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倡导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是指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或为了达到某一个具体目的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按照教学目标来实施,要使学生能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下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是设计真实运用语言的活动,真实运用语言的任务活动要符合真实的教学目的,用语要真实,语境要真实,要符合学生真实的兴趣,要贴近真实的生活。针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我认为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要注意运用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活动符合学生的真实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兴趣是思维的“引火线”,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以兴趣为支点,以任务为基础,设计的任务应尽量活泼而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得到乐趣。教学实践表明:一旦学生们对某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就会想学、爱学,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牛津英语》3B Unit 2 Yes or no 这一单元Yes,it is./No ,it isn’t”这一句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任务活动:在课堂上,我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和一些学生已经能用英语说出名字的物品,让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每次放一件物品,让本组内的其他学生在旁边猜测,并用上“Is this a…?”的句型。学生在这个有趣的任务驱动下,个个群情激昂,兴致勃勃,很快在操练活动中就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句型了。这种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真实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欲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策略二: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
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认知发展过程,学生是一个能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个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如果给予他们的任务或活动没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或冒险性,学生将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任务设计应当是适合学生水平的,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能给学生成功感和愉快的事。比如在4B中学习有关食物的单词时,设计外出去游玩时聚餐活动,让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所带的食物的名称,他们都会乐此不彼的参与。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多多设计些如:做游戏,唱歌,读韵律诗,小组竞赛,做手工,看图讲故事等活动,这些都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兴趣,学生才能够爱学,乐学英语。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接受所学的新知识,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活动不能够太简单,要有适度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如果设计的任务太简单容易,缺少挑战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倘若设计的任务太难了,学生就会无法完成,从而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活动时,尽量要为学生提供能完成且兴趣盎然的任务活动,有效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一股内在的动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任务活动的学习。
策略三: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和心理的特点,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的和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在设计任务活动时就要考虑到活动任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越贴近越好。如果任务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不相关,学生自然会没有任何兴趣,就会降低了任务活动本身的价值意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对新的语言知识习得和应用的过程。因此,设计自然,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很重要,让学生在贴近自己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知识,会让学生对语言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4B Unit 2 单元中教学“Who’s that man/woman/boy/girl? Which one? The one in/with…He’s/She’s …”的句型时,我设计了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照片中的人物的活动任务。由于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主动参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任务型的活动要求真实、贴近生活,使学生将语言学习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让他们在使用语言的同时感受生活,表达真实的生活情感。这种任务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语言综合实践能力。
策略四:活动解决学生的真实困难
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为学生设计以帮助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引导克服畏难情绪为目的,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的任务活动,使学生能在轻松自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环境中体验和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如在教学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这些介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混乱,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分清,记牢这些词,根据儿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这一特点,宜采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出了5幅简笔画,并贴上相应的单词卡片。简单直观和趣味性强的简笔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增强了语言的真实感,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易于区分和掌握。接着,我通过游戏操练了新学的介词,还巩固复习了句型,使操练的内容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以新带旧,以旧铺新,尽量做到所使用的语言材料有较高的出现频率和连贯性。在活泼的游戏之后又安排了一个相对“静”的环节,即,听音画画,让学生通过听,描绘出一幅幅简单又有趣的画面。画好后,又让学生“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pairs”。语言的习得由输入变为了输出,这里的听便是语言的输入,画和说是语言的输出。在这输出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综合素质得到了训练和发展。该任务活动一方面利用简笔画这一直观教具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教学中的容易混淆的词汇,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画图加入到学习中,使他们有一定的乐趣,产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渴望学习英语,这种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一旦形成,再难的知识点也将被克服。
总之,“任务型”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合作和实践参与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学习的成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的教学就是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动”起来,让小学英语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