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这一承载荣耀与深情的时刻,实小学子怀着憧憬奔赴东方之珠,开启暑期研学之旅。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将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蝶变,在学习中解锁香港的过去与未来,触摸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连的炽热温度。是日傍晚,暮色为维多利亚港镀上一层金辉,孩子们漫步尖沙咀星光大道,海风携着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拂过发梢。
01
【解码・城市魅力】
7月2日上午,我们的孩子踏入香港科学馆,在互动展品前驻足钻研,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化作亲手实践的惊喜。
移步历史博物馆,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与复原场景,追溯香港从渔村到国际都市的百年蜕变。
午后来到太平山,在半山腰的香港警队博物馆中,孩子们认真聆听香港警务体系的发展历程,观摩警用装备演变,感悟守护城市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随后登上山顶俯瞰香港全景,孩子们指着远方的建筑地标热烈讨论,让研学中的观察与思变成奇妙的时空呼应。
02
【解码・友谊算法】
第三天,我们的孩子走进中华基督教会基慧小学(马湾),开启跨地域学习交流。
友好学校的师生以热烈掌声相迎,两地少年在校园参观中彼此熟稔,花式跳绳的跃动身影与集体运动的欢笑声交织成趣。
在 STEAM 工作坊里,他们用 3D 建模绘制“港苏友谊”主题卡牌,镭射激光打印的微光映照着协作共创的专注神情;
实小学子一曲《梨园英秀》京剧表演惊艳全场,水袖翻转间传递国粹魅力。
离别时分,互赠心意礼物的温度、笔记本上的寄语签名与不舍的拥抱,让跨越山海的少年情谊在马湾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03
【解码・成长星空】
午后,研学队伍先后探访香港挪亚方舟主题公园与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在方舟园区,孩子们通过实景模拟学习野外钻木取火、庇护所的搭建等生存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
航天基地内,嫦娥探月模型、太空实验展区让少年们沉浸式感受中国航天的磅礴力量,指尖触碰互动屏幕时,对宇宙的好奇与对祖国科技的自豪悄然萌芽。
而后,孩子们漫步紫荆广场,青铜雕塑紫荆花折射着回归的荣光。
晚间的学习小组活动里,这三天的思考和收获都化作研学手册上的思辨文字,勾勒出研学旅程中独特的成长印记。
【感想】
曹李源:你要写香港就不能只写香港,要写维多利亚港的海风轻抚面颊,写绸缎般的黄昏为港湾镀上金边,还要写海浪中自由航行的船只。在香港回归祖国 28 周年之际,这一幕幕风景让我的心情如潮水般激动澎湃。
姚妙嘉:在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我深深感受到杨利伟、翟志刚等无数航天人以青春为燃料、用坚持点燃未来希望的精神,他们在科技的浩瀚宇宙中,亲手镌刻下闪耀的中国印记。
俞汶辰:在学习小组活动中,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攻克了研学手册上的一个个难题,在合作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刘令仪:在友好学校的 STEAM 工作坊里,我参与制作了 "苏港友谊" 主题卡牌,特意在左下角设计了一颗炙热的爱心。它不仅是我和香港小伙伴友情的见证,更像一条温暖的纽带,串联起苏州与香港两地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