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数学
发布时间:2018.05.23  浏览次数:3643

学了语文,可以了解时事新闻;学了英语,可以与世界接轨;那学了数学呢?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可不,寒假里,我去超市,就用数学帮助妈妈解决了问题。

记得那一天,妈妈、阿姨、外婆带上我去超市买年货。哎呀!要过年了,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几大超市巨头为了抢占商机,决定打折优惠来促销。我们看看这个想买,看看那个也想买,抑制不住购物的冲动。

来到生活用品区,发现各个品牌的餐巾纸都在货架上等着我们买回家呢!有卷筒式的,有抽取式的,单价都是5元/包。妈妈东瞧瞧、西看看,嘴里嘟囔着:“这个斑布的,买抽取式的?还是买卷筒式的呢?”“当然是买最合算的啦!我来帮你决定!”我略加思索:相同价格体积越大越便宜咯!我偷偷地测量了一下,发现卷筒式的底面直径是9厘米,中间空心硬纸板的直径4厘米,高20厘米,抽取式的长20厘米、宽16厘米、高14厘米,共350抽。卷筒式体积4028立方厘米,而抽取式的仅有4480立方厘米,明显抽取式的便宜呀!

“老妈,老妈,买抽取的合算。”我凑在妈妈的耳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哈哈,这个秘密千万不能说出去,不然我们要被人家称为铁公鸡、吝啬鬼的。”妈妈大笑着说。

来到生鲜区,哇!鱼呀、虾呀在水里活蹦乱跳的。标价上标明活虾40元/斤,限时打八折;冰冻虾35/斤,买满2斤减15元。三户人家一家一斤,买哪种合算呢?又到我显山露水的时候了:活虾96元,冰冻虾90元,当然冰冻的最划算,于是我建议妈妈买冰冻的虾。可是外婆说:“买东西可不是越便宜越好,还要看新鲜不新鲜呢!虽然活虾贵一些,但是品质比较好,我们还是买活的吧!”“嗯?那好吧。”

在拥挤的超市里,我们像穿条鱼似的穿梭着。终于买齐东西了,手推车中堆满了像小山一样的东西。结好帐,哇!足足花了1000元。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声不吭,别以为我在休眠,其实我的大脑又在高速运转着。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我正在算账,看看每户人家应该付多少钱。可是问题又来了,许多东西都打折,有的又因为东西不好退回去,这钱怎么分摊呢?我只好再次算了一下。

其中有餐具90元,打了九折,后来发现其中有破碎的就还了一件的钱,可因为买十份餐具即可打九折,事实上买了十件,又退还一件,到底超市应该退还我多少呢?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组算式:90÷90%=100元……原价

100÷10=10元……每件价

100-10=90元……实际价

啊?啊?超市退款零元?他们竟然不需要退款给我们!

可问题又来了,1000元并不是3的倍数呀!三户人家怎么均分呢?我灵机一动,按人头来算不就行了吗,三户人家一共8人,1000÷8=125元/人,我们家和阿姨家各有三人,每家125×3=375元,外婆家二人,125×2=250元。这样,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咩咩,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但最后结账的是我们家和阿姨家每家出500元。虽然,我的方法没有派上用场,但是似乎这样做比我的更好,因为妈妈告诉我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用数学来解决是最好的。数学是理性的,但是生活是多方面的。当然,想要学好数学除了课本知识外,留心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