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陈凉——用心体会,真情理解
发布时间:2017.06.27  浏览次数:3812

 

陈凉,现在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工作,担任信息中心副主任一职,任教六年级数学。从教十五年整,他爱岗敬业,有大局观,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踏实肯干,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心系学校,心系学生,教学相长

陈凉老师有大局意识,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刚成立的用人之际,主动加入相城校区工作,克服路途的遥远,那努力实干的6年,不说平时教育教学有多忙碌多认真,光晚自修他就干得特别出彩。近4小时却不觉得漫长,反倒感觉紧张而充实。他认真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组织体育锻炼和课后补习辅导。特别是连教几年低年级时,能根据学生住校、缺乏家长辅导的实际情况,经常制作一些简易学具,领着孩子们或是朗读、或是用学具训练技能,又或是在进行个别辅导……回到市实小本部任教后,也经常充当“救火队员”承担下额外的教学任务,从来没有半点怨言,只是默默地做好每件事。

上下讲台1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业务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被评为学校“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后,又先后获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市区组)一等奖和苏州大市一等奖等佳绩。而在师德修养等方面也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曾获党员承诺活动先进个人、教育集团年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师德先进等荣誉称号。

(二)课程整合,小试牛刀,成绩斐然

正值课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号角双双在全国吹响之际,刚站上讲台的陈老师就成为学校信息网络与课程整合实验团队的技术达人。每每要将巧妙的教学设计转化为信息技术呈现时,他总能会与大家一道研究技术,寻求突破。早已习惯了挑灯到天明地写程序代码和做课件的节奏。2003年,去到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深圳,在南山实验学校参与了为期半年的“浸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种子才真正开始生根、发芽。2004年有幸与莫老师带着学校团队成果在南宁的“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比”中斩获二等奖。随后他自己在信息与课程整合方面也获得了佳绩:江苏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市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微课”设计制作一等奖,2009年还被授予了苏州市区首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的称号。

(三)课题实验,先行先试,初偿甜头

在苏州市教育“2015信息年”,在理论专家、技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的帮助下,学校引入了SAKAI学习平台,陈凉老师主动参与其中,与当时任教的五(5)班同学一道先行先试,研究学习平台的建设应该是怎样的,在线学习又应该是怎样的,有了在线学习后的课堂教学又该是怎样的。在校没时间,就将其带入下班时间,每天下班堵车路上就开始构思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内容组织,学习什么内容,用怎样的形式,如何与学生互动等,到家基本到6点,抢完一顿晚饭就坐到电脑前开始学习平台研究与实践。先把路上的构思做成PPT,用录屏软件做成微视频,传到学习平台上,按一定的思维结构组织成在线课程,开始与同学们互动。等到采集下学生反馈的数据,基本上已是10点以后了,才能开始对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作针对性的调整。每晚临睡了,还得翻看QQ、微信,与专家交流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到睁不开眼了才罢休,而第二天天一亮,这一切就又一次次的循环开来。经常有家长说“孩子们,都喜欢让陈老师的课。每晚都等着他的召唤‘小鬼们,上线啦……’”。后来,有几位专家们也戏称“我们都被他感染成夜猫子了”。

(四)管理工作,亲力亲为,管出成效

在忙碌的教学之余,凭借着他对信息化的热情接下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信息化建设与网络管理运维等。仅凭对信息、网络的一点粗浅认识,就要管好这一大家子,真是为难。为了能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生怕出点意外,他总是把预防的事情做在前面。每天都晚走一些,几乎每周都利用双休时间更多地关心设备运行状况,经常见到他在机房、弱电间之间穿梭。记得2014年秋,正值学校接入网络的升级改造,学校校园网络也要按城域网IP规划要求进行重新架构,为了方便日后运维,把原本可直接甩给设备厂商的工作揽在自己手里,利用国庆假期对早已摸清的网络再次反复确认、明确改造要求,与厂商工程师一道完成了网络改造工作。从早8点到晚10点,对网络调整的方案,细致到每条设置指令都与工程师一一确认,不光确保设置的正确,还从中学到了设备的具体设置与管理,为后续出现故障时能快速应对提供可能。事实上,信息系统偶尔一出现问题,在陈老师的及时处置下能很快恢复,极少影响工作。

平时,陈老师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面对信息化管理中的各种困难,总能主动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经反复尝试与探索,还利用网上免费资源,搭建起了校园网站的安全过滤、校园网络畅通与否的实时监测、为各部门开发WEB小程序方便其日常工作……为校园网络安全保驾护航,为大家提供信息化便利。

(五)永不知足,自我提升,展望未来

教育信息化在不断推进,教育领域里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却是不争的现实,而对于一所小学更是如此。他看到了这个现实困难,在保证平时学科教学工作外,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研究中去。首先通过成人高考并顺利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随后在学校毛遂自荐加入到信息中心的管理工作中去,经常查阅资料、翻看手册,在信息化工作中摸爬滚打,在为学校信息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最近,又利用暑期时间认真备考,并成功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软件学院,每周一次往返于苏沪两地,开始攻读软件工程硕士,为后续的学校信息化继续添砖加瓦。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永不停歇,陈老师也继续快马加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