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的改变
【故事】她总是喜欢去“偷”东西
外婆说很懊恼的述说着,小云是个聪敏伶俐的小孩,可是就在她读两年级的时候,开始偷同学的铅笔橡皮或者其他小玩意。为此,外婆恨透了,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小云依然会去偷一些小的学习用品或小玩意。一开始,小云在班级里会在地上捡到橡皮或者铅笔,就会去交给老师,可是慢慢的,小云觉得交不交给老师其实也没人知道自己捡到东西了,有一次,小云捡到一块好看的橡皮,就自己拿了,放在自己的铅笔盒里,没有人发现。但是细心的外婆发现了,严厉的教训了小云,并叫小云把橡皮还掉。而小云并没有那么做,一则不知道是谁丢的,二则隔了两天了再去交给老师,解释不清楚了。于是那块橡皮就成了小云的橡皮,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小云时不时的会多出来一些学习用品,有时外婆会去还掉,偶尔的小云也会自己去给老师,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留给自己。再后来到,小云不仅仅是捡到了,而是去拿,趁同学课外活动不在教室的时候,去拿那些自己喜欢的同学的学习用品……外婆就给小云定义为老是去偷一些小东西,而不管怎么讲她都改不了。
小云是个聪明乖巧的小女孩,属于那种不太要老师操心的学生,在班级里比较沉默,有她没她似乎影响不大。小云一直由外婆带,爸爸妈妈在她懂事的时候就感情不好,到读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就正式离婚了,从此就和妈妈外婆三个人过。外婆是个退休的会计,有过较好的教育背景,谈吐举止颇有教养,年轻的时候是个伶牙俐齿做事干练的人。妈妈脾气温和,凡是都听外婆的,是个比较顺从的人。在小云的教育上,妈妈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基本是外婆说了算。小云偶尔会得到爸爸的邀请,一起晚餐,对爸爸,小云是模糊的。
外婆说,小云就是不如她意,这里一点小毛病,那里一点小毛病,总是让她头疼,和小云班主任沟通多次后,班主任建议到苏老师那里咨询咨询。兴许“苏老师”会帮助到小云。就这样外婆预约了面询,带着小云来找“苏老师”。
在外婆眼里,小云都是缺点,一直把小云当“阶级敌人”一样对待。“苏老师”意识到要想对小云进行改变,先要改变她的这个强势外婆。第一次面询时“苏老师”对外婆做了一次恳切的交流,首先对外婆说,以后不要再用这个“偷”了,也让外婆务必看到小云的优秀的地方,每周和“苏老师”做一次交流。同时“苏老师”在外婆面前大大表扬了小云在学校的情况。每次都和外婆先交流,然后和小云交流,再三个人一起聊聊,在整个过程中,“苏老师”没有用“偷”这个字,而是说老师知道你“拿”那些学具就是觉得好玩,可是你也知道不是你的东西是需要放到讲台的笔筒里去的。下次捡到就放那里去,好吗?小云答应了,在得到那么多的肯定后,在外婆接纳了那么都小云的优点后,小云开始改变,她真的把捡到的学具放到了笔筒里去。在这样的三次交流后,历时一个月后,小云不再去拿人家的学具了,用外婆的话说,不再去“偷”了。和小云的交流中,也感受到这个女孩想爸爸,想和其他孩子一样,希望爸爸妈妈她一起生活,可是现实让这个小女孩有着挥之不去的忧郁。
【分析】强势的外婆、温顺的妈妈、缺失的爸爸——“偷窃”的小云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苏老师”为什么至始至终都没有对小云的行为用“偷”来定义。当一个孩子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后去拿,这是一个正常的反应,如果一开始就冠以“偷”,那么会给孩子过早的界定。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这种意识的形成,强化了这样的事件继续发生。
在这个家庭里,“苏老师”进行了梳理,外婆的强势,让妈妈对女儿的教养不起任何作用,爸爸在这个家庭属于缺失的。而外婆毕竟是上一代的长辈,她的观念会不适应这个时代的教养模式,我们都知道一个时代的教养模式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外婆用她年轻的时候带孩子的观点来看现在的小云,那一定是会有很大区别的。难怪外婆一直说:那时候怎么样怎么样……和现在溺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形成了两个极端。
“苏老师”说,一个孩子,她长成什么样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家庭的教养模式,外婆的一而再的说偷,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不要轻易用一些贬义词来过早的给孩子定义。人的心理暗示作用往往是非常强大的,通俗点说,你说她好她会越来越好,你说她坏她会越来越坏。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
“苏老师”说,正向的语言是最好的老师,会潜移默化一个人的品质的形成。多表扬孩子,多看到孩子的优点,我们会越来越轻松快乐的让孩子成长,我们家长也会成长为优秀的家长。
【建议】家庭角色和教养模式的重新建构
一、孩子需要父母的直接教育,即使妈妈再忙,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对子女进行学习上的帮助辅导或督促。外婆或其他长辈要适时的推出教养的主舞台,要放手。
二、爸爸妈妈的离婚并不是对子女放弃教养,因此要确保孩子想见父母的时候能见到,而父母对子女的爱不能因为婚姻的破裂而结束,相反要更照顾到孩子的感受。
三、多看的到孩子的优点,不断放大;把孩子的缺点忽略或缩小。尽量说什么是对的,我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能那样做不能那样做。多用肯定语句,少用不用否定词句。
四、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做一个不断成长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