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继往开来。2010年9月,苏州市实验小学校迁址新校。从2010年到2023年,学校走过稳定而不断突破的十三年。十三年来,学校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坚守“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斑斓童年描画纯正底色,取得了走进新时代后累累硕果,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校园环境承载学校精神。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新校搬迁时空旷大气的模样,一切都是崭新的,校园的每块土地每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十三年来,智慧的管理,理念的深化,专业的培育,可贵的坚持,让这里变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从旷达质朴到自然灵动
将百年校史融进“石阵年轮”,用“龙行水系”象征实小学子智慧的泉源,用“春夏秋冬”四园建造孩子们学习活动的自然空间……
1.校门环境——古朴、厚重,历史的回放
校门镇石“苏州市实验小学校”背靠“母校记忆”石阵,位于大门右侧,古朴而厚重。“母校记忆”由三层“记忆石阵”组成,“石阵”里的每块石头,都用阿拉伯数字刻写着公元纪年:“1905”、“1913”、“1920”、“1934”、“1945”、“1949”、“1968”、“1979”、“1992”、“2010”,它们代表着学校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沿着节点年轮,可以寻索学校百年历史。
这里是百年实小发展传承的根基,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去向何方,每个实小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2.“弘毅”广场——空旷、大气,无意识学习场所
站在校园“弘毅”广场,一股“大气”扑面而来,架空的底层设计,南北通透的视觉空间感,一如实小的办学观“小学校大教育”。这里有S形紫藤萝架,有绿树掩映广场石,有错落有致的花草坡,周边海棠正盛,坡上五角枫、樱花林、桂花树正旺……
在这里,孩子们聆听“紫藤书音”;在这里,孩子们举行“班主任画像展”;在这里,学校进行“百名学子之星”表彰……在这里,孩子们静悄悄地成长。
3.“龙行”水系——实小学子智慧、力量的泉源
广场的边沿,目之所及是一湾清清浅浅的“小河”,它就是校园中轴——“龙行水系”。新校总体布局呈“龙形”走向,依附这一水系,犹如“龙行水上”,贯穿学校南北。校园“龙形”的建筑肌理,褚红色的基调,赋予了现代建筑以历史的厚重感。水系以“龙眼石”为起点,蜿蜒流过行政楼,进入教学楼,在校园最南端的“蕴园”驻足盘旋。她在校园的穿越,使校园灵动,充满生气,实小学子的智慧与能量也会因此不断增长。
春天,这条“智慧之河”波光粼粼,水中有锦鲤群游;秋天清澈见底,有白鹭光顾。课余饭后,观鱼赏鹭,是孩子们的赏心乐事,是童年的宝藏记忆。
4.“春夏秋冬”学习园地——合作、遐想、友情的空间
学校“春夏秋冬”四园,从北向南依次是“耕园”、“茂园”、“硕园”和“蕴园”。从“龙行水系”源头开始,沿校园右侧深入,首先呈现的是意指春天的“耕园”。“耕园”石面南而立,敦厚稳重,立石立心。园内种植金桂、碧桃、箬竹、雪松、金合欢……踏实学习,勤奋耕耘,昂首向前,无问西东。
“茂园”,以一颗香樟树为中心,与两面弧形阶梯组成“师生表演”的看台。孩子们在这里进行社团展演,集体活动,诗歌朗诵……枇杷树下,领巾飘动,欢声笑语,向阳花开。远处,“茂园”卵石静卧在溪水旁,如厚重老者,聆听这一切,颔首这一切。
从一楼教室窗口望去,“硕园”内,马褂木、古银杏、乌桕、五角枫……长势良好,鸡冠花、茶梅、银桂、鸡爪槭、万寿菊、美人蕉……各应时令而开。手捧书本,聆听教诲,捂卷沉思,望见秋天,望见收获。
最南端“蕴园”,“龙行”水系在此盘旋环绕,她是能量的隐藏与孕育。园内一座富有苏州园林特色的小凉亭,冬天,白雪皑皑;春天,紫藤葳蕤。一座仿古石拱桥,与凉亭相映成趣,吴文化意蕴悠长。桥下流水潺潺,绿草茵茵,溪边遍布毕业纪念石,“桃李”“慎思”“志远”……一颗颗,他们留下信物在这里,他们不曾离去。
毕业纪念石。从2013年开始,孩子们通过爱心义卖的方式捐赠纪念石,留存记忆,感恩母校。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记录下了孩子们的诉说。纪念石分布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它们是孩子们与母校的纽带,无论他们飞得多高多远,爱始终在。
“蕴园”上岸是童戏长廊。“趣玩趣发现”,长廊贯穿走廊南北,是民间传统游戏体验互动空间。跳格子,踢毽子,打陀螺,抖空竹……各种玩具,各种玩法,美不胜收。纯真,拥有最神奇的力量。孩子们浸润其中,不仅发展了艺术素养,而且培养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
从特色育人到多元拓展
从精品社团到近百余个社团,从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从传统阅读转向智慧阅读……学校发掘现有资源,营造育人环境,助力多元拓展。
1.主题文化墙——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从无到有,从优到精。曾经,这里的墙壁洁白崭新;现在,这里琳琅满目,主题鲜明。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时光流转,刻下印记;书法展,作品展,荣誉榜,记录收获,记录成长。会说话的墙,每年在更新;实小的发展,脚步坚定轻盈。
2.“智创之家”课程教育基地——引领学生探索创新
创设科技教育软环境,满足学生科技探究活动的需要。STEM课程,设计编程,搭建机器人,3D打印,探究AI技术……同学们在科技创新天地里展翅飞翔。
3、 “知古学庐”传统文化课程基地——弘扬传统,五育并举
“知古学庐”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孩子们在这里开展相关社团活动,拓印、昆曲、缂丝、民俗年画……丰富的课程内容,满足多元兴趣需要。
4、“紫藤书苑”——藏在书本里的课,蕴在书香里的心
学校图书馆坐落在耕园。高高的玻璃幕墙,椭圆形的布局设计,红黄蓝色彩的跳跃……这是所有实小人对“最美”图书馆的生动记忆。2023年,升级改造后的图书馆“紫藤书苑”落成,她既是阅读中心,也是课程中心,将以“1+N+X”模式(一个核心中枢,N个布局结构,X个拓展方式)实现“阅读育人”。“紫藤书苑”内外兼修,智慧云集。她有三个载体,紫藤书馆,紫藤书廊,紫藤书吧,在这里,孩子们将与“小云”“小优”亲密接触,老师们在这里开卷追光,做学生阅读之旅的领路人。
从成长天地到温馨家园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宽大平坦的操场上锻炼,在美丽的校园里游戏,我们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们秉承着同样的信念,我们传承着同一的校训,我们来自四方,我们一起学习生活,因为有爱的生起和传递,我们变成了一家人。
1.班级教室——自然、人本、明净
走进班级教室,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教室内窗明几净,靠墙安设有几排整齐的橱柜,供学生存放暂时不带回家的工具书及其它分量较沉的学习用品,减轻孩子们书包的重量。所有教室全部南北朝向,冬暖夏凉,靠南边的墙壁一律设置高窗,即使走廊内人员走动频繁,也不会影响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最值得一提的是教室外的走廊设计,靠近西面的活动走廊设计宽度平均约在5米,最宽处高达6.5米(用做学生阅读走廊),就是教室外南边的走廊宽度也达到约3米,宽敞的走廊设计,利于学生一走出教室,就进入到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为学生不离开教学区就能开展各种小型活动提供了合适的场所,实现了学习区域与活动区域有效的相互融通。
班级外墙板报更是班级文化展示的窗口,主题活动,标兵展示,师生互动,这里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十多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年级楼层布局结构,从最初的一年级在一楼,到今天的二楼,无不体现学校人性化关怀。
2.专用教室——新颖、专业、明亮
学校专用教室设备齐全,各具特色。书法教室从讲桌到书桌并窗户设计,全部采用中国古典的家具形式,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美术教室墙面上手工绘制的装饰壁画“五彩笔”、“七彩虹”,颜色绚丽,构图颇有创意,表现了美术学习的特点和风格,调动了学生的创作激情。而且,室内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欣赏美术构图更加真切;在科学教室,有设置配备齐全的试验台、标本储藏玻璃柜、准备间……从科学器材的配置到教学,处处体现了科学的严谨与认真;音乐教室内五彩的小桌凳、随风舞动的雅致窗帘,也无时无刻不在透露出艺术的唯美与飘逸……
3.办公区——先进、温馨、“人本”,一个称之为“家”的地方
走进学校行政办公区,办公室沉稳儒雅;会议室庄重大气;接待室现代人文;行政科室简洁明快。这里还有学校特意为教师配置的温馨、明净、祥和的“教工休息室”。走进休息室,微波炉、电冰箱、饮水机、休息椅……一应俱全。冬日阳光照在靠窗放置的暖暖的沙发上,谁能否认这里就是一个温馨的家?早上来得匆匆,没有吃早饭,可以来这里煮包方便面,冲杯咖啡,热杯牛奶……累了,来这里小憩一会;心情不好了,来这里静一静;病了,来这里躺一躺;有家长来了,来这里近距离沟通……
爱是可以传递的,学校把对老师的关爱融进了细小的点点滴滴中,老师也会把这份感受到的爱无声地融进对学生的爱里,这种爱会成为一股活水的江河,始终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流淌。
4.功能配套区:科技、前沿、历史积淀与人文关怀相融合
学校功能配套区位于校园的西北面。在这里,学校建设有沉稳、厚重、独具苏博风格的校史馆;有让学生站在舞台正中央的“小剧场”;有契合课程学习的科学探索室;有安全、专业的游泳馆;有艺术、精致的多功能展厅……在这些馆、室的建筑设计上,有诸多的人性化细节,比如,为了方便教师在校园各区域穿梭,学校设置了电梯。还有如师生独立卫生间的高度、颜色的选用,楼梯间的布置等等,无不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的人文关怀。
从1905到2023,回眸百十余年历史,苏州市实验小学始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步入崭新时代,学校勇立潮头,既往开来。2020年11月20日,在实小115周年校庆活动上,苏州实验小学校新校徽发布。校徽是一所学校的文化象征,是一张属于每个实小人的精神名片。现在,这枚新校徽正高高悬挂在校园东面的立墙上,她将以更丰富的内涵,更凝练的表达,更艺术的形象,带领实小人开启新征程!
实小校园,“龙形”建筑,大气厚重,古朴灵动。十三年不懈耕耘,潜心营造,学校的每一条走廊、每一面墙、每一个室场、每一处景观都成为了隐形的育人载体,发挥出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育人为本”,让爱充满整个校园,历史馈赠的珍宝,始终在时代里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