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指导引写:让小学生自主完成写作训练 ——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的初探
发布时间:2011.12.27  浏览次数:5228

多年来,学生习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的,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初稿、讲评、修改等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的。学生虽然也在参与,但大部分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对作文不感兴趣。在情境中自主完成写人作文指导课,想在学生学会自主观察、自主表达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尝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人类灵性中的真、善、美。然而,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却难以觉察到那份可贵的天性。在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里,所能看到的内容没有完全激发孩子观察动笔的主观积极性。这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朱自清曾说:“写作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 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思想认识,影响着他们的做人准则。所以,我们对于这个课题的思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作文离不开生活,好的作文题材来自对生活的孕育和热爱。老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到折射世界的水珠。现代社会使孩子生活的空间日趋狭隘,特别像寄宿在校的学生,更是少有机会接触自然,深入社会。

我们在作文指导课中,创设情境,试图让学生如临其境,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情感。课始,环境和深情的语言创设了相应的氛围。学生在情境渲染下,兴高采烈地参作文活动。实验课的反馈中,有许多学生在习作里都能细致全面地把观察的内容细节写下。情由境生,许多学生自然地能完成自主写作过程。在习作过程中,同学们语言也比以往流畅许多,据观察,特别是一些平时写作思路经常要停滞的同学,通过情境的精心设计,同学们能很快的抓住要点,自主畅快地完成习作。

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在教学中应随时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感受,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多点有趣的生活情境,多点个性,积累写作素材,体味作文的乐趣。

2、拓宽内容,自由表达。

《课标》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这种精神。学生在感受情境后,可以说已经有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时,老师如果在黑板上写出习作题目,再告诉学生这次习作的要求一二三,学生可能会像沸水中加了一瓢冷水。虽然只是组织一次作文的情境活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写作角度。让学生说说写哪些内容,目的是拓宽选材空间。至于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地表达能力。

与其多一些所谓的写作题材、体裁、方法的指导,倒不如大胆地解放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自由驰骋,使他们的习作能真正地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现内心世界、童心童趣。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少限定题目、范围、形式,要更多地创设情境,提供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童心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3、教学设计上的安排

在教学设计上,先安排学生感受情境活动,摆脱枯燥的审题惯例。活动的进行并不是让学生就活动写活动,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收集的材料可以为习作提供材料上的准备,积累写作素材,体验写作意趣。

努力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我们挑选的情境,一般都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能激起学生的“内心的感兴”,在感兴之际,老师顺势引导,提出把所见、所闻、所感即时表达的要求,其“内心的感兴”就会形成表白的欲望。

设计中,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学生习作前,老师不圈定习作内容,只是提示学生活动写哪些内容。至于表达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体裁,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又达到了展示学生个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