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要实证,自学验证预设
——读《应用学习科学》有感
苏州市实验小学 莫威
《应用学习科学》指出:教育旨在促进学习者发生有效的改变。这些变化就是我们所谓的学习。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应符合我们所了解的人类大脑的运作机制。
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掌握知识,这个知识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包含了事实、程序、概念、策略以及信念。
我们无法通过观察直接得出知识的变化,但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加以判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常常会为学生不会独立学习语文而苦恼。许多学生只知道被动地听课,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很自然地依赖老师的讲解,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知识弱点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应该有自己独立主动地安排、解决,而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应从小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
所谓独立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独立自主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它通常包含以下两种形式:
(1)独立完成作业,通常是在学校教学的条件下进行的,即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功课。作为语文学科,包括口头的朗读作业、书写作业和阅读写作等实际运用语言的作业。这种形式是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的前提和保证。
(2)自学,通常是在脱离学校教学的条件而由学习者完全独立地进行的,即指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自己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体现在语文学科上,即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独立阅读分析文章,自己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并自觉完成。这种形式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必备能力。
两种形式的比较,独立完成作业具有半独立的性质,而自学才算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也获得了终身学习的技能。
那么,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呢?
一、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总是由他自己去实践,别人不能替代,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放手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自得、自动、自学。然而语文教学是必须由师生双方共同合作进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必须加强学习指导。
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包括情趣激发,往往还需要意志鼓励和方法指导。要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让她好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创设情景,变换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措施来激发学习语文的情趣,而这种对语文学习的情趣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前提、驱动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语文学科特有的情调和趣味,从而让学生对语文有独特的感受,这样,学习语文的情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例如,教师在教诗歌时播放配乐诗朗诵,借助音乐的渲染,朗诵者抑扬顿挫的语调,营造诗歌欣赏的独特氛围,从而让学生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切身的情趣体验,让他们喜爱诗歌,懂得诗歌,甚至写作诗歌。同时,由于语文学科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许多学生往往不能长期保持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改正,并激发起上进心;同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还可以进行学习竞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以上办法达到磨练学生学习语文的意志,而这种坚强意志的炼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必不可少的品质。
在帮助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先要让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知识,掌握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方法,再运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和正确的方法,在读写听说等训练中去获得新的知识,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这一环节即是教者想达到的目标。
二、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学习过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本世纪初就提倡“在做中学”,确立了以“做”为中心的学生自学理论,这里的做,即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的学习过程。他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科学地概括为“行——知——行”的认识进程,把教学中前后两个行动加以连接,是教学做合一的全部过程贯通,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知识与技能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给我们语文教育者很大的启迪。
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懂得学习的特点。语文学习除了部分是属于知识的范围,还有相当的部分则是技术的锻炼与习惯的养成。这一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间不知要经过多少次错误,才能达到完全正确和熟练的地步。所以,语文学习也可以采用错误尝试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语文。语文学习同其它学习一样,错误总是免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因怕错误而不学习,要避免错误,反而要不断地尝试。学生在尝试中有了错误固然应立即纠正以免再犯,但较小的错误和缺点却无须多加指责。所以在作文评改中常常是少改多就,在朗读指导中,决不让试读课文的学生站在座位旁,去接受其他同学无休止的“指正”,因为较小的错误和缺点,学生大多会根据经验的结果,自然而然地逐步改正。如果对这类情况缺乏最起码的宽容和忍耐,或出于某种善良的愿望,学生稍有小错,便急不可耐揭示最完善的“答案”,学生就会因为怕犯错误而变得谨小慎微,疏于学习,丧失了尝试的机会,也就丧失了自动和自得,丧失了学会独立学习的机会。
《应用学习科学》告诉我们:学习科学的目标在于如何开展学习,建立有实证依据的模式。实证依据是学习科学的核心所在。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就是可验证的方式来陈述教师预想学习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