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课后反思——张莉莉老师
发布时间:2015.11.25  浏览次数:4248

《牛郎织女》课后反思

   张莉莉老师

 

         各位老师,大家好!9月30日许老师来听课的时候我上的是苏教版六上《牛郎织女》这篇课文。在9月17日知道了上课时间,还是有点手忙脚乱的。两周的时间,中间还要去绿野村三天,好在有许老师、华老师,吴老师还有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帮我一起备课磨课,才能顺利完成这堂课。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情节曲折。如果就文本进行教学,似乎不具代表性,应该让民间故事散发出它的魅力。

        第一次备课以一课时结束整篇课文。从设置的目标来看,我好像教了好多东西:抓字词、人物、情节、民间故事的特点与价值等。我所能想到的,都糅合在这堂课里了。但是,等到试上结束,甚至试上的过程中我就知道我错了,貌似什么都教了,但什么都是蜻蜓点水。学生一堂课下来没有新的收获,所知道的还是他们预习的时候就知道的。学生没有所得的一堂课就是失败的。

        接下来第二次备课。这次跟几位老师一起磨课之后,决定上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把字词、情节、牛郎人物特点全部解决掉;第二课时分析织女、王母的人物特点,品味民间故事的文本特点。从当时的教案来看,感觉是如果教案执行的顺利,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然而在试上时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读人物特点与读民间故事的写法糅合在一起,通过学生的自主交流分析人物的特点,同时还要抓住文本学习民间故事的想象。虽然学生也能跟着教案走下来,但是感觉错综复杂,一会儿入文本读人物,一会儿出文本读写法。课堂不清晰,我上着也特别累。

        第三次才有了9月30日的教案。民间故事作为一类文体 ,站在如何让学生认识这一类文体的特点,掌握这一类文体的阅读方法的角度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指向于长远发展的,使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在第二次试上的基础上对教学板块进行了重新安排。一读情节,在第一课时解决;二读人物,第一课时读牛郎的形象,第二课时读织女、王母;三读写法,不同的人物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能推动情节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通过人物再次重温情节,从而看出情节的一波三折,然后再去品味“鹊桥相会”这一经典中的想象奇特。

        课上完后,自己感觉虽然整个课堂很清晰,老师比较容易把控课堂,但是缺了趣味性,理性的分析降低了课文的故事性;整个教学没有让学生去复述故事,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形式传播,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创造性复述,也就更能体会它的想象奇特。在故事情节的详略上也可以从构思的角度,让学生看看详略的安排。如相识阶段的美好,王母带走织女的部分详写的原因等等。

上课后的收获:

       1.提高教材把握能力。关注文体,凸显语用。

       2.站在学生角度去备课。我们教的东西,千万不要去重复学生已懂的,从学生读不懂、悟不透的、关注不到的内容上着力。

       3.语文教学要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铺路。许老师提到王荣生教授的关于文学鉴赏的路径,课余我找来阅读觉得很受启发:引学生欣赏,带学生欣赏,教学生欣赏(应该看哪里?怎么看?看到什么程度)。

(一)引(引起)学生欣赏

  “引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是站在作品后面,他的任务是“引起”,用种种办法,招引学生自愿地“走近文本”、“走近经典”。

   这种种办法,归根结底是迂回的办法。用学生愿意的、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进入作品,尽管这些方式似乎是“非文学”的。或者这样说,学生进入作品时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不是这一作品通常的阅读方法。然而,在进入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一些文学阅读的经验,或多或少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二)带(带领)学生欣赏

   “带学生欣赏”的“带”,准确的含义,应该在“带领”和“代替”之间。语文教师似乎站在学生与作品的中间,学生们则透过教师的眼睛来看作品:原来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教师的眼睛,或许也看到了;原来他们感受不到的东西,受教师的感染,或许也有感受了;在“也看到”、“也有感受”的同时,他们或许也多多少少能领悟一些阅读方法、文学鉴赏的方法。

  “引学生欣赏”,适用于学生难以进入的作品。“带学生欣赏”,主要适用于这样一种情况,作品学生能读,但却难以看出它的好处来。

(三)教(教练)学生欣赏

  “教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站在学生的边上,像教练一样,指点学生应该看作品的这个地方,应该这样看,应该看出这些东西来。

  “教学生欣赏”,即“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基本路径。在文学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形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自觉地建构文学鉴赏的“眼力”,达到对作品更高的理解和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