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二“模式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11.12.27  浏览次数:790

促进教师园本化专业发展的‘研训一体’模式研究

        

自2009年我园申报的《“研训一体”策略下幼儿教师园本化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被正式立项为市级课题以来,全园上下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定期开展研讨,随时进行商讨的浓郁的科研氛围。子课题《促进教师园本化专业发展的‘研训一体’模式研究》也在“研训一体”的园本教研实践课题的引领下,通过以研促教,分层展示、分层练兵和分层培训相结合,合作研讨、分享学习相渗透等丰富有效的研训活动,使研训内容科学,研训形式多样,研训过程务实,研训层次清晰。在扎实有效推进课题实验研究的两年时间里,在领导的关心,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参与下,课题研究已获得一定的成果,现就子课题二做一回顾与总结:

  • 理清教师发展阶段,研训内容科学性

研训内容的制定是研训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的幼儿园在研训内容的制定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普遍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东西,具体表现为活动频繁、主题过多、内容空洞,往往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上。因此,我园在制定园本培训内容时,以教师发展阶段为依据,以教师调查问卷为手段,以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为途径,坚持“少而精”,凸现科学性原则,着眼于理论的深化向整体研训内容的转化,直指教师专业成长中急需解决的当前问题。如:为了了解教师的实际困惑与问题,精心设计了“教师困惑问题案例征集”,在收集整理教师困惑后开展了由年级组到全园的先分后总的“特殊儿童教育案例研讨”活动。又如: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我们分1——5年,5年以上两个层次,对教师进行了《教师发展需求调查问卷》的调查,深入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找准园本研训的核心问题,为幼儿园开展的系列研训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为体现研训内容的精度,通过梳理,我们把具体的研训内容分为三类:一是现代教育理论、教育专业理论的研训。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并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能运用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指导实践。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通过案例征集、问卷调查、与教师沟通交流等多种途径在了解教师困惑、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逐步生成了一些园本研训课题,如“特殊儿童案例研讨”、 “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成长档案的建立和运用”、“新教师保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培训”、“家长工作培训”、“英语日常生活用语30句培训”、“如何备好一个活动”、“如何评价幼儿”等一系列的研训活动。通过这些研训活动,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并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解决新问题的应变能力。三是科研方法的研训。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培养教师良好的科研意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并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如:“教科研论文如何选题、撰写”、“如何做阶段性的小结”等研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教师了解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只要从小问题开始研究,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让他门认识到教育科研其实对教育实践的帮助和教育理念的升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满足不同层次教师需求,研训凸现针对性

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每个老师也是有差异的。生活在不同环境的老师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长、思维方式、教学特点,只有认识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开展因人而异的分层研训,才能有效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研训层次的划分时,我们根据研训主题的需要或选择按照教师年龄段进行分层,或选择按照幼儿的年龄段进行的年级组为单位的分层。

1、根据教师工作年限开展分层研训活动

我们根据教师成长过程经过多方寻找资料、多次讨论论证、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划分为1-3年新手期,4-8年成长期,9年以上成熟期三个年龄层次。由于我园1——3年新教师较多,占教师总人数的46.2%,因此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就成为研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我们精心选择贴近新教师需求的“如何制定班务计划”、“如何备好一个活动方案”、“如何评价幼儿”等研训主题。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目标要求,自己制定学年个人发展目标书,学期结束并对照个人发展目标书分析反思,力求人人有定位,个个有发展。我园还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师徒带培形式,构建结对带培的多元化,即平行式结对、特色式结对、引领式结对,使之有效互动,形成合力,加快教师成长。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在为骨干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为了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先后根据她们的专业特长,提供她们展示的平台,由骨干教师组织的专题讲座、教研话题讨论、教育故事分享、课程前后审议精彩纷呈。如,在幼儿园游戏的研训活动中,由骨干教师带头定专题,率先提出构想,制定实施方案,然后公开展示角色游戏,同时开展观摩研讨活动,随后推广到全员青年教师进行模仿学习。在研训活动中,我们还分层1年教师模仿课活动,2—3年教师汇课活动, 4年以上教师评优活动;在开展好书分享阅读活动后分层开展 1—3年教师“爱与责任”师德演讲,4年以上教师读书心得交流展示等等活动。针对教师某些专业技能退化的实际情况,幼儿园特组织组织开展分层分项的教师基本功竞赛,即1年教师的插塑比赛、3—5年的泥塑比赛(动物)、5年以上的折纸比赛(植物),通过比赛充分发掘了专业技能特长优秀的教师,同时发现了教师队伍的技能特长差异,更促进了队伍整体技能的提升。为了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教师特长培训(国画、泥塑)”、“英语日常生活用语30句”、“英语赛贝尔教材”等培训,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参加培训,发展特长,共同成长。丰富多彩的园本分层研训活动,展现了教师的特长、教师的风采,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基本功,也巩固了教师的专业思想,促进了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2、根据幼儿年级组别开展分层研训活动。

目前幼儿园选择的众多研训话题都是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为相同年龄段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点会有共性特征,在相同年级组的教师产生的问题、困惑会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组织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园本研训活动,这种根据幼儿年龄开展的分层研训更具针对性,更具时效性,教师在研讨中更容易引起共鸣。通过年级组开展的体育“平衡”、科学“瓶子”、艺术歌唱律动等等同题异构活动中,各年级组的教师即使选择了相同的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们在本年级组互相观摩、评课、研讨,在自我反思、互相学习、思维碰撞中,对本年龄段各领域目标、教学方法、幼儿特点理解得更为清晰、透彻,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准提升的速度更快,成长更迅速。

为了使处在不同年级的教师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时有的放矢,我们还采用小教研推进大教研的方法开展原本教研活动。即围绕研讨话题先分年级组展开专题研讨,在此基础上由各年级组选派代表参加幼儿园的大教研活动。在“班级规则建立之我见”园本教研活动中,各年级组分别开展了“班级规则建立之我见”的话题讨论,老师们交流了富有班级特色、符合年龄特点的规则建立的好策略,讨论了本年龄段班级规则建立的侧重点,还为本年级组教师解惑、答疑。在年级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直属幼儿园园本教研展示活动,主题为话题讨论“班级规则之我见”。教科研的戈柔老师以及教育同行近百名教师观摩了本次活动。在展示活动中,老师们深刻阐述了班级规则的含义和内容,分享了班级规则建立的好方法、好策路与大家一起分享,对规则建立的共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由代表交流本年龄段班级规则建立的侧重点和注意事项,将年级组的经验进行分享与推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小教研推向大教研的园本教研形式获得了观摩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活动展现了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教师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我园教研活动的真实、扎实。

  •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训形式多样性
  1. 互动式

互动式研训是新型的教师培训形式。实践证明,互动式研训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推广的教师研训形式。通过教师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商讨,达成不同观点的碰撞交汇,从而提高教师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获取更多的新发展。为了使研训的目的更加明确、清晰、具体,在研讨活动前我们通过书面、网络等方式让教师了解研训活动的内容、时间、主题等相关信息,让教师有准备的来。譬如:在互动式研训活动“如何创设有效环境”前,我们设计了“你认为怎样的教育环境才是有效的”、“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如何考虑适应性、适宜性、适龄性”等问题,引导教师查找资料,深入思考。活动中,主持人将交流的权利充分赋予每一位教师,教师积极踊跃地发表观点,阐述自己在环境创设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问题困惑,这样的互动形式使整个研训活动气氛热烈,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使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充分体现艺术性、参与性、渗透性、整体性、可变性、层次性、安全性,教育环境才会有效。园本互动式研训不仅提供了教师平等讨论、交流的机会,也增强了教师的自我批评和反思能力。

  1. 案例式

    案例是指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解决或有待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完整、真实和具体的情景描述。案例培训,就是我们通过引导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案例进行分析、研讨,通过思维的碰撞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一种培训的形式。园本案例式研训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一线教师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园努力建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的,以案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由骨干教师引领,全体教师参与的“研训共同体”。例如:在全园教师“困惑案例征集”的基础上,我们对案例进行梳理,精心挑选了特殊儿童教育案例以及特殊家长案例,分别开展了“特殊儿童教育案例研讨”和“特殊家长案例研讨”,提高了教师对特殊儿童的重视,也优化了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式、方法,丰富了教师与特殊家长工作沟通的技巧。这样的研训话题来自于教育实践的第一线,教师感同身受,案例式研训,提高了教师研训的积极性,提高了研训活动的有效性。

  1. 辩论式

    “辩论”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必须经过教师的分析、推理、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才能够完成。在研训活动中运用辩论式研讨,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思维和应变能力,还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锻炼口才,解决问题。因此,我园在园本研训中引入了高效率地展示发挥教师口才及思辨能力的辩论形式。我们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梳理,组织辩论的形式开展研讨。例如:针对班级是否要设小老师的问题,           正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为坚持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或摆事实,或讲道理,或引名人名言,会场气氛激烈。最有由主持人进行仲裁。辩论会,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有收益。

  1. 观摩研讨式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既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 也是归宿。观摩研讨式培训方法就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重视教师的亲自参与,强调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观摩、合作研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激发教师的自我反思。我园在开展观摩研讨式研训活动时往往通过观摩—说课—评课—反思的流程。在观摩活动环节中,我园以年级组“同题异构”、骨干教师随堂展示、全园互动听课等形式,鼓励教师将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付诸于实施,在互相观摩活动中、展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在随后的说课中,教师清晰地阐述整个活动的设计背景、设计理念、设计意图等,提供教师实践与反思的机会。在评课时,我们努力营造“对课不对人,有话敞开说”的氛围,教师们归纳成功之处、存在问题、剖析成败得失的原因, 商讨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措施, 每一位参加活动的教师都体验到反思、成长的快乐。为了拓展教师的视野,我们不仅开展园本课观摩评课活动,我们还提供市评优和展示的优秀活动录像,通过“精品艺术活动赏析”,鼓励教师积极研讨,在人人参评的基础上,由骨干教师点评,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理念,快速成长。

  1. 体验式

园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幼儿教育管理者、实践者中正逐步形成共识。以往幼儿园园本研训活动的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就是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脱离。教师们往往觉得专家的理论过于高深,也难以学习、模仿和应用。哈佛教授大卫.库伯认为学习是一个通过体验的转化来创造知识的过程,由具体的体验、观察与反思、观念归纳并形成结论、结论应用于新环境四阶段组成的体验式学习圈。我们将体验式培训引用到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尤其针对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期教师,让她们在亲历实践的过程行而晤道,这比传统的讲授式培训体会更深刻,参与空间更开阔。比如:针对新教师开展的《教学常规培训》,在具体体验阶段,新教师带着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感受,体验教学中的提问的有效性、与幼儿的互动性……,产生相应的感悟。在观察与反思阶段,教师通过幼儿园、年级组组织的教研活动,回顾、描述自己的体验、感受,对自己的体验进行分析和反思。在归纳与形成结论阶段,教师们基于对自己教学常规建立的回顾与反思,把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幼儿的主题地位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应用阶段,教师自己对于教学常规培养的方法、策略运用与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这种检验的过程又是一个具体的体验.这样就形成了另一个新的学习循环。由此看来.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通过具体体验进行反思和感悟形成自己的结论.再把形成的结论应用于新的体验中的循环学习模式。

  • 提升园本研训质量,研训形式创新性

这两年中,随着“研训一体”模式课题研究的不断推进,园本教研的不断深入,我园大胆尝试围绕如“有效教学”、“班级管理”、“关注幼儿”、“师幼互动”等专题,开展融培训、观摩、研讨为一体的多形式、多维度的主题式研训,帮助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有系统地研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使园本教研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充分突显园本教研的实效性。围绕“有效教学”专题开展了系列研讨活动,我们通过推荐好书好文章、5年以上经验教师教学评优活动、骨干教师展示、一年教师模仿课、一条龙观摩活动、话题讨论等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对有效教学的组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在合作研讨的氛围中营造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在“关注幼儿”专题系列研讨活动中,我们以游戏为切入点,以班级游戏为基点,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主题的确立、游戏指导的适宜、游戏评价的引导等多方面多角度,通过园本培训“游戏活动的指导与观察”, 话题讨论“如何投放和制作游戏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分龄游戏组织与指导交流练兵,骨干教师游戏观摩诊断,切实帮助教师树立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的理念,学会了如何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出发产生游戏主题,如何有效创设游戏环境,如何适时适宜指导幼儿游戏,使全园的游戏内容贴近生活,游戏环境形象逼真,游戏材料丰富新颖,游戏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到培训、讨论、观摩、诊断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树立了正确的观念,反思了不足,锻炼了能力,学会了方法,得到了共同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