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新的语文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帮助我们以比较科学的方式对教材中所蕴含的语文技能和语文专项知识进行了整理,使得教师在教的时候目标更为明确和合理,学生也能通过有效科学的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无论是哪种能力的教学,都是运用认知心理学指导下的概念和规则的教学,教师始终要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入手,对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这两个步骤帮助了教师清晰地明确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属于哪些类型。教师明确了以上内容后,才能根据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才能使自己教的有法,学生学的有效。
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定义“能力”概念时区分了能力概念的两重含义,既一个能力概念所指的是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可以教会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另一个能力概念指学生的聪明程度,属于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不易受教育影响的。教师在教学时培养的是学生的什么能力?显而易见,这里的“能力”指的是知识技能,是可以教会学生的。那么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者说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哪些能力,如何去教,最终学生学会了没有,这三个问题无疑成了我们研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依据新的语文教育目标分类系统(见图),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目标分成四级。
第一级,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即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
第二级,表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分为语文能力和价值标准两类。现代心理学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是由练习产生的能力和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这里所提及的倾向其实就是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态度;而语文能力指后天习得的能力,并非是先天的能力。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我们明白习得的能力就是指获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安德森则认为以上这些就是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级,依据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的狭义知识与广义技能概念进行分类,总目标中的语文能力又分为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
第四级,语文技能被分为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两类。语文基本技能是与课文中的字、词、句子和标点符号的阅读和写作有关的技能;语文高级技能是与篇章的阅读和写作有关的技能。语文知识包括生活经验、文化习俗与课文内容知识以及语文专门知识。前者泛指与学好语文有关的知识、经验,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后者仅指上升到理论层面可以解释语文现象的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语文中的语法知识和词法知识就属于语文的专门知识。
新的语文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帮助我们以比较科学的方式对教材中所蕴含的语文技能和语文专项知识进行了整理,使得教师在教的时候目标更为明确和合理,学生也能通过有效科学的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告别“低效高耗”的现象,真正向课堂要“效率”,唯有坚定不移地依据新的目标分类制定教学目标,同时研究和发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语文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语文的专门知识,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阅读和作文训练序列,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课题组老师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分类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着一次又一次实验课的研讨。《二素句》、《四素句》《句子的主、谓、宾》《地、的、得》这些实验课帮助我们摸索出了语文专项能力教学的模式和策略;《总分段落》《总分段落的增生》《承接段落》《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等试验课,让我们将思考的方向转向一些语文基本技能,即与课文中的字、词、句子和标点符号的阅读和写作有关的技能如何教学的上面;《生活中的小镜头》《白杨》《荔枝》《军神》《船长》成功教学,让我们对语文高级技能,即与篇章的阅读和写作有关的技能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有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哪种能力的教学,都是运用认知心理学指导下的概念和规则的教学,教师始终要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入手,对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析,这两个步骤帮助了教师清晰地明确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属于哪些类型。教师明确了以上内容后,才能根据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才能使自己教的有法,学生学的有效。最后,通过教学评价和检测,教师才能真正知道学生学会了没有。我校课题组老师成功的实验课经验都告诉了我们语文知识是可以教的,不仅可以教而且可以教得有趣,教得生动。语文句子图式如此,语文的词法、句法知识如此,语文的表达技巧也如此。下面,我将结合试验课《献给您,敬爱的老师》,重点谈谈单篇课文中写作策略的教学模式。
(一)定位教学目标
《献给您,敬爱的老师》是小学韵语版教材第六册里的一篇课文。从教材编排课文的角度看,这是第五单元4篇课文的最后一篇,属于习作例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这单元写活动的习作指导服务。因此,这篇课文并非出自大师名家之手,而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的习作。从内容上分析,课文主要记叙了一次以教师节为主题的中队会,详细描写了“我”和“捣蛋大王”向老师献礼的场面,表达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学生通过学习,要明白课文的中心,要能从简单的语句中,经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知道这些关键的词语是如何传递给读者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分析课文内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说话前后动作和神态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是如何更好地表达人物感情的。”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出关键的词语进行感情的体会,从而感受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吗?第一次组内老师研讨时,提出了这个问题。教学目标只停留在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而作为一篇习作例文,学生要获得什么知识?带着思考,我再次认真研读了看似简单的课文,读每个段落,读每句句子。我突然发现,的确这是一篇习作例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这一次中队主题活动的?又重点描写哪些内容来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为什么只选取了“我”献礼和陈强献礼的场面课文?而在写“我”献礼时重点写了“我”的哪些动作、神态和语言?为什么要这样写?……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我的头脑里,是啊,这些有关于如何写活动的知识是我这堂课要教给学生,学生学习的结果是知道如何去写。我要带领学生清晰地知道作者是怎样把课文写具体和生动,从而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而并非在理解层面,带领学生去体会“我”或“捣蛋大王”对老师的敬爱之情的。我要做的,是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作者在课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得到更高层次的学习,也就是写作技巧的学习。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会读、默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能说出它们在课文内的含义和作用。
4.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说出课文的文本图式。
5. 能说明课文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表达人物感情的。
(二)任务分析
制定教学目标后,要对目标进行任务分析。
自从人类有了写作,也就有了对写作经验的总结和对写作行为规律、特点、方法、技巧、原则的探讨。由于人类的写作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从写作内容来看,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写作行为的操作性来看,一切写作都是写作主体综合素质的运用;从写作行为的性质和作用来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军事以及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交往各个领域,涉及到语言、文字、思维、心理、文化、意识形态、知识生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各个方面,它的高度的综合性内涵,是一切单向度的学科研究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写作主体要具备完整、全面的写作策略。写作技巧(策略)是写作主体对与写作行为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它讲究写作的方式方法,讲究写作的技巧等,以达到最终的沟通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见,写作技巧是语文高级技能,即与篇章的阅读和写作有关的技能。语文高级技能的学习比单项技能的学习更为复杂。
《献给您,敬爱的老师》教学目标1属于文字符号的机械记忆、字词的意义学习(主要是“日常概念”学。目标2属于动作技能和朗读技巧的学习;感情朗读需要理解课文。
目标3属于表达方式的理解。目标4属于课文内容知识的学习,达到理解的水平。“说出课文的文本图式”属于文章篇章结构的学习,达到理解的水平。目标5的写作策略的学习,达到理解的水平。学习条件分析:根据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规则学习一概念掌握为前提条件;概念学习以辨别例子为先决条件。
(三)教学设计
目标清晰了,教学设计也就有了方向。单篇课文中语文技能的教学,不可能做到“举三反一”,因为一篇课文中,很难会出现两个相同的例子。只有在语文单项知识中,比如我执教的《四素句》,能通过教师精心准备四素句,来精心教学。课文不能随意改动。因此,单篇课文里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只能通过“举一反一”来教学,也就是从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学习语文知识。
课文《献给您,敬爱的老师》重点描写了“我”和陈强向老师献礼的场面。这两个场面描写各成一个自然段,都细致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我充分利用了这两个自然段,依据皮连生教授总结归纳出“六步三段两分支” 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我结合《献给您,敬爱的老师》第二课时,具体谈谈如何在单篇课文中进行写作策略的教学。
1、复习回顾,告知目标
课一开始,我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两句简短的赞美老师的诗句作为开场白,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意识地激活学生自己心中已有的对老师的热爱与尊重之情。然后,我以简洁的语言复习课文内容,明确上节课学习重点——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紧接着,我顺水推舟,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一学,课文是如何写的,从而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的。
2、呈现例子,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由于《献给您,敬爱的老师》是一篇课文,无法用“举三反一”的方法,因此我大胆地尝试了“举一反一”的方法,即通过老师先精讲一个例子,再带领学生学习一个例子,最后学生自学一个例子,从而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语文高级技能的学习,学习水平达到理解。
(1)呈现例子1
话音刚落,我就双手捧着一支洁白无瑕的蜡烛,快步走到李老师面前,神情庄重地
说:“老师,您就像这支蜡烛一样纯洁、无私,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今天,我送老
师一支蜡烛,愿这支蜡烛永远陪伴您度过那一个个不平凡的夜晚。”说完,我恭敬地把
蜡烛献给老师。
这部分教学,我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先向学生提问:这段话写的是谁向老师献了什么礼?用这个问题再次激活学生上节课学习的课文知识。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这段话中写了“我”献礼时哪些具体表现,来表达“我”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学生听到问题后,似乎不太明白问题的意思,表现不出以往课堂上积极举手之貌。此时,老师不用惊慌,自己用“▲”标出段落中表示“我”献礼时动作的字,再让学生分析一下“我”具体是怎么做这个动作的,体会人物感情。比如,我标出“捧着”,直接向学生暗示:这个词写的“我”献礼时什么。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具备了“人物动作”的概念,一下子就能说出这是“我”献礼时的动作。于是,我顺水推舟,接着问:“我”是怎样捧着的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具体描写捧着的词“双手捧着”。我再继续提问:为什么?学生很容易说出原因,体会到“我”对老师的敬爱。老师精讲完一个具体的动作描写后,用“还具体写了‘我’献礼时的哪些动作呢?”学生自然而然地用刚才的方法,找出关键词,交流自己的体会。通过教学,学生不仅明白了作者主要描写了“我”献礼时具体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这部分教学结束时,需要老师总结出本课学习的写作策略,并呈现在黑板上。
(2)呈现例子2
接着,“捣蛋大王”陈强“登台”了,只见他手里紧紧握住一张纸,轻轻地走到讲
台。他低着头,脸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地抬起头看了看我们,又偷偷地望了望老师,说:
“老师,平时您总是为我做不好作业而发愁,总是为我调皮捣蛋而担忧。今天,我向您献
上一张我认真写的作业,来表达我做好作业的决心,请您接受。”
学生学习例子2的时候,已经有了学习例子1的基础。一开始,我仍旧提问:这段话写的是谁向老师献了什么礼?然后,我要求学生用上刚才学到的符号,在自己的课文上找一找,划一划,这段话写了陈强献礼时哪些具体表现,来表达陈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学生找出关键词,交流自己的体会。通过教学,学生也明白了作者主要描写了陈强献礼时具体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学生对写作策略学习得到巩固。
3、变式练习
课文中只出现了两个例子,那么这个第三个例子从何而来呢?课文里有一段略写其他队员献礼的内容,我利用利用这个缺口,自己再写一段献礼场面,让学生自学。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稳固的,科学的。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语文单项高级技能需要通过多次教学,学生才能掌握,而且其运用很难自动化。因此,靠一堂课的教学,就要让学生达到运用的水平,能自己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心理认知学的。因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没有设计让学生当场写的环节。
学习完上两个例子之后,我用“敬爱老师的何止“我”和陈强两个人啊,其他队员也怀揣着代表自己心意的礼物纷纷走上讲台。”这句话进行过渡,呈现例子3。
轮到“小花猫”钱伟献礼了。只见他迅速地拿出一张餐巾纸,使劲地擦了擦双手,
然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卡片,贴在胸前,快步来到老师面前,神情不安地说:“老师,
我想向您献上这世上最精致的贺卡,来祝您节日愉快。可是,我做了很久,也画了很久,
结果还是没有做好。请您原谅。”说着,他伤心地哭了。
我仍以问题“这段话写了钱伟献礼时哪些具体表现,来表达钱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贯穿这部分教学。学生在前两个例子学习的基础,自学这段话,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巩固本课写作策略的学习。
4、创设情景,进行迁移
课的最后,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总结课文内容,然后再次强调了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种写作方法,课后,让学生学一学这种写作方法,选取献礼的一幕写一写。要求:1. 先要想清楚,谁向老师献了什么礼,再想象他献礼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的。2. 要通过对这个人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具体描写,表达出他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这一环节的设计,并不是写作策略的运用,只是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知识的学习进行检测和评价。
(四)单篇课文中写作策略教学模式的特点
1、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无论是先前我所执教的《四素句》,还是执教的《献给您,敬爱的老师》都依据了皮教授的“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我将两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比较。
上面的表格清楚地向我们呈现了语文单项技能和语文单项高级技能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两种技能的教学都依据了“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前者教学过程似乎更加符合六个步骤,而后者的教学过程似乎与六步相差甚远。仔细分析,区别主要在于3、4、5步骤。原因是什么?《献给您,敬爱的老师》是单项高级技能的教学,也是一篇独立完整的课文教学。单项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用“举三反一”的方法,而单篇课文的教学只能“举一反一”。“六步”虽有区别,但认知的过程始终是“三段”,即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转化——知识的提取与运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单篇课文中写作策略的教学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2、 具有单篇课文“文”“道”不可分的特点
教语文难,教小学语文更难,这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不约而同发出的感叹。难,首先难在语文学科本身有着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语文目标不可能像数学或者其他学科的目标那样明确。其次,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特征,是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的本质属性。对语文学科的根本的学科性质也是语文界一直争论的话题,争论主要体现在对“文”“道”关系的认识及处理上。
叶圣陶先生在1959年11月的一封信中阐明了二者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道’与‘文’是不可割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不能离开语言这个工具。就一篇文章说,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文章不是不相关的字句凑成的,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章的,是用来记叙事实,阐明道理,抒发感情,讲述知识的,事实、道理、感情、知识是内容,而记叙、阐明、抒发、讲述必须凭借语言作为表现形式。读一篇文章,理解它的内容和理解它的语言文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写一篇文章,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也是分不开的。因此,无论说‘以道为主’‘以文为主’或者‘道与文并重’,都是把‘道’与‘文’割裂开来,既不符合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不可分割的客观实际,也不符合培养读写能力的教学实际。”
叶圣陶老先生的这段话,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难点——如何把握语文单篇课文里“文”和“道”的平衡点。我们随课文进行语文高级技能的教学不能只注重“文”,为了教知识,而摈弃课文里德“道”。究竟平衡点在哪里?我想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表现。单以《献给您,敬爱的老师》来说,“道”的体会更多地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虽然没有相同的献礼场面,但有着对老师感激之情的共鸣。因此,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赞美老师的诗句,读一读赞美老师的文章,或者动笔写一写感谢老师的事情。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再来学习课文,那么对课文中“我”与陈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老师在此基础上,在来提取课文写作上的特点,那么学生更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要写,不仅作者要这样写,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去写。单篇课文教学,不可忽略“文”“道”不可分的原则。
小学语文到底怎样教?在我看来,我们的研究只触及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有一点,我始终坚信不疑,教学目标清晰正确,才能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