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苏州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推进会暨示范教学活动在苏州中学和苏州碑刻博物馆举行。推进会上,首批33个馆校思政育人项目发布。与此同时,苏州市大中小学“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示范教学课堂《方寸之间见家国》在德善书院、国宝馆、明伦堂同时开展。
作为首批馆校思政育人项目结对学校,明伦堂内,我校教师携手苏州碑刻博物馆讲师,馆校联动聚合力,以历史之光点亮大思政教育未来,赋能少年成长。
《方寸之间见家国》示范课堂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的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方寸之间见家国”,以苏州碑刻博物馆为独特课堂,巧妙地将历史、地理、文化与艺术知识相融合,引领学生探寻苏州的历史文化脉络。
课程伊始,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苏州碑刻博物馆,了解其基本概况,激发探索欲望。在宋碑馆中,学生通过寻找代表“天地人城”的四块宋碑,认识到《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的珍贵价值,感受古代科技与文化的魅力。
课程围绕《平江图》展开深入探究。在“找一找”环节,学生借助Pad在图上寻找熟悉的地点,发现苏州诸多地标建筑古今的联系,领略《平江图》的历史价值。
“画一画”时,学生通过连线街道和水道,发现苏州“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独特双棋盘格局。
“演一演”活动中,学生分组演绎伍子胥建城故事,理解这一格局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听一听”环节,学生聆听苏州城在北宋毁于战争后重建的故事,体会祖辈的坚韧与智慧。
此外,课程还设置“传承与创新”板块,学生利用AI制作苏州各区宣传名片,感受苏州的古今变迁。最后,学生在碑拓技艺体验中,了解碑拓与碑刻的区别,亲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门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以实地参观、互动体验、小组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方寸碑刻间,领略苏州的历史文化魅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