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告诉你一所百年名校背后的“法宝”
  浏览次数:1013

本报记者 沈渊


导读:苏州市实验小学,苏州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家长们眼里好学校的代名词。本期晚报会客厅特邀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长林红,细述这块“金字招牌”的前世今生,“揭密”百十年来,名校之所以为名校,保持高位发展的“法宝”。


110年前只有两间教室的小学堂

从一开始就有“实验”的精神烙印

记者:林校长,您好。欢迎来到晚报会客厅。 苏州市实验小学在苏城家长、孩子心目中自然是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不过,很多家长、孩子未必知道:这所名校已有110年的历史了。您先给我们的读者“普及”一下这块“金字招牌”的前世今生吧。


林红:我们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二十世纪初。最初办学的地方就在现在沧浪亭、苏大医学院里面。1904年,著名学者罗振玉将三元坊文庙的校士馆(原紫阳书院)修缮作校舍,筹建“江苏两级师范学堂”,这就是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发端。为了让师范生练习教学,次年罗振玉在选址师范学堂操场之北,创办了一所小学,名为“江苏两级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源头。直到现在,不少“老苏州”会觉得市实小和苏州中学在教育教学的理念、风格、特色等方面,是“一条线”上的;其实从历史源头上讲,这两所学校倒真是联系在一起的。

1905年11月27日,这个只有两间教室的小学堂正式开学,“以备师范生毕业时试教而设,亦即为师范生之预备科”。换言之,它既是新式教育的“试验田”,又是师范生的后备队。


记者:所以这所规模并不大的小学堂从一开始就有“实验”的精神烙印。

林红:没错,我们的学校后来被推为中国小学实验教育的先声。杨保恒、俞子夷、吴研因、施仁夫等著名教育家相继担任学校的校长,他们结合实情,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在课程、教材、教学法、学制、评价方法及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实验和改革。1920年前后,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孟禄博士等都曾到校参观,并称赞这所小学“与欧美各国一流小学并驾齐驱”。


勇于“实验” 敢于争先  躬身实干 

构建起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新格局

记者:这所在上世纪20年代就声名赫赫的小学,后来再度成为国内公认的名校应该是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新市路校区了吧,那个面积不大的校园,创造了许多辉煌。

林红:对,学校在1955年搬到了新市路校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这里必须要感恩徐天中校长。市实小的“实验”传统可以说在他身上彰显无疑。从1993年到2010年,他在任的近20年里,他以创新开拓的精神,带领大家躬身实干,使学校在视野、资源、课程、教师、管理、载体等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真正构建起“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格局。

1993年年底,他在中国小学界最早提出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口号,1994年,学校成为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并与中央教科所携手研究“新世纪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 这个课题也成为了学校提升师资、课程、教学、评价水平的重要抓手。扎实、高水平的教科研也成为这二十多年来,市实小教育质量的强有力的保障。接下来还有许多大手笔:2000年,我们率先建起“绿野村”素质教育基地,把有限的校园拓展到太湖之滨。2003年,我们成立教育集团,实现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段的多元办学体制。集团内实现教师互通,教研互动,活动互学,质量互比,管理互督,这是苏州小学教育史上的大事。2005年在新加坡、2008年在美国波特兰,我们又敢为人先,尝试和国外联合办学,由此把课堂搬到了美国、把优秀的教材输送到了海外……突出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使得我们的学校不但深受社会推崇,在全国范围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高平台上再发展 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水到渠成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创新

记者:那2010年您受命到市实小做校长,有压力吗?毕竟当时学校的平台和水准都那么高了。

林红:我1982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进了市实小,教了19年语文,1997年当副校长,对学校的感情非常深厚,即使2001年调到市教育局基教处后,还一直参与着学校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回母校,别人都说你是知根知底,但我心里是很忐忑的。我深深知道在百年名校做校长是不容易的:它需要你对历史有足够的敬畏;对现实有清醒的思辩;对教育本真能执着的坚守;对未来发展有超前的谋略。所以如何让这所百年名校在高平台上继续发展,一直是我身上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如果说徐校长“开疆拓土”,建构好了学校发展的大平台,那我给我自己的定位就是传承中夯实,发展中创新。上任以后,我首先遇上的是新校搬迁和原来的东校区(葑门路)逐年回归这两件大事,所以“平稳过渡”是首要任务。然后,就是不断做实、丰富内涵、完善的过程。


记者:做实、丰富、完善,虽然只是六个字,但落到具体工作中,也是千头万绪的。

林红:确实如此,最细微处可以看看我们教学楼里的一块块墙面。五年前刚进来时,都是留白。然后慢慢的,一块块白墙成了有温度、有记忆的主题墙:这里有师生活动的照片;有孩子的艺术作品,最初是国画、儿童画,后来有了水粉、版画、油画……美国的优秀老师雷夫来了,于是他和他的56号教室在我们市实小也有了定格……墙面越来越丰富多彩的背后是什么?是我们丰富的课程、活动、国际交流、校园文化越来越厚实的积淀,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行进中的、水到渠成的。

办学其实是永无止境的,因为变化是永远的,停在原地吃老本是不可能的。2010年搬迁后,学校的规模一下子变大了,如果还是用之前的垂直管理,那效率就太成问题了。所以,我们就中心下移,扁平化管理,设立年级部,把六个级部做强。给级部主任很大的权限,一方面锻炼了老师的能力,把师资的基石打实了,另一方面,形成级部团队文化,让老师们有职业的归宿感。这样一来,日常事务可以“就地解决”,这归根结蒂又是把对学生的服务做得更细致更及时。

在这几年内,市实小教育集团形成了“三校三园”的规模——苏州市实验小学和附属幼儿园为基干,创办相城实验小学、沧浪新城幼儿园,到2011年创办吴江明珠学校、吴江明珠幼儿园。到这个时候,量的扩张或增加已不是我们追求的核心问题了,最关键的是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内涵建设了,它们要各辟蹊径,做强特色,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比如相城实小,我们根据周边居民的实际情况,推出了住宿制;吴江明珠学校,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主打双语国际化,经过这些年来的建设,现在两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都赢得了家长的很好的口碑。


一所学校赢得好口碑的“法宝”是什么?

师资、课程和教科研打造核心竞争力

记者:对民办学校来说,最头疼的问题是师资,流动性太大。市实小集团内的这两所民办学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林红:一开始我们输出管理团队和骨干师资,但到最近我们输出的公办老师逐步回归了,因为民办学校里的师资团队已经渐渐成熟了。最让我们自豪的是这两所学校的老师90%都是集团内自己培养,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成熟的培训机制,入口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他们在集团的平台和资源支持下,成长得很快。此外,在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我们也尽可能给出更好的条件,所以这些年轻老师很快就挑起大梁,既有职业的归宿感也有生涯发展的上升空间,整个队伍还是很稳定的。


记者:领先的素质教育一直是市实小的核心竞争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市实小的孩子就有“七会”的要求,到如今市实小的毕业生也往往给人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印象。这是得益于生源上的优势,还是另有“法宝”?

林红:2007年后,我们入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测试,在生源上就谈不上什么优势了。家长之所以青睐我们这所学校,我想还是对我们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的认可。如果说有什么“法宝”,我想首先是一支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然后就是围绕素质教育目标对课程、教学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改革实践,这就是一种“实验”精神。

比如从“九五”课题、“十五”课题再到“十一五”课题“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你会发现,我们的教学科研越来越实在,强调可操作性,让老师们看得见、摸得着,还要能照着做。

课程方面,我们也丰富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内涵。学科课程是分科的知识模块,讲求的是科学、专业、高效;而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则是从分科的知识模块到交叉学科之间形成主题建构、知识整合,进而形成孩子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当年提出的“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进行了调整,从孩子们的单项特长发展到更注重素质(养)领域的培养。比如原先的“会一门乐器”,现在演变为“艺术素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艺术这个领域里有更广泛的选择,比如唱歌、画画等等。同时我们在梳理百年校史时,发现当时提出来的“诚、仁、智、健”的校训和今天我们提出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度一致,我们就要为学生提供、创设更多与这些核心素养所匹配的平台、载体,比如现在我们有近50个多彩的社团,聘请了多位校外专家来为孩子们授课,琴棋书画、地方文化、传统手工艺、科学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活动课程的内涵。


学校教育仍滞后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怎么破?

贵在实验  大数据将是下阶段的发展关键词


记者:那下一个五年,学校还要继续保持高位发展,发展的重心会落在哪里?

林红:我想,我们还是会坚持“贵在实验,重在示范”的治校传统,不断赋予“小学校大教育”以新的实践内涵。首先,大数据、信息化将会是我们下阶段发展的关键词。这个时代日新月异,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有时让人目瞪口呆。教育人应该都有这种时代的紧迫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还是明显滞后于大数据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

我们正在开发学校大数据平台,这不仅仅是海量的数字收集,还要反馈、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用数字驱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和管理能效的提升。我们要创建信息化教学团队,信息化管理团队和信息化技术团队。要开发教学信息化平台,逐步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式学习实践模式。

从课程来说,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突出学生的课程主体地位,我们仍要持续优化和完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一个由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结构清晰、门类齐全、全面支撑学校培养目标、凸显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记者:所有这些,好像对于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林红:所以打造师资队伍依然是重中之重。我们说孩子、家长对教育的要求和以前不一样了,老师不发展是不行的。从思维方式到教学行为都必须改变,我尤其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可能是最难的。所以我们正在为每个老师构建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专业成长体系,制定基于专业发展诊断的个性化教师培养方案,同时也实行学科团队建设激励计划。

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学术型教师培养工程”,集团内选定了23名优秀的骨干教师,请北师大的教授来为每个老师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希望从中打造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也希望他们能引领整个学校师资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



校庆“大片” 为啥“不一样”?

光影流动要定格110年名校的文化灵魂

记者:从两间教室到如今的规模再到未来的愿景,市实小110年的发展历程,凝聚着一代代教育人的理想和心血,某种程度上她也是苏州甚至中国近现代小学教育史的一个缩影,让人肃然起敬。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我们看到了市实小百十年校史的文化艺术片,感觉与一般的学校宣传片很不一样,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创意?

林红:110年了,我们总希望留下些念想。我们希望这个片子要有“灵魂”,要有文化品位。早在2013年年底,我们就开始和曾任浙江卫视总导演的刘郎老师接洽,刘老师曾执导《苏园六记》、《苏州水》等经典电视艺术片,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初次见面交流后,我们发现彼此还挺“对路”,有默契。

我跟我的老师们说,与其说在拍片子,不如说我们在做文化,做市实小百十年来的优秀文化。这优秀的文化是引领学校继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它滋润着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浸润着孩子们的美好童年。漫漫百十年,市实小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我们希望通过一帧帧的光影流动,来对百十年校史进行梳理,更重要的是对市实小的文化精髓有一个深入的解读,找到其教育的灵魂所在——也就“实验”的精神。感谢刘郎老师让我们的这个愿望成为现实。

    

记者:说到校庆,除了这个电视片,目前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林红:校庆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我们的基调还是朴实、温暖、感恩。不会大操大办,希望校庆能成为师生、校友相聚的节日,有一份情感上的美好回忆或者说归宿感吧。目前,我们在做一个校史馆和校史故事读本,也会在校园景观里面做一些延伸。校史里有许多教育资源可以挖掘,是相当丰富的教育财富,一所百年名校,应该要让师生在文化层面上有呼应,对历史有敬畏之心,对先辈前人有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