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取向”学科教学2014年四月语文新型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
发布时间:2014.04.27  浏览次数:4344

送走了如春风般温暖的三月份,我们再次迎来了四月的语文课题教研活动。这次课题研究选择了低、中、高三个年段,对在不同年段如何进行有效的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再次研讨。

 4月9日上午,集团全体语文老师集中小多媒体教室1,认真聆听了本部李韵雯老师执教的《这条小鱼在乎》,本部蒋静涵老师执教的《水乡歌》、相城校区钱春亚老师执教的《水滴石穿》和明珠校区董铭老师执教的《庐山云雾》。作为分类教学主题研究,这是一次阶段性工作总结。四篇课文类别不同,目标要求不同,执教风格也不同,四位老师都较好地执行了分类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模型),教学效果都是比较好。

4月10日,在第二天的评课及讲座上,张伟老师给大家做了具体的讲解和指导。与此同时,他带领全体老师回顾了“议论文”、“小说”“说明文”等教学模式、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给予大家极为详细的教学指导,使大家对该类体裁的教学思路更清晰,方法更得当。

    张老师认为钱春亚老师执教的《滴水石穿》一课严格地执行了议论文基本教学原则和路子。教学效果良好。老师采取了“生本多元课堂”模式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分组领任务填表学习:第一组李时珍;第二组爱迪生;第三组齐白石。这样操作,是的学习目标明确,任务相对单纯便于操作,各组集中力量攻克自己的目标难关。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突破,也是“三三制多元课堂”的优势之处。对于蒋静涵老师的《水乡歌》,张老师认为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在第一学段教学重点把握和儿歌分类教学把握均较准。教学效果较好。蒋老师的教学符合儿歌教学基本程序,建立语象,攻克本课语言理解难点:“渠”“驳”。接着张老师点评了李韵雯老师的课,他认为本次教学成功地体现了一个关爱生命的小男孩人物形象。李老师摆脱说教,利用矛盾,缓急互克,相反相成;环境教学着力很大,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深化了主题,推动了教学进程的发展;很好地完成了小说教学最艰难的一步——情节教学。恰当地使用了“多头单项H形”教学法,避免了“Z形”结构的出现。另外,课堂上读写结合的娴熟运用,不做作,不矫情,不为做而作,几次使用都恰到好处,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深化了主题。《庐山云雾》是一篇具有散文笔调的说明文,使用的是描写手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学习语言和学习说明方法。张老师认为董铭老师教学目标要求设计明确,教学结构合理,课时任务丰满充实。根据课文特点,配合语言文字,拓补了大量的配图,使课文内容更具可读性和形象性;关注了学段要求,在关注了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概括的基础上,对二、三段的总分构段法进行了认识和训练。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进行了重点训练,突出了该课教学的重点。整个教学采用了发现法学习方法,在学习每个分句时都采取了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发现,自己提出的办法,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强烈意识,是这次教学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