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们逛逛草虫的村落——《草虫的村落》教学后记
发布时间:2017.03.23  浏览次数:3767

带着孩子们逛逛草虫的村落

——《草虫的村落》教学后记

苏州市实验小学  陆文红

人教版六上第一单元有课文《草虫的村落》,文章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描写了田野里草丛间小小昆虫们的活动,读来趣味盎然,学生非常喜欢。在语文课上读啊读啊,仿佛真的身临其境,来到了昆虫世界。

这是一篇散文,重点是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想象的源头是什么呢,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丰富的,那就先把作者看到的还原出来。这些现实中看到的景象经过作者“大脑的发酵”,就变成了书上的文字。只有还原了真实的情境,才能知道何为“丰富的想象”,“丰富”从哪里来,何谓“独特”。作者观察的对象简单质朴:在草丛里,他先看到一只虫子,再看到几只虫子,再看到几只有花纹的虫子,还有几只会叫的虫子,还有一批来回爬的忙碌的虫子……他将这些虫子想象成了不同的角色,然后整个文章气象就不一样了,从视觉本来的样子到呈现出的文字的模样,这里的距离何其远,我们可以称之为“丰富”,那么新奇,可以称之为“独特”。

所以,上课伊始,先引导学生进行场景的还原,作者看到了什么?再来看看文字,在富有情趣的描写中感受语言带来的身心愉悦,体会什么是“丰富”,什么是“独特”。

而从真实世界到放大的昆虫世界,在视觉中最具有冲击力的是著名导演吕克·贝松采用真人与3D动画相结合的电影《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看着镜头从真实世界——亚瑟奶奶家的院子,逐渐到院子里的草,草长得像参天大树那么高,一丁点大的虫子就跟真实的人一样大……无比形象地呈现了真实世界和迷你王国之间的关系。几个镜头学生看入迷了。人的想象似乎是没有边界的,所以才有“奇特”。 我们也可以如此。

我建议每位同学下课或放学后,一定要找个草丛,到校园的一角,或者自己小区的某个绿化带里, 用自己的意念将自己缩小,也像作家一样,来一次旅行,也许是浪漫之旅,也许是恐怖之旅,是冒险之旅,是温馨之旅,大胆想象,编织一段奇妙之旅。

于是,学生们都很兴奋。孩子和虫子之间仿佛有天然的秘密联系,虫子和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远远超过成人,而孩子的想象所能到达的地方也是远超过成人。对城市的孩子来说,可以趴在地上光明正大地探求虫儿的世界,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虽然孩子已经是五年级,但并不妨碍他们像一二年级小朋友一样,扎堆趴在大树底下,轻轻扒开草丛看个究竟……去参观了一所昆虫学校,或是当了一回游侠,在虫子的江湖里纵横四海;或是当了一回昆虫国王的侍卫,游历了整个国家,抑或成功阻止了两帮昆虫家族的纷争……

学生写出的文字趣味盎然,充满童真童趣。

语文文字的实践这时候不仅仅是实践了,而是成为了表情达意的工具,关注周遭、平等众生、热爱生命是“草虫的村落”边的另外一棵茁壮成长的精神树。

语文适当地再往前跨一步,从书本走向生活,从教室走向自然。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带着情感的。引导学生感受、欣赏语文文字,来深化他们的情感、磨砺思想,使之受到熏陶。学习要突破时空的限制,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35分钟,更大的空间和舞台在于生活,“移情”至生活、延伸至真实的生活世界,语文的学习活动才能生动活泼,找到根、找到源。如果这样,语文的核心素养就真正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