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报道
发布时间:2010.07.12  浏览次数:5633

媒体报道

徐天中:在小学校里办大教育(节选)

(徐启建,2010年5月18日《中国教育报》)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长徐天中,用熟悉江苏教育、熟悉他的人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在教育上成了‘精’的人”。这种印象来源不是因为他已经在苏州市实验小学当了近18年校长,而是源于这样一句话,“一棵老树在森林里即使再老,它也仍然只是一棵树,我们的‘校长森林’里不乏这样的老树,而‘成精’需要超越。”

      别人认可徐天中“成精”,主要是因为徐天中在这18年一直琢磨教育,教育的“灵光”倍出,这让徐天中超出了一个小学校长的局限而成为一个“大教育”人。

      一个小学校的校长,能有“大教育”的胸怀和气魄,并且最终还把这种“大教育”演绎得有声有色,这的确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但徐天中做到了。

 

      办小学校也需要“大教育”的光照

      徐天中是1992年8月28日被领导找去谈话要他担任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长的。这个日期他记得特别清楚, 是因为时任教育局科长的他当时就情绪激动地跟领导“顶” 上了:“老校长不干了, 两个副校长也调走了一个, 马上就要开学, 我两眼一抹黑, 怎么去?”

      徐天中“有情绪”是因为当时的学校确实处境困难: 学校的财务账上只剩下几千块钱, 还欠基建费十几万,要债的人络绎不绝;学校虽然顶着苏州市市直属第一小学的传统名号, 但实际上甚至已经落后于不少区里的学校了。

      闹情绪归闹情绪,徐天中还是按自己的计划开始了他的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长生涯,并且很快在校长工作中品出了自己的教育“滋味”。

      徐天中品出的最大教育滋味就是“办小学校也需要‘大教育’ 的光照”。

      正是在这样深入思考的背景下, 徐天中开始了他的“小学校、大教育” 之路, 也最后用实践证明了在“大教育” 的光照之下小学校定会获得大的发展。

 

      大课题研究

      办“大教育”的第一生产力

      先进的思想决定先进的行动。在徐天中的“大教育”谱系中,他把“大研究”作为了第一生产力。而所谓的“大研究”就是研究既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教育实践,又要敢于碰“大课题”,要在“大课题”的统摄下去研究小问题。

      徐天中在苏州市实验小学挂出了当时小学还很少见的“教科室” 的牌子, 并且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重量级的能统领学校方方面面改革与研究的课题———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 规划教委重点课题“新时期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研究”。这项课题从1993年起开始酝酿,1994年正式启动, 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整整提前了7年。

      最重要的是,长期的“大课题研究”使教师们形成了一种不断“仰望星空” 的精神状态,它融进了每个教师的血液里面,重铸了苏州市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 也使人窥见了学校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极盛时期的风采。

 

      领先课堂

      追求“大教育”的核心支撑

      “大教育”不能没有课堂的支撑。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没有课堂的支撑,任何教育改革和追求都是空谈。徐天中认为,“大教育”在课堂领域的“大”主要就体现在“领先”。有领先时代教育一步的课堂才能真正称得上追求“大教育”。徐天中深知这一点,学校在“十五”期间就展开了对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它也是学校“九五”课题从宏观建构进入到“课堂”的突破。

      在学校全面进入“十五”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之初,有些教师并不能接受,认为按照自己原本的教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很不错,为什么要改?但几年后,国家的新课改开始了,这些教师豁然发现学校很多做法已经领先。

      基于“领先一步”的习惯,徐天中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搞他的“图式理论应用研究”。苏州市实验小学2008年11月开题论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并开始向数学和英语推广。

 

      素质教育基地

      “大教育”之路的必要补充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活动的增多。但活动仅靠小小校园里的一点操场、几处活动教室就够了吗? 徐天中认为“大教育” 还应给孩子们一个足够的活动空间。

      苏州市实验小学从1993年底开始实施课程改革, 到1998年, 研究成果逐步显现, 各种活动课程在校园内充分展开却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

      在“大教育” 的追求谱系中, 徐天中认为要想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相互谦让和相互关怀的情感、自主探索和团队合作精神, 要想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发展, 足够空间的校外基地不可或缺。

      徐天中最终将这个想法变成了事实。2000年, 学校自己的素质教育基地———“绿野村”, 在徐天中的努力和坚持下, 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建成了。

 

      质量管理体系

      “大教育”大厦的钢筋水泥

      苏州市实验小学常常有外校的校长来交流, 他们到了学校后都无一例外地感叹: 极少看到学校开会, 但每个教师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工作状态。

      让每个教师都“很有状态” 的是徐天中引进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它从2003年起在学校里已经运行了多年。现在, 即使徐天中离开学校一个月,学校依然会正常且高速运转。

      在谈到为什么要进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徐天中说:“稳固的教育谱系需要稳固的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这种制度性管理在学校中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教育大厦的钢筋水泥,如果没有它,你很难保证你的教育大厦的安全和可靠。当然,学校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是僵化、机械、全盘照搬的一种运营模式, 它的内容建构要符合学校基本需求, 所有规章制订要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

      苏州市实验小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几年运行下来, 成效显著, 它的触角已经伸展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标准化管理的意识已经融入到每个教师的思想和言行中。

 

      集团化和国际化

      “大教育”需要大纵横

      苏州市实验小学内部积聚了很大的能量, 需要得到释放。如何拓展学校的教育时空, 影响一方、辐射全国?

      2003年底, 在苏州市教育局的领导下, 以苏州市实验小学为龙头的苏州市首家规模型、集团型的品牌基础教育集团———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

      “集团化”让苏州市实验小学走出了校门,徐天中又开始尝试走出国门。

      早在2003年11月, 徐天中就远赴新加坡谈合作。新加坡教育教学平台的成功建立后, 苏州市实验小学又把目光转向了欧美学校。2008年, 与苏州市实验小学等教育机构合作的天桥国际有限公司在美国波特兰市注册。

      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叶水涛说, 有想法的校长很多, 但想法不是思想, 想法太零碎,不构成系统。徐天中在苏州市实验小学用了近18年时间,初步完成了“课程改革”、“建立素质教育基地”、“引进学校质量管理”、“集团化发展”、“国外合作办学”这一“小学校,大教育”的基本格局,“的确不平凡”。

      而徐天中最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他为我们的校长, 特别是所谓的各地“名校校长” 带来了一个参照: 如果校长们都能以“大教育” 的价值追求来重新审视自己,我们的学校还会沾沾自喜于当地名校而固步自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