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教案
发布时间:2012.05.25  浏览次数:6394

恐龙 (第二课时)

执教者:王静    执教年级:三年级(下)

【教学目标】

1.字词:会认6个生宇,会写10个词语。正确读写默“漫游、吊桥、脸型、凶猛、牙齿、匕首、谜团、望而生畏、展翅高飞”等词语,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内容理解:能说出课文写了哪几种恐龙,能概括不同恐龙的特点。

4.表达方法:

(1)、能说出作者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方法写出恐龙的外形特点。

(2)、能根据提供的图片,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上一两种方法写出恐龙的外形特点。

【任务分析】

目标1:认读与默写属于文字符号的记忆;词语解释主要涉及具体概念学习。前者的学习条件是重复练习,后者是联系上下文,从例子中学习。

目标2:感情朗读兼具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性质。学习条件:(1)具备朗读技能;(2)理解课文内容。

目标3:属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其学习条件是:(1)能读懂课文内容,对中心句、关键词有敏锐的感觉;(2)有一定概括能力。

目标4:属于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的运用。学习条件:(1)能找出描写恐龙种类及特点的句子。(2)具备“写事物要抓住特点”的知识。(3)具备“比喻,比较”等能突出事物特点”的知识。(4)具备语言描述、想象等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有些问题我们学了课文可以解决,有些可以在拓展阅读中找答案。

二、字词教学。

1、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交流一下大家字词的预习情况。

A容易读错的词:                                                               

B容易写错的词:                                                                

C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                                                          

老师归纳:

容易读错:沼泽 漫游 匕首 覆盖  亲戚 锋利  望而生畏  庞然大物

容易写错:漫游 脸型 望而生畏 牙齿 匕首 谜团

理解      漫游:随意游玩 

          望而生畏:畏:畏惧。 看见了就害怕

          庞然大物: 庞:大。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卵生: 

 

三、梳理课文内容

1. 出示要 求:(1)小声地读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朗读。边听边思考:读完说出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有的段落直接用中心句概括,有的找关键词说句子。

3.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两亿年前,地球上恐龙到处漫游)

第二小节写了什么?(恐龙种类很多,形态千奇百怪。)

第三小节(介绍了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

辨析:恐龙的亲戚,不是恐龙。恐龙是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鱼龙和翼龙分别是水中和空中的霸主,所以我们说他们是恐龙的亲戚。

翼龙:翼指的是什么?翅膀。翼龙就是——长翅膀的龙。

第四小节(恐龙吃什么)(恐龙的食性)

第五小节(恐龙是卵生的)

第六小节(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人类没有找到原因)

4.谁能根据每个段落的大意,用上“课文先写了……,再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的句式说出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呢?

预设:两亿多年前(告诉我们恐龙生活的年代久远)

   预设:那时地球上有大片沼泽,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告诉我们恐龙生活的环境)

预设: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告诉我们数量多,活动范围广)

你觉得恐龙生活的环境和当时他们的数量这么多,有没有联系?(环境是适合它生存的)

2、读好这一段。

 五、指导书写

齿:注意下面是个“人”。

匕:笔顺,撇,竖弯勾

六、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辨析组词 

慢-漫 

忆-亿

剑-箭

形-型 

迷-谜 

3、读课文。

板书:

20 恐龙

恐龙的种类

恐龙的亲戚

恐龙的食性

恐龙是卵生的

恐龙神秘消失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20课恐龙,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介绍了“恐龙生活的年代及环境”还有——

预设: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亲戚、恐龙的食性、恐龙是卵生的、恐龙神秘消失了。

2、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恐龙王国,认识种类繁多,形态千奇百怪的恐龙,看看作者是怎么把恐龙那千奇百怪的形态写出来的。

二、学习第二段 

1、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指名答: 

3、恐龙的种类很多,作者先后介绍了哪几种呢?

4、指名说:

 5,他们的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这里的千奇百怪是什么意思?(板书:千奇百怪)

6、师:那奇在哪里,怪在哪里。(圈奇怪二字),我们先来看看描写雷龙的句子。

6、谁来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为什么说雷龙的形态很奇怪? 

你能找到一个关键的词语吗?

生: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 板书:庞然大物)  (“庞然大物”显红)

师:谁来说说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 对,就是外表很大的东西。你能不能把词读好。

大到什么程度?

师:这里作者用我们熟悉的动物大象与雷龙作了比较,让我们知道雷龙有多重,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确实是个庞然大物。这样的方法就叫——师板:作比较;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师:老师再来考考你,这里拿什么和什么比?目的是什么?

师:大到什么程度,还从哪里看出来?

生: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这里作者将“雷龙的脚步声”比作了“雷鸣”,这种写法我们知道的,叫比喻。在这篇说明文里,这个方法就叫打比方。读“打比方”(板书:打比方)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预设:说明雷龙走路声音响。追问:仅仅是说明声音响吗?预设:是说明它大。

7、 作者将雷龙和六头大象作比较,突出雷龙真是个“庞然大物”;接着又将它“走路时发出的声音”比作了“雷鸣”,更进一步突出了雷龙的“大”。这样具体生动的语言,我们有必要好好朗读,记在心中。请同学练读这句话,读出雷龙“大”这个奇怪的特点。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2-3位读,教师点评。

8、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梁龙奇怪在哪里?出示梁龙图,梁龙在上,文字在下。谁来读句子。

梁龙什么特点?很长。(指着板书问!!!)(板:很长)

师:这里作者列了20多米这个数据,让我们确切地知道梁龙到底有多长的,这种方法还真有用,这就叫——列数据。读卡片。

师:看看作者还怎么写出梁龙的长?(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师:(梁龙,吊桥,文字出来)这里作者打了个比方,把什么比作什么?

   长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要比作移动的吊桥?

预设:梁龙走路的时候就像吊桥一样,摇摇晃晃,因为它的身体实在是太长了。

师:是啊作者打了个比方,把梁龙比作移动的吊桥。不仅写出了它的长,还让大家想象出它走路跟吊桥似的晃晃悠悠。多有趣,多奇怪呀。谁来把这句句子读好。

 9、小结学习过程:刚才我们认真学习了描写雷龙和梁龙的语句。我们首先通过学习,知道了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板书特点),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作者是怎么将这个特点写出来的,(板书:怎么写),这里作者就是用了“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的方法写出他们的特点的

 10、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刚才的方法,尝试自学描写“剑龙”和“三角龙”的句子。自己读读,想一想他们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

 谁来说,剑龙的特点:师:用上了什么方法?

齐读。评:我仿佛看到眼前一个大怪物走来了。

那三角龙呢?特点是——:脸上有三只大角。板书(长角)

师:用上了什么方法?预设:列数据。哪里列数据?每只角都有一米多长。

师: 是啊,一米长的三只角长在脸上,难怪任何动物看见了都要——望而生畏。

师评:这样奇特的恐龙,真是让我眼界大开啊。

 11、(PPT回到第二段)我们刚才重点学习了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先后列举了四种不同的恐龙,写出了他们的特点。其实像它们这样奇奇怪怪的恐龙还有很多,比如:出示镰刀龙、多刺甲龙、肿头龙图片。这些种恐龙都有各有各的奇怪,所以作者说恐龙的形态是——千奇百怪。(师板:红笔三角:千 百  )。作者在写的时候是先抓住了他们的特点(指板书),然后用了这里的方法(指板书),把他们的特点写具体了。我们来连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三四两段:

其实课文中还有两段文字也是这样先抓特点,再用上一定方法写的。一段是写了恐龙的亲戚,一段是写了食肉恐龙霸王龙。你们也和刚才一样自学一下34段。

师:鱼龙特点是什么?像鱼一样。会入水。怎么写的?跟海豚作比较。

翼龙特点?能展翅高飞。怎么写的?打比方,像一架飞机。

霸王龙特点? 凶猛。怎么写的?打比方,说它的牙齿像锋利的匕首。

为什么介绍霸王龙的时候一定要提一下它的牙齿呢?

正因为它是食肉的动物,所以它牙齿很锋利,作者就紧紧抓住了牙齿的特点写出了它的凶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写一种恐龙:

1、课文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种恐龙了,大家再来看看这位恐龙家族的成员,出示图片 镰刀龙仔细观察,先要想想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然后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写这个特点。

镰刀龙

多刺甲龙。

肿头龙: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恐龙,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关于恐龙的资料都是科学家通过恐龙的化石和其他相关的资料推测的。主宰了地球一亿多年的恐龙,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消失了,这是个至今没有解开的谜团。今天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恐龙世界的大门,只要我们不断研究,也许解开恐龙消失之谜的就是你。

   

附课文

                               恐龙

   大约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那时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潜入水中寻找食物;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

  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恐龙是卵生的。恐龙蛋的外壳十分坚硬。小恐龙破壳而出以后,会得到大恐龙的细心照看,直到它们自己能够找食物为止。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人类至今尚未解开这个谜团。

 

附:关于鱼龙和翼龙是不是恐龙的资料

随着恐龙化石的大量发现及其研究的深入,恐龙的含义已有质的变化。这个最本质的变化就是:恐龙不仅是已灭绝的、巨大的远古爬行动物,而且是能直立行走的远古爬行动物。有些远古的爬行动物,比如与恐龙同时代的翼龙、鱼龙、蛇颈龙等,也是巨大而已经灭绝的动物。但它们不能用两条或四条腿在陆地上行走,所以它们不是恐龙。爬行动物有的是匍匐前进的,走路时腹部紧贴着地面,四肢的着力支撑点在身体的两侧,如现今的龟、鳄等;有的走路时身体稍微离开地面,但只能走很短的路,如一种名为龙派克鳄的古代鳄鱼,以及现代某些鳄;另外就是像恐龙一样能在生物进化史上最成功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3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已灭绝的一类陆生爬行动物。(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国恐龙》作者:甄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