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window for foreign teachers
波特兰工作月志7
发布时间:2013.04.27  浏览次数:4743

(六)点滴反思和心得1

                         ——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要灵活

    在波特兰,路边的花开叶落悄悄的告诉你季节的更替。争相开放的花朵,耳边传来鸣叫的小鸟,不经意间脚旁飞奔而过的小松鼠……波特兰终于迎来了春天。

    在波特兰已经有7个月了,在这7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也积累了许多对外中文的教学经验。在每天与家长沟通和邮件往来中,我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语音语调突飞猛进。

    在一周的教学过程中,我共有10位学生分成5组,学习韵语识字教材。这5组学生,年龄不同,中文水平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的接受能力各异。在教学中,虽然教材相同,同为韵语识字教材。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而有所不同。起初,我在刚接触这5组学生的时候,根据在学校学到的韵语识字的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一篇课文三课时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游戏大同小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也通过反思,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

    韵语识字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但是,同时对于美国学生或美国生长的华裔学生的中文表达和交流能力上的提高是比较欠缺的,有局限性的,时间一长,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有些学生很明显地表现出“不会说话”。如何在教学生认字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呢?毕竟,家长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用中文进行表达,成为与他人交际的语言工具。我和天桥的其他老师也一直为这个问题进行多次探讨。一致认为教学只停留在帮助学生识字上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将学生的识字与平时的日常表达和语言交流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到这些字。而可能接下来,更多的教学重点要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J和K是兄弟俩,父母是香港人,在家更多的是讲英语和粤语,缺乏一个中文交流的环境。但是,兄弟俩学习时非常认真,很有上进心。母亲会说一点中文,在家会帮助其进行简单的辅导。这对兄弟,没有一个良好的中文环境,因此在识字的过程中有两个很大的问题,一个是字的准确发音,其二是记忆与理解上比较困难,记忆起来比较慢。针对于兄弟俩的情况,在拼一拼和读一读的环节中,我更着重于正音。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准确,同时要让他们反复的听读,我示范,他们跟读,兄弟俩齐读,我帮助纠正。这样要反复练习几遍,特别是他们俩的一些很顽固的读音、咬字错误,我会及时的纠正,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中,力求让J和K把每一个字都读准确。在背一背的环节。对于J和K而言,首先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才能有利于更好的记忆。逐句的解释,逐词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我在解释的过程中,还会及时的检测、问答,看一看他们是否都完全能够记住并理解。因为,我发现他们遗忘的很快。第一句话记住了、理解了,等学完第二句话,再回过来巩固的时候,他们又忘记了。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帮助他们记忆,也可以把词放到句子中或者一个日常的对话中。这样对于词的理解,就不会仅限于课文中的句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将学到的词运用起来。随后进入认一认的环节。从定位识字到移位认字,整个过程要比其他的四组稍微慢一些。因此,对于J和K这一组的学习,我常常会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成四课时。学就要学得扎实。在认字的“漫长”过程中,有趣的游戏,甚至是一些竞争性的比赛,更能激励兄弟俩积极的学习。在进行竞争性的比赛的过程中,我会更关注弟弟K。因为,毕竟哥哥要比弟弟大两岁,在理解和记忆上都略胜一筹。因此,我有时候会故意“放水”,多多鼓励表扬K,让他尝到通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其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当然,这样的“放水”,我也会注意安抚哥哥,因为J很大度,有时候一点“失利”,反而会让他学习起来更认真,投入更多。哥俩的妈妈希望他们能够每次都有写字的回家作业,因此,我会适度的布置,同时第二次来还会进行默写。J和K最喜欢默写,因为积累了三次100分,我都会发奖品给他们。所以,他们每次回家都认真的复习。虽然,J和K在识字的过程中要比其他组的孩子慢一些,但是,在写字上是写得最好的。这一点与他们自身的努力分不开。考虑到J和K哥俩平时说中文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在每天上课的前5分钟,我都会跟他们聊天,做一些简单的日常交流。增加这一环节,是因为,在接触他们的一个月后,我发现一些简单的日常交流,他们听不懂,不知道如何回答。比如,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喜欢什么动物?类似于这样简单的问题,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也是韵语识字教材所不能帮助学生提高的地方。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每一个月都会问一些类似的问题,和他们交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也会利用出现的一些词,放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跟兄弟俩模拟一段日常的对话。逐渐的,兄弟俩的交流能力提高了不少。

    A和E一组,是五组孩子中,最聪明,学习能力最强的。对于他们俩来说,一篇课文的学习两课时绰绰有余。因此,对于他们俩,我在教学中会做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对于课文中的词,进行灵活运用,让他们组词、造句、编对话等等。比如,当我们学习课文“做游戏”时。我会拓展中国的孩子们都会玩哪些游戏?我们也在课堂上来玩一玩。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同时,我让他们给我介绍美国孩子中流行的游戏。通过介绍,提高他们的中文表达能力。A和E学习得比较快,学习能力很强。因此,我会在第三课时加入韵语识字配套练习册的练习和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对于A和E这样吸收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老师就要尽量的给予他们更多的“养分”,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M,C和N,是我最“头疼”的一组。三个女孩一台戏。这三个女孩子性格各异,很有主见,且都有一些小“脾气”。在教学中,我还要注意处理她们之间会产生的小摩擦,及时“灭火”。在教学方法中,我更多的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给她们一个任务,让她们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三个女孩子中,C聪明,最有想法,传统的认字游戏,完全满足不了她。她会奇思妙想出一些新游戏。对于她提出的想法,我会给予肯定,再进行一定的改良变成更适于帮助她们提高认字的游戏。比如,现今最常用的游戏是打乱课文中所有的字卡,由三个女孩子重新将它们组合成一篇新的课文。她们在编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其他的字、词,让课文更通顺。这样的活动方式,首先是合作式的,三个女孩要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其次,在整个编课文的过程,她们对于原课文中的字在有目的的识记。有忘记的,会主动来问老师,而不是老师“逼”着她们记住。N虽然是三个人中最小的,但是记忆力很好。而M是三个女孩中相对而言比较弱的。虽然,她的妈妈在家也教他中文,给她很多的中文作业。M自己也觉得自己认识很多字,自己非常厉害。但是,事实上,每一次上课,她认字是最慢的,而且总是记不住。对于,她这样的情况,我会多给与她肯定性的表扬、鼓励。另外,M的自尊心极强,相较于我单独给她“辅导”,来自同伴的帮助会让她感觉更舒服。特别是来自她好朋友C的帮助。在每次检测各自认字情况的过程中,我会让C帮助她,在她有字忘记的时候,给她一些提示。M,C和N,三个小女生,适当的竞争性的比赛,对她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所帮助。比如,“三部曲”——认字、组词、造句。比一比谁说的最快,说的最好。这样的学习过程,也能促进三个人互相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周日的E是一个人上课。她认字的速度很快,记忆力非常好。对于她来说,一篇课文也只需要两课时。而她的问题,就在于字的读音上,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更注重正音。在教学中,我也会给予E一定的拓展。而针对于E,我更多的是让她造句。因为,E很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在说的过程中会常常出现一些病句。因此,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目的是帮助她帮句子说准确,能够更好的进行表达。

    五组学习韵语识字教材中,年龄最小的是Y和L一组,两个可爱的四岁男孩。Y文静、腼腆,而L活泼,这样的组合很妙。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互补,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Y在家里基本上和父母都是中文交流,因此中文说的比较好。而L基本上都用英语交流。所以,在认字的过程中,Y学得快。但是,L记忆力很好。我常常让Y当小老师帮助L。在不断的磨合和相处的过程中,L学得越来越好,认字认得越来越快,记得又扎实。而Y变得越来越活泼,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有趣新颖,活动性更强的游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认字。比如,我会将跳房子、抢板凳这样传统的中国游戏和认字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动起来。但是,在1个小时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动静结合,要适度。对于四岁的孩子,课文只能作浅层次的理解,不能够像其他几组的孩子一样也让他们造句,这样是行不通的。对于一些高频词的理解,我通常会让他们画画。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摸索,我在不断的调整,逐渐的寻找更适于不同孩子的教学方法。虽然教材内容相同,但是要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中文,喜欢上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