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小古文诵读篇目(八)
发布时间:2013.11.24  浏览次数:4462

 

弓杯蛇影

    乐(yuè)广尝①有亲客②,久阔③不复来,广④问其故,答曰: “前在坐, 蒙⑤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wù)之⑥,既饮而疾⑦。 ” 于时⑧河南⑨听事⑩壁上有角11,漆画作蛇12,广意13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 “酒中复有所见不(fǒu)14?”答曰: “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15。客豁然意解16,沈(chén)疴(kē)17顿愈。

【注释】

① 尝:曾经。     ② 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         ③ 久阔:久别不见。

④ 广:即乐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ù) (今河南省阳市附近)人。 

⑤ 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词。 

⑥ 意甚恶之:心里非常厌恶它。 意,心里。之,指杯中所见之物。

⑦ 既饮而疾:喝下去以后,就生起病来了。 疾,得病。

⑧ 于时:在当时。

⑨ 河南:郡名,在今河南省北部。乐广当时 任河南尹。 

⑩ 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       11 角:即装饰 有犀角之类的弓。 

12 漆画作蛇:用漆在弓上画了蛇。 

13 意:意料,想。         14 不:同“否” 。      15 所以:因由,原因。 

16 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想通了某 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 

17 沈疴:长久而严重的病。沈同“沉” ;疴, 重病。

【译文】

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了。问到原因时,有人告诉说:“前 些日子他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仿佛看见杯中有一 条小蛇在晃动。心里虽然十分厌恶它,可还是喝了那杯酒。回到家里,就身得重病。” 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上面还用漆画了一条蛇。乐广心想,杯中所谓的小蛇无疑是角弓的影子了。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问道: “今天的杯中还能看到小蛇吗?”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乐广指着墙壁 上的角弓,向他说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悟,积久难愈的重病一下子全好了。

 

【寓意】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①发鸠之山②,其上多柘木③,有鸟焉,其状④如乌⑤,文首⑥,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⑦。是⑧炎帝之少女⑨,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返,故⑩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

【注释】

① 曰:叫作。 

② 发鸠之山: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位今山西长子县西。

③ 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④ 状:形状。                                            ⑤ 乌:乌鸦。

⑥ 文首: 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⑦ 其鸣自詨:指它发出「精卫」之鸣叫 声而得名。詨,呼叫。

⑧ 是:这。       ⑨ 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⑩ 故: 所以。                                   

 

【译文】

        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 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 的名字。 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 名叫女娃。 有一次, 女娃去东海游玩, 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 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寓意】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