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window for foreign teachers
鲍桂芳老师在美国波特兰的中文教学工作心得
发布时间:2012.03.21  浏览次数:7519

岁月匆匆,受美国天桥国际之邀来俄勒冈州波特兰工作的三个月已经接近尾声,短短的三个月的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的推广工作,让我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

第一节课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来上课的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叫Zonya,她是个中美混血儿,非常好学,早早的来到这儿,要学两个小时的课,一个小时的中文识字课,另外一个小时的数学课,当然对于她,我已经通过网上,和电话跟上任老师的简单沟通中了解一二,一见面,就马上被她的纯真、好学的脸儿吸引了,一下子让我清醒,精神也马上振奋了许多。第一节课是开心的,双方都很愉快,当两个小时结束时,孩子还会跑过来到我身旁,用刚刚数学课学的乘法来数我衣服上的“珠子”时,她的可爱、天真以及跟我的亲切让我深深的感动:只要我付出真情,这边的孩子也会喜欢我的,而我也会喜欢这儿的一切的!我暗暗地为自己加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在这边的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熟悉以前的每个孩子的所有教学内容。这边的学生,上课的内容是相当灵活的,可以说没有相对的统一,没有固定的教材。这也正是我即便跟上任老师简单的沟通也只能作个粗框了解。到了这边,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查看每个孩子的上课记录,以便更好地做好衔接。面对之前的教材和备课,考虑到今后还有国内的老师过来接任这样的教学,如果没有适当的固定教学内容或者是一定的教学程序,对将来接任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在

蔡校长和另一位天桥国际实习生的帮助下,慢慢整理出了每个孩子的上课“教材”,使它适当的固定,并有一定的流程,让每一节课都科学规范。

二、有效地积累一定的教学资料。每个孩子都有备课记录,由于家长的不同需求,孩子的上课内容也就各不相同。这样,无论是准备教具,还是教学材料的筹备都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然而蔡校长一贯坚持的“节俭”又不能让我可以随心所欲的过多“准备”。在困难总比办法多的指导思想下,终于发现,有些孩子的课是大同小异的:一部分资源可以借鉴和共享,前提是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很多天连续几个小时的整理和刷选,在一个实习生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完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资料。我想这些资料,将来的老师也是可以使用的,不再是一次性的只适合于某个学生,这样既环保又节俭,一举两得。

三、耐心、有技巧地上好每一节课。来这边上课的孩子小的四岁,大的有十六、七岁,有些孩子会讲一点儿中文,也会写简单的几个汉字;有些孩子几乎不会讲中文,但会写一些汉字;有些孩子会简单的中文会话,但对于汉字不能认读,也不会汉语拼音;有些能讲流利的汉语,但是对于简单的汉字都不会认读……可以说,不同的孩子的基础是不一样的,而且过来学习的目的也不一样的,有些只要求能用汉语交流即可,有些则需要在汉语上听说读写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有些是首先要培养对学习汉语的兴趣等等。所以,在一到两节课之内熟悉孩子是前提,耐心地与孩子交流,培养他们的汉语学习兴趣是关键。记得有一个男孩子,叫Jeremy。他来上课的第一天,一起陪他来是有他四岁的弟弟和他的妈妈。踏进课堂两到三分钟就想逃出教室,被他妈妈拦回来了;哭着鼻子,拒绝与我说话,我耐心地跟他交流,问他喜欢些什么,平时做些什么等等,他都拒绝回答,相反他的弟弟倒是很乐意跟我交流,结果他弟弟给我的答案是:“我哥哥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吃饭和睡觉,其他什么都不愿意做!”其实他喜欢下棋,下中国象棋,下国际象棋。我答应他下次把棋带来,老师陪他下棋!果然第二次来时,他把棋带来了,而且他跟我下的国际象棋是他“赢”了,非常开心。尽管接下来的上课时,他还是要求他妈妈陪着,可他已经不像第一节课那样哭哭啼啼的了。等第三次来上课时,他已经是非常开心的进入课堂啦。

四、合理地跟家长沟通。比如那位Jeremy男孩,一开始他妈妈只是给他一个人报名参加了我们的汉语班,而弟弟Reece只是过来看看的,他是来“陪”哥哥的。第一节课上,哥哥是万分不乐意来学习的,感觉是妈妈“逼”着来的,但是我感觉弟弟却瞪大着眼睛,对于我的上课非常感兴趣:我提的问题,上课的内容(拼音学习),答应他哥哥的提“下棋”条件,表现好时可以学折纸,课上可以表现好可以听故事,一节课积极参与还可以在课结束时奖励

一颗奶糖等等,都非常的好奇。所以,第一节课结束,我表示第二节课我会及时调整我的上课策略,同时建议孩子的妈妈让弟弟Reece一起来学习:这样两个孩子一起学习可以有互动,而且弟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我相信他能够跟上我的教学的,同时弟弟的参与会对哥哥是个触动,因为我觉得哥哥也是个好强的孩子……当时他妈妈就犹豫,表示弟弟太小了,不过会考虑的。结果在第二次上课时,孩子的妈妈一进门就把弟弟的学费交来,说:“Reece在家嚷着也要去上鲍老师的课了!”我想每个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爱学习肯定都是非常开心的。事实上也只有孩子开心了,家长才会满意。在他们第三次来上课时,那位家长又带来了一位她的好朋友的孩子,叫Celina,一节课试上下来,也决定参与进了我们的课堂。最近,Celina的家长又推荐了她的好朋友的孩子过来上中文课……

 

五、科学的上好每一节课。对于我来说,在国内是教英语的,从来没有上过语文课。尽管在出来之前见缝插针地也听过一两节韵语识字课,但是毕竟我不是个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但是一两节课下来,我发现:语言还是有相通的地方,英语在国内是一门外语,中文在这边也是属于外语,而如何来教外语我还是有一定的心得的,因此我又有了一定的信心。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抽时间参阅各种语文教学方面的资料,网上也查找一定的权威参考,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语文“专业”方面的知识,力争每一节课的内容是科学的,学生学得拼音是标准的,学生书写的汉字笔画是正确的,学生的汉语朗读是标准的,传授给学生的中国文化是地道的…… 

可以说,在这边的教学跟国内有很大的差异,我所教学的对象由四岁到十六、七岁不等;学生的家庭背景涵盖了纯中国的,纯美国的,也有中美混血的,每周的上课时间达十八个小时。但是尽管是面对那么“复杂”的教学对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心地与他们接触,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工作,我想这也是我在波特兰生活地有意义、和比较colourful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这三个月可以说既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因为离开家,不跟儿子、家人一起过暑假和中秋节而显得日子的漫长,也因为在这儿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而显得时间的飞快。但是这样的三个月可以说在我的人生中是令人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