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window for foreign teachers
汶莱华文输出项目系列(七)——汶中幼园教师校内进修,过坚老师做“幼小衔接教学”交流
发布时间:2012.12.24  浏览次数:5111

汶莱华文输出项目系列(七)

2012年11月22日,汶莱三媒体《联合早报》、《星洲日报》、《诗华日报》报道我校特派专家过坚老师在汶中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教学”交流,使该校幼儿园教师不出校门,在校内体验了一次进修,以下是报道全文:

 

汶中幼园教师校内进修,过坚老师做“幼小衔接教学”交流

(本报斯市20讯)今年11月17日,汶莱中华中学小学“图式五步识字”课程专家过坚老师到汶中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教学交流。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得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经历各种巨大压力,出现较大困难。因此,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沈曼玲助理校长清醒地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此前已经邀请过坚老师跟幼儿园华文老师进行过几次识字教学的培训。

此次,过坚老师与幼儿园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小幼衔接的交流:

(一)幼儿园大班华文课渗透“图式五步识字”教学理念,提高幼儿识字效率。

过坚老师以给全体幼儿园小朋友上的衔接课为例,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讲解了“图式五步识字”高效科学识字的原理,指导老师们在日常华文教学中,教儿歌等短小课文时可以运用“图式五步识字”的教学方法,开始渗透“板块记忆、定位联想”的识字方法,为幼儿进入一年级的华文识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大班教学吸纳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常规管理方法,维持良好教学秩序。

过坚老师跟老师交流了一年级入学教育的内容,学生知道自己的班级名称,练习写自己的中文,知道上课不可以玩耍、吃东西,下课要上厕所喝水等等。一年级华文课堂上还有一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指令,老师饶有兴致地跟着过坚老师对读。例如:老师说“谁的眼睛看老师?”,学生回答“我的眼睛看老师。”幼儿在大班就了解这些课堂常规,进入一年级就能迅速适应。

(三)幼儿园大班教学引入一年级教学的竞赛表扬机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过坚老师介绍了“图式五步识字”教学中开展的各种学习竞赛与表扬激励学生的方法。例如:进行“唐老鸭”组、“米老鼠”组的团队比赛,进行谁的红花最多的个人竞赛,评选“识字冠军”“识字大王”等。

(四)幼儿园大班适当引入小学一年级教学内容,为学生一年级的学习做铺垫。

过坚老师感谢大班老师对小幼衔接工作的配合与支持,请老师们可以在完成大班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小朋友读一读、背一背一年级第一单元的识字课文。老师们还可以请家长将一年级华文课文录音复制带回家,让孩子像听音乐那样听听课文录音。学生进入一年级学习到已经听过、朗读过的识字课文时,会倍感亲切,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大增。

汶中许月兰认为,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合作,长抓不懈,从而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图式五步识字”课程专家过坚老师(左)与汶中幼教们分享课程

过坚老师(左)与汶中幼教们在研究课程教学内容

过坚老师(左)在培训汶中幼教

过坚老师回答汶中幼儿园小朋友的提问

过坚老师为汶中幼儿园小朋友上华文课

媒体相关报道1

媒体相关报道2

媒体相关报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