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如何研究国家大课程
发布时间:2010.07.10  浏览次数:5443

    “新时期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研究”,光听听课题的名字,就能吓倒很多人,而要实际运作、承担这样高级别、宏大风格的课题,难度可想而知。对于一所小学校而言,课程改革的难点就是改,前无样本,也无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丰富的资料分析,从研究的内容、方法到文献的搜寻都需要进行探索。除此之外,在推进的过程中,研究队伍的能力水平,课程改革设置与内容,突破原有的固定的教育法规,这三个方面也是突出的难点。然而,我认为,所有巨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分解的。

      研究内容总部署

      既然课题定位是“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研究”,那么,首先要搞清楚何谓素质?何谓素质教育?它们有怎样的特征及表现?我想,学校要真正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就必然引发对这类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这时,学校专家团队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从教育学的角度对“素质内涵”做了基本概念描述,对“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将其划分为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两个维度,再将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方面,即身体素质、类特性素质、群特性素质和个性特征素质。人的素质结构是发展的,专家们还对影响人素质结构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学校关于“素质教育”的科学界定是学校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基本依据。

      有了理论高度作为指引,为此,学校的研究一开始就作出了较高的定位,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和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其基本切入点是,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建立起包括体质体能发展目标、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目标、文化科学素质发展目标、劳动技能素质发展目标、审美塑美素质发展目标和特殊才能素质发展目标在内的全新的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根据这一总体设计,学校课题组首先构建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总体框架,将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估体系、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体系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最后,学校与专家团队经过多次研讨、论证,搭建起一座由“目标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发展评价”五个部分组成的素质教育研究平台,列出了总课题下的37个不同层次的子课题。后来的实践证明,在指导思想上的总体突破,有效地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许多具体环节上改革的深化。

      设定研究步骤

      搭建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平台后,接下来是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让大家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首要解决的是教师思想的统一。我连续几次召开动员大会,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对自身发展、对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有什么好处。场景的勾画,未来的描绘,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一下子转到了学校的课题上来。

      与此同时,我对课题小组提出了“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的口号,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必须渗透到课程内容中去,反过来,学校课程、教材及教法必须反映素质教育内涵。这注定是一场深入到素质教育骨髓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围绕的核心是“学生”,那么,学生应该学什么,什么是最好的课程,课程怎样设置最适合学生的发展,什么样的课堂教法学生最容易接受,以及改革后,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课程如何设置的问题,哪一类课程是必须的,哪一类是可以增减的,这就要求对每一个学科进行分析梳理。比如,怎么减轻学生负担?这要在课程中体现,相应地,它要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总的来说,我们从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高度构思和建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思想逐步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回归。

      建构好科学的课程体系后,就有新设置的课程排入课表的问题,课程设置还会带来教材内容重编的问题,有了新的教材,又涉及到教学设计的问题,包括老的教学设计重构的问题。而且,这些教学设计不可能一次调整成型,需要用实验课、研究课评点沟通,形成基本的教学法。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之后,还要面临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问题。评价是检测目标达成的工具,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法,学习兴趣、方法技能、理解迁移能力有没有长进,都需要跟踪调查。“目标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发展评价”,它们是一个相互之间不断交叉、不断整合的动态发展过程。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复杂、任务的艰巨、推进的难度可想而知。

      克服课改困难

      学校课程改革,最突出的难点在于前无样本,也无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抱着科学的态度,我们采取先做某几个学科,实现突破后,再延伸到其它学科逐步进入。比如,课改初期就把语、数、英放一边,先在社会、科技、美术、音乐等科目上进行教材编写和实验。在研究的阵容上,是从一个研究组变成几个研究组再到十几个研究组;在实验的对象上也是从一个年级到几个年级最后全校推广。这种由点到面、先易后难的思想,教科室曹蔚萍副主任感受最深。她曾接受采访时说,她当时参与第二轮“评价改革”,这项改革原先是在一个年级的2个班中进行。当实验进行了2到3年后,也就是1997年到1998年间,因为社会影响很好,学校决定放大量做,从一个年级到两个年级再到多个年级逐步铺开,并且有了后来在苏州市影响很大的“千字评语”。

      曹主任提到的“千字评语”,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提出“千字评语”这个概念时,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这还是个新鲜事物。赵洪老师(现学校副校长)就为56位学生写了经过认真观察后的“千字评语”,并选了其中2篇在《苏州日报》发表,在社会上引起震动。很多家长第一次看到这种真情流露的“千字评语”时,当场留下了热泪。

      课程改革的难点还表现在,不可知因素很多,不可能在实验过程中,按照既定方案研究不做任何调整。然而,只要目标不变,对方案进行调整、重组,只会对研究更有效更有利。我常常鼓励教师,遇到困难不要怕,你们的研究似乎偏离了原来的轨道,那都是可以修正的,不一定要做到100%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有困难也要坚持往前走。

      我最反对遇到困难就临阵脱逃,很多时候,碰到困难就停下,只能造成矛盾的堆积,往前走,一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推进的过程中会自动消除。关于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学校课程改革,从“九五”课题、到“十五”、“十一五”课题,时间跨度从1993年底到今天,接近18年,自己前期参加很多,课题组的每次研讨会,我从头到尾都参加。在会上,老师们会谈到最近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大家围绕一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很纠结,常常为此影响了课题的进展。后来,遇到这种情况,我判断是不是关键问题,如果影响不大就搁一搁,继续推进,过段时间反过来看一看,这个问题却自动消除了。我还认为,课题有难度有障碍很正常,这都不是大问题,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借脑袋借智慧。如果你能学会资源整合,就能每做一件事成功一件事,每做一件事就像一件事,慢慢地,一个点一个点累积下来,最终会形成大的成果。我还常常对老师们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本身没有可以借鉴的范本,出来的东西既是标杆也是靶子。如果是标杆,他们表扬你,你得到鼓励可以继续向前走;如果是靶子,他们击中了你,说明这正是你的弱点,这促使你寻找更好的办法去补充,不要怕人家说。

      我们当时面临的困难,除了学校内部,还有来自学校外部的。由于学校课程改革涉及的内容非常浩大,行政上有了反对的声音,甚至因为学校使用自编的教材,教师出去比赛、上课就没有评优的机会。为保证改革不因行政命令而中断,我动用各种资源,牢牢抓住各种难得的机遇,使课程改革得以科研立项,且成为国家“95”重点课题,这也是学校从省级课题最后滚动成为国家“九五”课题的一个内在动因。除此之外,社会上也有各种议论和担心,个别老师有畏难情绪,颇有微词,但改革的列车已经启动,谁也不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对待行进道路上的“荆棘”,我始终遵循了这样一条原则:“不当面对我说,我都当没听清,不是本人亲口对我讲,我都当没听见。”今天回忆这些经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如果当时顶不住,我们的课题很可能就停下来了。小学校研究国家大课程,困难很多。但是,只要想清楚这件事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值得去做,就能坚定信心,经得起挫折,面对挑战,就不会惊慌。

 

      学校扎扎实实做课题,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003年,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章新胜曾为学校题词“小学不小作用大而远,小学校研究大教育事在人为”。这时,“小学校研究大教育”被正式提了出来。

      “小学校研究大教育”,别人说好高骛远也好,说不切实际也好,我都认为不重要,我看重的是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要得到切实的益处。我想,学校是教育最基础的细胞,我们身体中的细胞如果不健康,身体就会是病态的。同样的,如果每所学校都不健康,那么整个中国教育就是病态的。所以,我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小学校不要看成太小,小学校研究大教育,如果每所学校都这样做,中国教育将充满活力、充满力量,中国的未来就会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