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为什么研究大教育
发布时间:2010.07.11  浏览次数:5308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美两国曾经互派调查团进入对方学校,研究双方基础教育的长处。中方调查团在美国的多个州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美国的小学生不如中国学生勤奋用功,课堂纪律散漫,教材内容松弛而不紧凑,回国后出具的报告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出二十年,即可超越美国”;而美国的调查团对中国沿海的许多城市的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后看到,中国的小学生勤奋用功,连早餐都是在上学途中边走边吃以节约时间,且中国学校的纪律性很好,统一着装,统一坐姿,还有一种叫家庭作业的学习方式。回国后出具报告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突出雄厚,不出二十年将全面超越美国”。但是,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两国的科学家、教育工作者都不得不承认,他们对当时所出具报告的认识都失败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寻找突破口

      今天回头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其实很清楚很明朗,但在当时,在中国教育界,虽然很多先知先觉者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无奈置身事中,寻不到出口。此时的苏州市实验小学,也正处在这样一个虽清醒却找不到突破口的状态。

      苏州市实验小学的突破口在哪里?我曾经一度也很迷茫。那是在1993年底,整个学校的教学内容,教材和学生的负担问题,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缠绕着我,怎么样能有一套让学生学得又好,得到最好发展,负担又不太重的课程?

      研读市实小百年发展史,我从中得到的启发。为什么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市实小能那么辉煌,杜威、孟禄来过,杨保恒、吴研因、俞子夷等众多名家辈出,道尔顿制也在学校试行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并在学校内进行本土化的实验研究。而且我发现,这种研究对学校的提升最明显的表现是对教师的提升。这样,我开始有了学校走科研发展道路的初步设想。有这种设想也是基于其它方面的考虑,我想,学校教师要专业发展,如果仅靠行政部门来培训教师远远不够,因为行政培训,是制度化的,数量是分配的。如果靠专家来讲一次两次课吧,效果有,但不持久,唯有教育科研,能实现这个任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教师的提升能够带动学生的提升,最后是学校内涵的提升。我认定,教育科研能够使学校发展有底蕴,有后劲,是推动学校内涵外延发展的真正力量。

      这仅仅是站在学校层面的思考,如果放在教育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我想,学校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大环境,而教育的宏观格局也必须考虑每个基层学校的实际情况,小学校不能只看作一个封闭的小环境,它要与教育的大环境相沟通相作用。从哲学的角度讲,上为道,下为技,上下要沟通,道技要沟通。当时,很少有学校自觉承担研究任务,我认为,小学校是教育最基础的部门,应该站在一个高度看中国教育的改革,缺少学校的研究是不完整的研究,困难再多,学校也要参与探索和实践。

 

      搭建理论科研平台

      有了这个认识,我开始把科研摆在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位置,当时还有许多人不理解,我就进一步阐发说:“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从学校看,教育科研就是学校的动力所在,就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还提到学校三样显性的东西,一是钱,二是人,三是权。当时,我有这样一个认识,作为校长,只有使用教育科研这个动力和载体,才能有效沟通、调控这三者,使之发挥到最佳状态,这就涉及到学校的管理问题,这扯远了,但可以说明一个道理,万事万物是相通的。后来,我成了南师大第一批省级实验小学研究会的成员,又是南师教科所的兼职研究员后,理论加上实践,对这一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1993年底,我在学校正式提出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口号,这种提法,即使在中国小学界,也是比较早的。我提这个口号,学校是有很好的历史基础的,“贵在实验,重在示范”是苏州市实验小学一脉相承的办学传统和特色,百年历史积淀,一直以来,与同类学校相比,苏州市实验小学教师的研究水平要略高一筹。

      虽然有教师基础,但我也很清楚,学校要想真正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仅靠这些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显而易见的困难是我们的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但缺少理论高度的统摄,理性解读教育教学现象存在困难。

      环顾当时的教育理论界,我发现有一个很好的情形出现,那就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有互相结合的需要,而这种需要还只是刚刚开始。我开始与国内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进行接触,了解到他们需要获取信息、案例为他们写论文晋升职称服务。他们要下嫁,我们要上攀,如何找到一个大家可以结合的平台,使理论工作者和学校改革相结合?学校多方咨询对课程理论有研究的专家,最后确定与中央教科所、南师大,华东师大一些专家合作,组成学校科研专家团队,通过这个平台,专家获取他们所需的实践操作,我们可以解决学校科研过程中人员配置短腿的问题。

 

      确定课题方向

      小学校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了专家的参与,但具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呢?这需要大家共同讨论来决定。我当时的意见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首先需要一个抓手,一个载体。1993年,在与专家多次讨论交流后,我们找到了“小学校研究大教育”最重要的载体,那就是课题,而且是重量级的能统领学校方方面面改革与研究的课题——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新时期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研究”。

      作为一所小学校,能够抓到这样一个重量级课题,这其中有个故事。当时,中央教科所所长卓晴君到苏州来,我听说了,就非常诚恳地对她谈起学校想做课题这件事,她看出了我很想在教育上做一番实事的决心,这打动了她的心。在她的鼓励和协助下,1994年,我们成为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同年底,我们就与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合作提出了“新世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研究”这一实验课题。

      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让很多学校都望而生畏、想都不敢想的课题?小学校应不应该、能不能够去接触这些重大课题?

      我们分析认为,尽管科研先导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大量的研究还是局限于具体的、零星的、技巧的层面上,迫切需要在总体目标的统摄下,进入全方位、全层次切人的大系统中,统筹进行、整体推进。我当时有个观点,就是选题要把握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基本规律,同时,还要跳出学校来审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再回过头来研究学校。不然就老跟在别人后面做无用功,看起来是新的,可能已经要淘汰了。这种思考就决定了我们的科研一开始就是大框架,大平台。

      其次,具体落实研究什么,我们分析当时教育改革现状,发现,虽然当时全国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仔细分析,这些素质教育活动已经进入高原区,缺氧了。很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主要是在外围,在形式方面,做简单加法,如增加活动课,成立什么队,搞得很热闹,却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决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素质教育改革上,同时,我们还一致得出结论:课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不能脱离课程搞活动这种边角料。由此,学校确立了将“课程改革”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同时,我个人认为,选择这样一个课题进行深入而持久的研究探索,能够体现一所小学校的大眼光、大气魄。为倡导这一理念,记得自己曾利用一次省里开会的机会,在会上发言指出:“素质教育不是增加活动,素质教育核心在于学科,做好核心这一块,是取得素质教育的关键。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学校从“新世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研究”课题立项到成为国家“九五”课题,其中固然有机遇的存在,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1997年初,中央教科所所长戴汝潜同志在原课题的基础上分离出《新世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理论研究》课题,并向中央教科所申请列项。同年8月,原课题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11月,课题被滚动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并更名为“新世纪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研究”。该课题从1993年起开始酝酿,1994年正式启动,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整整提前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