂,表白着自己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

难怪,钱学森(齐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三、 教学5~6自然段

(教学中适度补充了钱学森回国的坎坷历程,将回国之难与当时他魂牵梦绕的心情互为对照,结合中心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更能感受回国后的钱学森心情是何等的渴求。这又是一次对该中心句新的认识。)

1、 钱学森魂牵梦萦着自己的祖国,恨不得坐上火箭的舱壁,可他的归国之路却举步维艰,请你读读课文5~6自然段,抓住关键词,从那些地方体会到钱学森回国之艰难。

2、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就是他无法归国的原因。

“无论……都……”

“绝”

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3、 联系你课前找到的资料,钱学森在这一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

点评:甚至连基本的人生自由都失去了。

面对物质的利诱,毫不动心,只想着回国,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啊!

      面对美国当局的威胁,毫不屈服,仍坚持回国,这就是威武不能屈啊!

      面对颠沛流离的生活,毫不动摇,一心回国,这就是贫贱不能移啊!

4、 面对重重阻力,重重压力,钱学森始终有一样没有改变,(齐答,归国的决心或者爱国心,相机板书)

5、 (空有满腔报国之志),对祖国魂牵梦绕,想回却不能回,此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煎熬,度日如年,辗转反侧,忧心如焚……)

难怪着这五年,钱学森过的异常的——“漫长”

6、小结:22年的努力准备,5年的漫长等待,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即将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能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齐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7、此时此刻,老师不禁想到了这首歌——《中国心》(音乐起)

四、 教学第7自然段

(通过课件配乐、字幕滚动补充钱学森回国后所做的贡献,让学生感受到他一回国,就马上投身到了祖国的建设中去。适度的拓展既回复了历史真实感,同时又紧扣文本核心——爱国。)

1、 (音乐渐轻)钱学森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后,立刻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屏幕滚动其贡献)

2、 看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说的?

评价:无与伦比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卓越的贡献。

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齐读这一段

五、 升华悟情。

(以一曲“我的中国心”,烘托了课堂的气氛,点燃了学生心中潜藏了一节课的激情,既是中国心,又是爱国心,本节课此时推向了情感的高潮,学生读出的不仅是钱学森三个字,更是自己心中的呐喊,一种赞美!)

1、(音乐渐起)是什么促使钱学森在异国勤奋的学习,是什么使他克服了种种阻力,又是什么让他为国做出了这么卓越的贡献——(齐答)爱国心。

板书(爱国心)

是爱国心,促使钱学森在异国勤奋的学习,

是爱国心,使他克服了种种阻力,

又是爱国心,让他为国做出了这么卓越的贡献。

身在他乡,心系祖国,不也是拥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齐读 爱国心)

2、让我们牢牢记住他的壮举,记住他的丰功伟绩,记住这位“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

发掘语言因素,体悟人物情感。当学生能真实地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文本语言就会自然流入学生的内心。通过反复的吟诵、遣词造句的反复琢磨,学生慢慢走入文本,在情感的不断深化中,慢慢走出文本,在语文文字的背后,学生就会看到一个令人崇敬的钱学森,的确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