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海岸线15D游学日志8.3<2013年722团>
发布时间:2013.08.04  浏览次数:5091

美国西海岸线15D游学日志8.3<2013年722团>

美国西海岸线最后一站——钟情魅力无穷的海滨圣地亚哥

贾婷贇

 

在洛杉矶最后的行程就是驱车前往美墨边境的圣地亚哥。圣地亚哥是加州的第二大城市,东面临海,南接墨西哥。接近墨西哥边界上的圣地亚哥湾在加州是极大的一个天然港湾,湾外的半岛从南北两边将港湾环抱,绵长的海岸线不但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贸易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昨天在大巴上听着导游对它简单的介绍,我对这个地方充满着期待。

早晨,当阳光射进我们的房间时,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简单的早餐过后,我们全体登上了大巴后,便向朝圣之地出发了。一路上,满眼是洛杉矶这个城市的景色。与第一站所到达的旧金山相比,我更喜欢的是那里建筑的风格。在我看来,洛杉矶的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大自然完美的结合。道路两旁不高的山坡上建满了木质结构的小楼。这些小楼依着山,与周围的绿树环绕,有时竟藏在了高大的棕榈树树间,很难发现。大巴开了大约30分钟之后,我们的眼前开始出现了一条漫长的海岸线。那就是太平洋。由于天气不是很晴朗,所以眼前的大海呈现的是灰蒙蒙的一片,并不吸引我。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大海永远应该是湛蓝无比,那种蓝是透明的,又是浓烈的,绝不应该是眼前的这种。我有些失望了,渐渐地被耳机里传出的音乐催眠了——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嘈杂声唤醒了我。我揉着惺忪的睡眼,下意识地掏出背包里的相机,卡擦卡擦,按下了快门。这时,我已经完全清醒了——碧蓝的海水,明媚的阳光,遍地的绿化,凉爽的海风,别具一格的房屋映着蓝天白云,除了用“天堂”来形容,找不到更加贴切的词语了。这里难道就是圣地亚哥?毫无疑问,是的!大巴驶过的每一处,在我的面前就是一幅具备一切海湾元素的风景画。我完全不能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我们首先来到了巴尔波公园(Balboa Park) 。走进来不多久,我的眼球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了。西班牙风格的园林建筑,精美的浮雕,秀丽的风光,你仿佛身在西班牙皇宫中。Balboa有着“美国最大城市文化公园”之称,是我见过最美的、最有品味的公园。听导游介绍,公园最早于1910年建设,以欧洲探险家Balboa名字命名,据说他后来是在巴拿马一带驻扎的西班牙总督。公园以西班牙风格为主,因为历史上加州原为墨西哥所有,而墨西哥与西班牙渊源颇深。经过美墨战争,1848年圣地牙哥归了美国。1915年具有重要商业和军事战略意义的巴拿马运河开放。同年,巴拿马-加利福尼博览会在圣地亚哥开办,是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完工。而圣地亚哥被选中作为博览会会址,是由于运河北上的船只,以圣地亚哥作为美国的第一个停靠港。许多建筑便是为博览会而临时修建。博览会开幕时Balboa公园吸引了全美洲甚至欧洲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也是美国境内首次采用如此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据说有350万游客参观了这华丽的巴尔波公园。

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的队伍不知不觉来到了公园里的热带植物园。我转身回头一看,眼前满是如画美景。今天风不大,湖面上波澜不惊。灿烂而充足的阳光照在对面建筑的浮雕上,立刻产生了立体感。这个浮雕在夕阳下栩栩如生,我赶快按下相机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照片。

第二站,我们去的地方是圣地亚哥军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战功卓著的美国军舰——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如今退役后停泊在圣地亚哥军港供人参观。中途岛航母博物馆外的纪念广场,著名的“胜利之吻”雕塑就矗立在此。60多年前,1945年8月14日,纽约街头和广场上到处都是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群。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狂吻了一位身边经过的陌生护士。雕塑家J. Seward Johnson将这一经典画面做成雕塑,将历史的偶然浪漫变成了人们永恒的记忆。在博物馆外的广场上还有中途岛航母运行期间去世的工作人员纪念碑,记载着中途岛航母上所有因公去世工作人员的简历,按军阶排列,中间带胸像的纪念碑是个副舰长,共有十多个人。

听导游介绍,圣地亚哥市的旅游业为该市经济支柱之一,有著名的海洋公园和优美的沙滩。很可惜,我们这次行程里没有安排。但圣地亚哥这个城市仍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由于自己对蓝天的酷爱,使得我更钟情于这个城市。相信,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再来探访她的美丽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