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做,做中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后记
发布时间:2017.03.23  浏览次数:3618

学中做,做中学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后记

苏州市实验小学  叶秋皎

今天要上《苹果里的五角星》了。一看题目,新颖别致的标题有点悬念;一读文章,讲述的是邻居家男孩把他幼儿园的新奇发现演示给“我”看的故事,内容很简单;一看课后思考的问题——“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感觉很自由,很开放。对于如此给予孩子学习空间的文章,我对当日的课堂充满了期待。

一个个胸有成竹的孩子端坐课堂,大声读完课题后便顺次交流起预习的成果。课文的学习没什么难度,“认识男孩——见识本领——感悟道理”按照既定的设计一步步阅读。

教学接近尾声,我顺口问了句:“孩子们,你们切过苹果吗?”“有!”“没有!”顿时,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听着一此起彼伏的声音,我没有生气,默默地从讲台里拿出一只红彤彤的苹果:“今天,我们也来找找这‘五角星’好吗?”孩子们更兴奋了。一只只小手举得那么高:“给我,我来!”最终我请了一位默默无闻的女孩。“咵”一下,女孩照着书上的切法,拦腰将苹果一切两半,藏在里面的五角星神奇地出现了。孩子们一扫刚才失落的表情,“真的,真的,看就在里面!”“数数,数数,是不是五个角!”一些急性子的孩子走下位,想要看得更清晰些。

我用手势示意孩子回座位。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为什么之前你们从来没有想到这么切呢?”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是竖着切的!”一名男生的回答引来了一片附和的声音。

“我曾经横切过,但是我没有仔细看过。”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补充道。

我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是呀!苹果里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了,只因为我们‘早已习惯’、‘循规蹈矩’,‘总沿一条路走’,所以,没有了那份生活的欣喜!现在,你明白了什么是创造了吗?”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不再以从前的方法去做一件事。”“用另一种思维去思考、去做一件事情。”孩子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没有标准答案那样用词规范严谨,但生发于孩子自己的思考,那是多么珍贵。

午餐时,食堂的水果正好是苹果。那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个长相酷似维尼小熊的胖胖男孩,一看到饭盒上的苹果就两眼放光,拿起苹果,全方位地端详起来,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一手拿起吃饭的钢勺,拦腰向苹果切去。只见来回三五下,苹果听话地分成两半。“老师,老师,你看,你看,这就是藏在苹果里的五角星呀!”看着孩子那涨红的小脸,我分明感受到了文字给予孩子的魅力。

把生活和语文结合起来,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燃起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我追求着这样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