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启事(民办编制)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下属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 2015年教师招聘启事 一、前言: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以百年名校——苏州市实验小学校为核心组建而成。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创办于1905年,是中国近代建立最早的实施现代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示范实验小学。进入新世纪以来,它率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率先建立了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率先建立了小学教育集团;率先进行了教育质量管理认证并出版专著;率先在国外联合办学。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深受社会推崇,在全国范围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依托名校优势,以实现一流的办学规模、一流的办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为发展目标,积极建构以苏州为基地,跨地区、跨国界发展教育的全新格局,积极打造苏州教育的国际、国内品牌形象。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开放式办学、集约化管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建代表苏州形象的现代化、国际化、人本化的一流教育品牌。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成员单位有: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吴江明珠学校(初中、小学)、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苏州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吴江明珠幼儿园等。 目前,集团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迫切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学校,共谋发展,共创佳绩。各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才俊,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不仅能为你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遇,更有多种多样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每年还有数十名教师参加国外各种学习培训。我们将竭力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成长,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您选择基础教育,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是您最好的选择。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并肩,共同成就我们的教育梦! 二、招聘计划: 1、招聘学校: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下属民办学校、幼儿园: 民办学校——吴江明珠学校(初中、小学)、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 民办幼儿园——吴江明珠幼儿园、苏州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 2、招聘岗位: 岗位名称 专业 学历 人数 初中语文教师 汉语言文学 本科及以上 2 初中数学教师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及以上 2 初中英语教师 英语类 本科及以上 2 初中政治教师 社会政治类 本科及以上 1 初中历史教师 历史类 本科及以上 1 初中地理教师 地理类 本科及以上 1 初中生物教师 生化类 本科及以上 1 初中体育教师 体育学类 本科及以上 1 初中音乐教师 音乐类 本科及以上 1 小学语文教师 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 本科及以上 11 小学数学教师 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 本科及以上 4 小学英语教师 英语类 本科及以上 4 小学体育教师 体育学类 本科及以上 3 小学音乐教师 音乐类 本科及以上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计算机类、教育信息技术 本科及以上 1 幼儿园教师 幼儿教育 大专及以上 5 合计 42 3、岗位要求: (1)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顾全大局,愿意服从集团工作调配。 (2)专业对口;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幼教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提供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心理学证明);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的普通话等级为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学科教师的普通话等级为二级乙等及以上。 (3)在职应聘者:须业务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在40周岁以下;至少有3年及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4)有以下情况的在职应聘者,若面试考核成绩优秀,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优先录取: 校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 赛课获市区级及以上一等奖; 能胜任双语教学; 有1年以上国外正规学校或国内寄宿制实行双语教学的外国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有任2年以上教导处副主任以上教学管理职务。 (5)没有户籍限制。 三、报考须知: 1、投送材料: 应聘者于即日起,将详细的简历材料寄至苏州市实验小学,或送至苏州市实验小学传达室。 ①简历材料须包含如下内容:准确的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外地手机号码请在手机号码前加0);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或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心理学证明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普通话等级证书复印件;职称证书复印件;荣誉称号、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其它相关资格证的复印件;清晰正面彩照;另须详细描述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能力特长等。(材料恕不退还) ②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未工作毕业生还须提供:就业推荐表复印件、就业协议书复印件、成绩单复印件。 2、考核程序: (1)考核组审查应聘者简历资料,按1:2—1:5的比例筛选出符合条件者,给予面试考核资格,电话或短信通知本人。 (2)具体考核安排: ①初试考核内容: 初中、小学教师——综合面试、说课、英语口语、学科能力测试(语数英学科,非语数英学科为技能测试)。 幼儿园教师——综合问答、专业说课、才艺展示。 ②复试考核内容:实际课堂教学。 ③录用签约:按初试和复试总分高低,择优录取。 (3)考核地点:苏州市实验小学本部(苏州端文路1号,人民桥南堍,南门苏纶场家乐福南边) 3、相关说明: (1)本启事所招聘教师为民办编制教师,与事业编制教师同工同酬,在工资奖金、考核评比、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和公办教师同等待遇。 (2)本启事招聘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的在职教师,由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自主考核。 (3)本启事招聘的民办编制教师,在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养老社保外,还将在相关协议约定下,享受“按工作年限的补充养老金”、“子女就读集团下属学校”、“学历进修补贴”等待遇。 四、联系方式: 1、通讯地址:苏州市端文路1号(人民桥南堍,苏纶场家乐福南)邮政编码:215007 2、联系人:教师发展中心 陆老师 0512-65192801 65195784—8080 集团人力资源中心 费老师 13915542005 3、招聘学校地址: 吴江明珠学校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江陵西路1888号(0512-63133800) 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 苏州市相城区春申湖中路采莲路1268号(0512-65754557) 吴江明珠幼儿园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江陵西路1888号(0512-63133800) 苏州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 苏州市吴中西路898号(0512-68552885) 4、招聘学校网址: 吴江明珠学校 www.wjmz.org/site/Article 苏州相城实验小学校 xees.suzhou.edu.cn 吴江明珠幼儿园 www.wjmz.org/site/yry 苏州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 www.clxcyey.51yey.com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 2014年11月7日
2014-11-07
教育更温度 人民更实惠
教育更温度 人民更实惠 作者: 来源:苏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5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回眸2018年,苏州市教育局坚持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评价所有教职员工、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以“更好的教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展望2019年,每一份希望与憧憬,都是斗志昂扬,步伐坚定。“2019年,苏州教育系统将努力让全市学生就读更多好学校,遇到更多好老师,发展更多好素养,享有更多好服务。”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张曙表示。 聚焦教育民生工程 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让学生就读更多好学校 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并日益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是否优先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办一所“好学校”是全市人民的夙愿,苏州教育部门将致力于让学生就读更多好学校。 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科学方法论,真正抓在点子上,抓到关键处。为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教育局坚持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扣苏州城市总体规划(2035)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编制任务,健全配套制度,多措并举保障教育用地,推进规划建设高质量;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进一步优化中小幼学校的设点布局,确保配套校舍园舍同步规划、同步建造、同步交付使用,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全面形成均衡协调、供给充分的教育新布局。 据了解,2019年,苏州将加大新建改扩建学校力度,计划在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所,新增学位4.8万个,不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科学调整普职比例,增加高中阶段招生指标;全面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推动每个县区都成立名校领先的集团化办学联合体,更多孩子享受名校名师优质教育;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实践“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发展“入学即入职,入职即入学”的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切实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把一个个摸得着、看得见的真实改变生动写在百姓心中。 聚焦教师优质发展 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让学生遇到更多好老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兴国必先强师。只有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才能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舒心施教、热心爱教,在三尺讲台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让学生遇到更多好老师,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定位大局,精准发展,确保立德树人的成效经得起检验。”张曙说,多下功夫,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痛点”,进行靶向治疗,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一个人拥有好老师,是一生的幸福;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骄傲;一座城市拥有好老师,便充满活力和希望。教育局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优化教师招考聘制度,加大备案制、年金制等教师招聘管理办法探索力度,持续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精准奖励力度,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着力破解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瓶颈,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弘扬高尚师德师风,继续倡导“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努力探索新时代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师德规范长效机制,引导全体教师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不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交流、激励”四大环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促进校长专业化建设,完善教师流动机制,推动名优教师交流常态化,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均衡优化;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努力营造教育家成长的环境,着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使教育人才成为苏州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品牌,教育人才优势成为苏州教育现代化最突出的优势。 聚焦深化素质教育 确保每个孩子都掌握个性化技能 ——让学生发展更多好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为政贵在行,服务重在实。苏州教育将持续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严格规范素质教育相关规则制度,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留白”教育,办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全面成长的教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为师生解难事,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真正得到实惠。教育不是简单的一纸成绩,深化素质教育,必须更加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9年4月,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将在苏州精彩上演,让苏州学子登上全国艺术舞台中心。这场视听盛宴,既是对苏州素质教育的肯定,也是对学生提升自身素养的肯定。同时也将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着力构建课程、文化、活动、协同、管理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持续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完善家庭教育课程建设体系,成立学科德育名师工作室,让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家庭教育服务惠及苏城百万家庭,让学生品行更端正、体质更健康、情操更高尚、素养更全面。 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 ——让学生享有更多好服务 用更好的教育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更是一个响亮的教育号令,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向往与期盼,苏州市教育工作者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如何化解?放学后没有人管如何解决?如何防止各种补习班泛滥成灾?从大班额问题到择校难题,从探索集团化办学到破解苏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到深化教育人才改革,教育局面对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迎难而上,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 ——推进一场“全市教育大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从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卓越提升、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便民服务等方面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对新时代苏州教育发展作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编制两个教育规划。编好《苏州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苏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以优质高教资源提升城市能级。 ——实施好三项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缓解苏州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消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努力解决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的“三点半”难题;推动线上教育中心大市覆盖,提供全名师、全学段、全学科、全过程、全免费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和答疑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线上追随名师学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获得感。 ——构建四个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构建基层党建长效机制,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构建集团化办学长效机制,扩大名校名师辐射范围,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构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校外培训走上规范化轨道,维护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的合法权益;构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打造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的校园安防网络,营造快乐健康、优质和谐的教育发展生态,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苏州人民。 改革不停顿,思想不止步。教育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工作,关乎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力求学校成功、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张曙表示,下一步苏州将持续完善各项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注重质量,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2020-01-10
学习路上 | 教育部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导读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部要求,要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招聘、聘用、考核等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对于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要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 准则都有哪些内容?如何学习贯彻?一起来看看吧……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 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以下准则。 1 坚定政治方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 自觉爱国守法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3 传播优秀文化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4 潜心教书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 关心爱护学生 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歧视、侮辱学生,严禁虐待、伤害学生。 6 加强安全防范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防范事故风险;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7 坚持言行雅正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8 秉持公平诚信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9 坚守廉洁自律 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10 规范从教行为 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 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以下准则。 1坚定政治方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保教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自觉爱国守法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3传播优秀文化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保教活动、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4潜心培幼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爱岗敬业,细致耐心;不得在工作期间玩忽职守、消极怠工,或空岗、未经批准找人替班,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兼职兼薪。 5加强安全防范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幼儿安全,防范事故风险;不得在保教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幼儿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6关心爱护幼儿 呵护幼儿健康,保障快乐成长;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不得歧视、侮辱幼儿,严禁猥亵、虐待、伤害幼儿。 7遵循幼教规律 循序渐进,寓教于乐;不得采用学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8秉持公平诚信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入园招生、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9坚守廉洁自律 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幼儿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推销幼儿读物、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10规范保教行为 尊重幼儿权益,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幼儿参加以营利为目的的表演、竞赛等活动,或泄露幼儿与家长的信息。 新时代高校教师 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以下准则。 01 坚定政治方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02 自觉爱国守法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03 传播优秀文化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04 潜心教书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05 关心爱护学生 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06 坚持言行雅正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07 遵守学术规范 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08 秉持公平诚信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09 坚守廉洁自律 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10 积极奉献社会 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树立正确义利观;不得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如何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 如何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 1 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高度肯定,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但是,也有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 2 立即部署扎实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 各地各校要立即行动,结合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准则的学习贯彻。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进行细化,制定具体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提高针对性、操作性。要做好宣传解读,坚持全覆盖、无死角,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做到人人应知应做、必知必做,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 3 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 要把好教师入口关,在教师招聘、引进时组织开展准则的宣讲,确保每位新入职教师知准则、守底线。要将准则要求体现在教师聘用、聘任合同中,明确有关责任。要强化考核,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师德考核,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改进师德考核方式方法,避免形式化、随意化。完善师德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科学性、实效性。 4 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 各地各校要按照准则及相应的处理指导意见、处理办法要求,严格举报受理和违规查处。对于发生准则中禁止行为的,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对于有虐待、猥亵、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要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追回相关奖金,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要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机制,对师德违规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等失职失责问题,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肃追究责任。
2018-12-11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第三条 党支部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党章,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坚持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严肃党的纪律,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机活力。 (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第二章 组织设置 第四条 党支部设置一般以单位、区域为主,以单独组建为主要方式。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 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 第五条 结合实际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规模较大、跨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 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 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程、工作项目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 流动党员较多,工作地或者居住地相对固定集中,应当由流出地党组织商流入地党组织,依托园区、商会、行业协会、驻外地办事机构等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 第六条 党支部的成立,一般由基层单位提出申请,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并批复,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基层党委审批同意后,基层单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会或者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批复和选举结果由基层党委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委可以直接作出在基层单位成立党支部的决定。 第七条 对因党员人数或者所在单位、区域等发生变化,不再符合设立条件的党支部,上级党组织应当及时予以调整或者撤销。 党支部的调整和撤销,一般由党支部报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批准,也可以由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直接作出决定,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第八条 为执行某项任务临时组建的机构,党员组织关系不转接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成立临时党支部。 临时党支部主要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等,一般不发展党员、处分处置党员,不收缴党费,不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和进行换届。 临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由批准其成立的党组织指定。 临时组建的机构撤销后,临时党支部自然撤销。 第三章 基本任务 第九条 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 (一)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及本党支部的决议。讨论决定或者参与决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要事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群众,努力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突出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关怀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依规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了解群众诉求,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群团组织,支持它们依照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五)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发展政治品质纯洁的党员。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 (六)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七)实事求是对党的建设、党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重要情况。教育党员、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八)按照规定,向党员、群众通报党的工作情况,公开党内有关事务。 第十条 不同领域党支部结合实际,分别承担各自不同的重点任务: (一)村党支部,全面领导隶属本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领导村级治理,建设和谐美丽乡村。贫困村党支部应当动员和带领群众,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社区党支部,全面领导隶属本社区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围绕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开展工作,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整合辖区资源,服务社区群众、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好家园。 (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按规定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服务改革发展、凝聚职工群众、建设企业文化,创造一流业绩。 (四)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 (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支部,引导和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依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建设企业先进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社会组织中的党支部,引导和监督社会组织依法执业、诚信从业,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增强政治认同,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 (七)事业单位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参与重要决策,服务人才成长,促进事业发展。事业单位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党支部,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 (八)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支部,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发挥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作用,协助本部门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 (九)流动党员党支部,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政治学习,过好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评议,引导党员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充分发挥作用。对组织关系不在本党支部的流动党员民主评议等情况,应当通报其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 (十)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党员实际情况,组织参加学习,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意见建议,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作用。 第四章 工作机制 第十一条 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 党支部党员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村、社区重要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党支部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第十二条 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等。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可进行。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一般应当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 第十三条 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并设立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 党小组主要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 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第十四条 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委托副书记或者委员召集并主持。党小组会由党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 第五章 组织生活 第十五条 党支部应当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经常、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或者党小组组织生活。 第十六条 党支部应当组织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三会一课”应当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 党课应当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 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开展前,党支部应当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后,应当抓好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 对经党组织同意可以不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可以将其纳入一个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 第十七条 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组织生活会一般以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小组会形式召开。 组织生活会应当确定主题,会前认真学习,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会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 第十八条 党支部一般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党员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 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组织党员进行评议。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可以在党小组范围内进行。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员大会根据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情况,提出评定意见。 民主评议党员可以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 第十九条 党支部应当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谈心谈话应当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帮助提高。 党支部应当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等情况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对受到处分处置以及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第六章 党支部委员会建设 第二十条 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 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正式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设1名书记,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第二十一条 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其他基层单位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届任期3年。 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选出的党支部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出现空缺,应当及时进行补选。确有必要时,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党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 建立健全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组织对任期届满的党支部,一般提前6个月以发函或者电话通知等形式,提醒做好换届准备。对需要延期或者提前换届的,应当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延长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第二十二条 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督促党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抓好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向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党支部其他委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 党支部书记应当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热爱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一般应当具有1年以上党龄。 第二十四条 上级党组织应当结合不同领域实际,突出政治标准,按照组织程序,采取多种方式,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村、社区应当注重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职工等群体中选拔党支部书记。对没有合适人选的,上级党组织可以跨地域或者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党支部书记。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选派优秀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指导、帮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主要承担建强党支部、推动中心工作、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职责任务。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主任。 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也可以由本部门本单位其他负责人担任。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选派党员干部担任专职党支部书记。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一般从管理层中选任党支部书记,应当注重从业务骨干中选拔党支部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选派党支部书记。 加强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建设,注意发现优秀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培养,建立村、社区等领域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 第二十五条 上级党组织应当经常对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其他委员进行培训。 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新任党支部书记应当进行任职培训。中央组织部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地方、行业、系统一般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分层分类开展党支部书记全员轮训。党支部书记每年应当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党组织举办的集中轮训。注意统筹安排,防止频繁参训,确保党支部书记做好日常工作。 对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其他委员的培训应当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及党务工作基本要求,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规党纪等内容。注重发挥优秀党支部书记传帮带作用。 第二十六条 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和街道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人员。 培养树立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对优秀党支部书记给予表彰表扬。 第二十七条 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应当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监督,加强互相监督。 党支部书记每年应当向上级党组织和党支部党员大会述职,接受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建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工作机制。对不适宜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职务的,上级党组织应当及时作出调整。对存在换届选举拉票贿选、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等问题的,上级党组织应当及时严肃处理。 第七章 领导和保障 第二十九条 各级党委(党组)应当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定期研究讨论、加强领导指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县级党委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党支部建设工作。 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应当带头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 第三十条 党委组织部门应当经常对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扩大先进党支部增量,提升中间党支部水平,整顿后进党支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层党委一般应当配备专兼职组织员,加强对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指导。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注意通过党支部了解掌握党员干部日常表现,干部考察应当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党支部的意见。 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纳入县级党委组织部备案管理。 第三十一条 村、社区党支部工作纳入县级党委巡察监督工作内容。 第三十二条 抓党支部建设情况应当列入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判其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情况的重要依据。对抓党支部建设不力、各项工作不落实的,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应当进行约谈。对党支部建设出现严重问题,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应当按照规定严肃问责。 第三十三条 各级党组织应当为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给予经费保障。增强村、社区党支部运转经费保障能力,落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报酬待遇,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工作经费支持。加强村、社区和园区等领域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办公议事、开展党的活动、提供便民服务等综合功能。 县级以上党委管理的党费每年应当按照一定比例下拨到党支部,重点支持贫困村党支部、困难国有企业党支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等开展党的活动。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村、社区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按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五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相关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8年10月28日起施行。其他有关党支部的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
2018-12-1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现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战略意义。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3.基本原则 ——确保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强化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深化改革。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分类施策。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加大资源供给,补充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调配一批教师。 4.目标任务。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二、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5.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轮训。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加强党员教师日常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配齐建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中国教育辉煌成就,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7.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教师宣传国家重大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三、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8.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研究制定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对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改革招生制度,鼓励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院校的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严控师范院校更名为非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9.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造条件,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整合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10.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义务教育学校侧重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侧重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研究生层次教师。大力推动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继续实施教师国培计划。鼓励教师海外研修访学。 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实施校长国培计划,重点开展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11.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学开设儿童发展、保育活动、教育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 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加大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创新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依托高等学校和优质幼儿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鼓励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12.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切实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 13.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文交流机制,有序推动国内外教师双向交流。支持孔子学院教师、援外教师成长发展。 服务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汇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要突出教书育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 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 14.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15.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贴。 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鼓励优秀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16.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根据教育行业特点,分区域规划,分类别指导,结合实际,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任职条件和资格,规范选拔任用工作,激发办学治校活力。 17.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18.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人员配备规范。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全球产业竞争需求,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要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19.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教育实习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适应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需要,优化高等学校教师结构,鼓励高等学校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学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配合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健全外籍教师资格认证、服务管理等制度。帮助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解决住房等困难。 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任。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等学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职称评聘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持正确导向,规范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五、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0.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中小学教师保障责任,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21.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地区,根据实际实施相应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 22.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3.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24.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高等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高等学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完善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 25.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做好特级教师评选,发挥引领作用。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推行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师在高等学校办学治校中的作用。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 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力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26.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机制、整体抓质量、安全抓责任、保证抓党建,把教师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责任人要切实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研究修订教师法。统筹现有资源,壮大全国教师工作力量,培育一批专业机构,专门研究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为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27.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2018-12-11
好书推荐十:《成为顶尖教师的10项修炼》
“我坚定地相信,《成为顶尖教师的10项修炼》中提供的建议并不能让你成为一名顶尖教师;能让你成为顶尖教师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自己面临的所有教学问题和挑战的方法,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作为一个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你可能正面临着不可计数的问题和挑战。从踏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起,你就面临着如何管理好一个坐满了不安分学生的教室;如何与同事建立健康的、良好的关系;如何设计引人入胜、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方案,合理分配时间不要让自己忙得精疲力竭……这一切可能会让你不堪重负,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孤军奋战。 但是,你之所以选择了这份职业,是因为你想要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你想出类拔萃,为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你独特的力量,做出一番成就。那么,你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协调这些职业相关的需求,找到自己的心声、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你作为教师的身份认同呢?没错,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顶尖的教师。 内容简介 在《成为顶尖教师的10项修炼》实用的、励志的教学指导书里,畅销书作家罗宾·R.杰克逊用自己从一个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到成为一所“蓝丝带学校”校长的真实经历,为教师们提供了最有效的建议。书中杰克逊分享了自己从新晋教师到顶尖教师的经历和故事,试图帮助所有的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教出自己独有的风格,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如何建立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以及建立教师的权威和身份等。 同时,她也试图帮助每位教师找到课堂以外生活的成功,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活出精彩。率真和坦白的态度以及大量实用可行的建议,罗宾引导着各位教师发展自己专属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并最终帮助各位教师找到成为顶尖教师的成功之道。 作者简介 罗宾·R.杰克逊,资深教育家,她带领学区最大的中学获得了美国国家最高荣誉“蓝丝带学校”,并在众多国家级会议上发表权威演讲。曾经一直担任一线教师及学校管理者,现在是MindSteps教育服务集团的创始人和执行总裁。杰克逊博士长期投身于教师培训领域,她探索出了众多难能可贵的教师培训经验与方法,让成千上万的教师受益终身,另著有畅销书《教学可以很单:高效能教师轻松教学7法》。 精彩书评 ★对任何新教师来说,这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每一个章节里那些让人震惊的教育秘密只有大师级的老师罗宾· 杰克逊才能够分享出来。这些实用的教学方法、策略和工具以前从未分享过,而这些,正是新晋教师们发展成业务精炼、充满热情的顶尖教师所必备的。这本书就是你们的制胜宝典! ——埃里克·詹森,美国“学习脑博览会”创始人,作家,《充实大脑转变青少年思维的方法》(Enriching Brain, Turnaround Tools for the Teenage Brain)和《如何在教学的中考虑到贫穷孩子的处境》(Teaching With Poverty in Mind) ★这本书是一个充满智慧且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倾囊相授,教你怎样成为一个全能教师。在本书中,她为新晋教师们解疑答惑,揭开了应对日常教学挑战、激励学生以及获得教学生涯的成功的秘诀。对于新入行的教育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制胜秘诀! ——托德·威特克尔,美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著有《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等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将感觉他们在与一个朋友、同事或是与一位刚刚从讲台上走下来的教师同行在促膝交谈。作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杰克逊让所有的教师——无论是刚刚入行的,还是经验丰富的;无论是正在困惑中挣扎的,还是已经稳定适应的——都明白自己也可以成为“顶尖的教师”。 ——辛迪·里格斯比,美国北卡罗来纳州“2009年度最佳教师” 目录 前 言 致 谢 作者简介 第一章 你可以成为独树一帜的教师 ——如何培养出独有的教学风格 第二章 你可以拥有精彩的个人生活 ——如何把握好教学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 你可以成为一名面带微笑的新教师 ——如何处理和应对糟糕的建议 第四章 你可以设计出效果极佳的课程 ——如何完美搞定备课这项艰巨的任务 第五章 你可以找到与家长们的共同语言 ——如何成功地与学生家长们打交道 第六章 你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按计划正常进行 ——如何成功地管理课堂教学 第七章 你可以从错误和逆境中成长 ——如何弥补自己的教学错误 第八章 你可以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如何发展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第九章 你可以成为大放异彩的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脱颖而出的教育者 第十章 你可以成为教育行业的引领者 ——如何成为一名顶尖的教师 实用问题讨论 精彩书摘 在我刚开始从事教学的时候,我想成为多年以来在电影和电视剧里看到过并且无比欣赏的教师形象的集大成者。 我想要具备西德尼?波蒂埃 (Sidney Poitier)在《吾爱吾师》(To Sir, with Love )中的高尚情操和鼓舞人心的能力。我希望具备像杰米?埃斯卡兰特(Jaime Escalante) 在《为人师表》(Stand and Deliver )中的钢铁般的决心。我还希望拥有结合了乔?克拉克(Joe Clark)在《铁腕校长》(Lean On Me )中和黛比?埃伦(Debbie Allen)在《名扬四海》(Fame )中的坚韧不屈的气质。我还想要学习米歇尔?法伊弗( Michelle Pfeiffer)在《危险的思想》(Dangerous Minds ) 中挑战常规的能力和勇气。而且我还想要具备加布?卡普兰(Gabe Kaplan)在《欢迎克特尔归来》(Welcome Back Kotter )中展现出来的可爱的、略显滑稽的幽默感。我当时坚定地认为,只要集合了所有这些优异的特质,我就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教师。 因此,我在每天上班的时候都试图尽可能地按照自己勾画出的理想教师形象来由内而外地打造自己。我打着创新的旗号设计了无数怪异的课程,举着严格要求学生的招牌制定了很多无理的成绩要求。而且,因为我当时在高中教学,并且看起来比我自己大多数的学生都要年轻,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形象,我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古板的女学究——平跟鞋、几乎长到脚踝的裙子、土气的衬衫以及厚厚的玻璃镜片就是我的全副武装。我的妹妹甚至都开始称呼我为《小淘气》系列电影里古板、滑稽的女教师瑰柏翠小姐。 我想要改变学生们的人生和命运,所以我全身心地扑在了自己的教学工作上。我将自己在教学法课程上学会的所有方法和技巧都运用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每天都要写好几个教学计划和大纲,每个周末都花在了给学生批改作业上。而且,我忠实严格地执行了课程大纲的教学安排。我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各项课堂纪律和规则。我花费大量的心思制定了细致到位的、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旨在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多元化智力水平的需求。此外,我还采用了各种高科技辅助教学手段。我尽心尽力地与教师同事们通力合作。我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指导手段,鼓励学生们开展探索式学习并关注班级的文化多元性——你能够想象到的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我都试了个遍。简而言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想要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完美教师。 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我理想的课堂和实际教授的学生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我花了数个小时精心设计的作业在学生间反响平平。我迫不及待想要尝试的那些十分有趣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带动学生的兴趣。一开始,我以为只要能够积累足够多足够新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课程设计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就能够轻松解决所有教学问题。因此,我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和自我提高上。我阅读了《快乐教学》系列的全部书籍,因为它们看起来让教学变成了一件轻松无比又充满乐趣的事情。我还观察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是如何得心应手地管理和把握课堂。我掌握了大量与教学相关的技能和信息并且越来越努力工作,直到把自己搞到精疲力竭,快要累死的程度。即便我做了这么多努力和尝试,还是有一些学生依然不爱听课,在课堂上觉得无聊并且几乎不参与任何学习活动。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将教学失败的责任推卸到了学生的头上:他们太懒惰;他们根本不关注学习;他们的父母失责并且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等等。有时候,这些责任甚至推卸到了一些看起来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借口上——例如, 学生们家境过于贫困以至于他们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或是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实在太短以至于无法长时间专心学习,而这一切都是看电视和接触社交媒体的后果;甚至是学生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与我们的不同等等诸多理由和借口。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对于学生们来说,我并不是一个进行了有效教学的老师; 至少,我的教学并没有我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有效。 我在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遭受了很多挫折和失败后才开始真正明白,原来问题的根源不是在我学生身上,而是在我自己,对学生采用了错误的教学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我为了变成自己梦想中的完美老师而所做的事情和努力,更大程度上只是满足了我个人的需要,而非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我希望学生学业有成,只是因为这意味着作为他们老师的我是一个成功的教师。我幻想着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在期末时眼含热泪地对我说,我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我期待自己能够在下一次的晚餐聚会上向我的朋友们讲述,我是如何改变了学生的人生和命运等等,好让他们惊叹不已、心生敬畏。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功,并且在他们的诺贝尔获奖感言中提及我对他们人生的影响。我也希望自己的教学事迹能够出类拔萃, 让人愿意给我拍一部我的教学传记或传奇人生纪录片。事实上,我拥有的很多关于教学的梦想根本与我的学生无关,它们只是关于我自己的自私、自我的梦想。 一旦我意识到了这个令人痛苦不已(还有那么一点尴尬不已)的事实,我就将自己的工作重心从自己和自己扭曲的理想上转移到了我的学生身上。我不再试图控制他们的学习,而是开始学着向他们展示如何去学习。我不再试图让学生们努力学习来满足我的个人需求,而是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转变几乎瞬间就发生了,而发生的转变如此明显而激烈,以致于我再也无法停止前进的步伐。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到了自由。成为我理想中的伟大教师的诸多尝试和努力简直让我的教学一败涂地。而一旦我扔掉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并将自己教学的重心放到学生身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学会放松自己之后, 我反而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学目的,并开始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教学的老师。而正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慢慢地变成了过去梦寐以求的那种理想的教师。 在我的课堂和学生身上发生的那些改变,如果你认为我要拍出一部动人心弦的电影,恐怕就要失望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激情万丈;但有的时候也会让他们意志消沉。有的时候我的学生们无比地敬爱我,而其他时候他们会被我弄得心烦意乱,并且无比讨厌我的存在。但是,无论效果是好是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涨是落,只要我的关注点和重心放在如何将教学工作完成得更好,而不是如何成为最完美的教师,我就能够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我向诸位承诺,只要你也能够做到这一点,你便可以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 …… 前言/序言 成为一名教师并不是我最初的梦想。在我的整个童年时期,我都想要从事一些更加有个性的职业——例如成为一名肩负重任的诉讼律师或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时尚设计师,抑或是备受赞誉的记者。我渴望拥有一份充满惊险和刺激、收获名誉、收入不菲而又乐趣多多的职业,而且那时我觉得这样的理想十分远大。 直到我高中最后一年的春季学期,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天生就注定要成为一名教师。在这个转变中,没有晴空劈来一道闪电这样的异象,也没有戏剧化的顿悟瞬间。这个转变是在一个普通的课程研究项目中发生的。当时,一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我们去调研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而接到任务时,我的内心有一个莫名的声音在轻轻地说:你将要成为一名教师。 然后,我就调研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现状和前景。但是结果却不怎么乐观。调研发现,选择教师职业,基本上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工作辛苦,薪水又少得可怜的职业。虽然研究发现,人们对教师这份职业还残存那么一点尊敬,但是其受崇敬的程度远远不及医药行业,甚至是商业等。选择教师职业,就好像是选择了与贫困和默默无闻相伴一生。当我向家人和朋友宣布自己即将选择教育作为大学的专业时,他们虽然支持了我的决定,却也有一点小失落。“你选择教育专业很好,可是你那么聪明,”一些人指出,“你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 不管怎样,当我开始教育专业学习时,我还是满怀真挚与热忱地学习了教学法等相关课程。我囫囵吞枣般吸纳了一切可以学习到的信息,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此外,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老师跟我分享了教师行业所有的秘诀。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急切地想要拥有自己的班级。 当我最终成为了一个班级的老师后,我立刻全身心地扑到了自己的工作上来。刚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确实比较困惑和纠结,但是没过多久,我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很多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派上了用场,而我也爱上了这份工作。此外,我还十分幸运地遇到了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跟我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每一年,我都在不断进步,并且做得越来越好。几年之后,学校要派我给在同一栋教学楼里上课的几位老师私下做一些指导和培训,并且与他们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成功经验。随着培训的不断推进,成果不断显现,最后学校决定正式聘请我来作学校的教学指导员。当时我并不打算完全放弃一线的教学活动,因此我向学校申请只花半天的时间从事教学指导员工作,剩下半天的时间继续开展一线教学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给三个班级的学生上课,剩下的时间就帮助其他教师,帮他们学会如何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效。 在刚开始指导其他教师时,我只会简单地与他们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屡试不爽的一些成功教学方法和策略,传授给他们一些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教学干预措施,或是告诉他们如何给学生设计评价系统。但这种指导方法的问题在于,那些对我的学生有效的做法,不一定也适用于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我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培训方法并且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教学策略对我来说是有效的。很快,除了分享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之外,我开始与他们分享教学理念。直到此时,所有接受指导的教师们才真正开始意识到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例如,我仅仅告诉他们我是如何设计教学干预活动的,而且向他们展示积极教学干预背后的教学理念,即在积极教学干预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们应该尽早地施行教学干预活动,以避免学生因被放任不管而出现不可控制的学业全面溃败,然后我再向他们传授如何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干预体系。令我惊喜的是,每一位领悟了我分享的这一教学理念的教师,都能够成功地进行教学干预,无论他们教的学生水平如何,无论他们教授的是什么科目。看到教师们可以掌握我分享的各项教学理念,并且将它们变成自己教学生涯中有效的教学手段,我喜出望外。当我在这些老师的课上旁听时,我还十分高兴地发现,任何老师都没有全盘复制我分享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灵活运用了学到的教学理念,设计出了适合自己学生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并且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虽说教学理念是相同的,但是这些领悟了我教学理念的教师,他们的课堂看起来都各具特色,并不是我课堂的简单翻版。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被招聘到了另外一所学校做管理者。从一名一线教师和教学指导员变为一所学校的管理人员,这其中的过渡比我想象的要更加艰难,因为当我依然留有教学指导员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而我的工作职责已经变成了评价其他教师的教学。一开始我并不完全理解工作职责的变动对于我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多次自我调适之后,我才适应了新职位的要求。 最终,我学会了如何为教师们提供意见和反馈,并且确保教师和教学的评价过程能够为一线教师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有助于他们的自身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依然将自己反馈的重点放在了教学理念,而非教学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便于每一位教师都采纳我的反馈意见,并且通过活学活用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教学需求,从而与他们每个人的教学风格协调一致。 担任了几年教学管理人员之后,我获得了一次区内升职的机会。在经过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我拒绝了这次升职机会,然后辞职开始撰写我的第一本专著——《教学可以很简单》,来分享我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教学理念。在写作的同时,我还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MindSteps。基于一旦获得正确的教学支持和教学实践,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顶尖教师的创办理念和主旨,我的公司开始帮助成千上万的教师来将这些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让教学更有成效。 这之后,我有八本专著陆续出炉,并且帮助了许多教师运用这些教学理念,实现他们期望在课堂上和学生身上实现的巨大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个困惑,很多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到十分沮丧和失败,以致于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迈上教师岗位的激情,也忘却了自己那时的初衷。 我回顾了自己早些年的教学经历,当年的热诚与执著依然历历在目。从我意识到自己注定要成为一名教师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我都依然坚定地相信,教师这份职业,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惊奇、最充满乐趣,最具挑战性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也认识很多抱着同样的信念进入这个行业的可敬的老师。我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时间慢慢地侵蚀和冲淡了这份浓烈的信念? 我花了很长时间思索这个问题,到现在才意识到并坚信,我们在从事教师职业最初的几年中学习和了解到的东西,让我们对教师这份令人着迷的职业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也对我们身为教师能够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在入行的前几年,我们就被教育要遵循、响应教学的各项规定和条条框框,也学会了要谨慎行事,采取稳妥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培养我们身为教师对教学持续的激情和师夷长技的热情;我们轻易地就因为学生的测试成绩而心烦意乱,或是因为每天在教学中都要面对的各种挑战而心灰意冷。我们很容易就忘记我们从事这份职业的初衷,也忘了我们曾立志要做出怎样的贡献。 我在心里筹划这本书已经好几年了。我曾尝试过要将它写出来,但却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作罢。很多新入职的教师找到我,与我交流他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并且希望我能够给他们提供可行的建议。“我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或是“我怎样才能管理好课堂?”他们常常问我这样的问题。我看着他们充满期待和热忱的双眼,也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想要我——一名教育书籍的作者,一个主旨发言人,以及一位教育咨询专家——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来跟他们分享一些万能的智慧,让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能够轻松地迎刃而解。但我心中清楚地知道,我无法满足他们这样的期望,这也正是长久以来让我无法下笔写出本书的最根本原因。 这就是教学的本质。那些对我有效,对曾经与我共事的教师们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一定对你的教学有效。我没有办法帮助你解决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并没有一个神奇的教学方程式,能够让教学变得简单,或是帮你扫除教学中的所有陷阱和困境。哪怕我确实可以这么做,我也会选择不要这么做;因为我坚定地相信,能够让你成为一名顶尖教师的唯一方式,只能是靠自己。 这就是我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和原因。因为本书的目的不在于给你提供教学建议——虽然我的确在书中分享了一些我在过往教学生涯中学到的良好建议。我撰写本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你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我在书中与大家分享了我在教学生涯中经历的故事,并不是希望大家来复制我的成功之路,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借此发现专属自己的成功教学之路。那些教学规则,无论是你学到的,还是为教育咨询专家(包括我在内)所追捧的,或是那些被教育界毫不质疑全盘接受的教学实践,可能对你来说,都不是正确的教学原则或方法。当然,你可以从我提供的经验中取经,但是我最希望的仍是,你能够学会找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对于我来说,这是帮助你顺利度过教学生涯前几年的唯一秘密武器。你需要找到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你一定也能够成为最顶尖的教师!
2016-05-3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4)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5)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6)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7)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8)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9)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10)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1625.740, 32.57, 2.04%)、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2.59% 资金 研报](7.86, 0.13, 1.68%)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1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1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1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4)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1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16)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7)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节。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专项进行甄别,属地方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18)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19)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0)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21)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22)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24)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 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完善领事保护体制,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 (25)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 (26)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27)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 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8)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政协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 (29)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3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33)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 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3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35)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36)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 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37)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 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8)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39)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40)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41)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43)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44)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4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4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47)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48)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49)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50)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5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5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53)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54)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55)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完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 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56)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制度。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 健全军费管理制度,建立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健全完善经费物资管理标准制度体系。深化预算管理、集中收付、物资采购和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 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探索改进部队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 (57)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拓展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域。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完善平时征用和战时动员法规制度。深化民兵预备役体制改革。调整理顺边海空防管理体制机制。 十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58)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59)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坚决纠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 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广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发展。 (60)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完)
2015-01-10
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总结
中共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委员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总结 按照中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根据市委教育工委的部署,我校结合工作实际,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各阶段活动,确保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 根据《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部署,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积极部署,精心组织,第一时间制订了《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并排定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日程表。3月12日下午及时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市委教育工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八指导组组长市教育局李婧娟副局长亲临大会指导,并向大家阐释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活动节点、活动要求、活动安排、方法步骤;市实小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葛戴丹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思想、目标、组织到落实四个方面做了具体详实的动员讲话,使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了目标任务,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学习交流,提升个人素养 为真正贯彻党的群众教育活动精神,从3月上旬开始,学校开展集中学习,并充分运用讨论式学习、体验式学习、调研式学习等方法,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专家辅导与专题研讨、统一组织与各支部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必读书目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活动期间,要求每一个党员至少撰写1篇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或关于市实小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性文章,文章要见解独到、鲜明。 三、扎实开展各项活动,践行群众路线 (一)关注教师,“暖心”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政治上要相信教师,生活上要关心教师,工作上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开展系列“暖心行动”,关注教师身心成长,用切实行动温暖她们的心,让她们享受到了家的温暖,提升她们工作、生活的幸福感。 1、营养早餐暖人心。早在2013年,学校就关注到很多教师没有吃早餐或者在路边胡乱对付一下,就匆忙来校开始一天忙碌紧张的工作。为此,学校通过民意调查后,决定对教师提供一份营养丰富、物美价廉的早餐。现在,每天早晨来到学校食堂,清香扑鼻的白米粥、黄澄澄的大玉米、愣头愣脑的红山芋、清爽鲜嫩的时令蔬菜、酱香浓郁的面条馄饨、热腾腾的包子馒头,外加各式蛋糕、芝麻酥饼……花样繁多,每天轮换,想吃什么,搭配着选,多少钱,3元钱。在市实小,每位教师都可以享受这样一份物美价廉的早餐。 2、免费瑜伽调身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帮助教师缓解压力,做到劳逸结合,从2012年开始,学校开设免费瑜伽班,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舒缓身心的舞台。在这里,老师们通过瑜伽练习,逐步缓解了颈椎、背部的疼痛,更多的老师从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安详。用身体修炼心灵,也修炼出老师们对工作的热爱,对生命的热枕。 3、“微言微行”动人心。“小心,地滑,当心啊”、“今天风大,你就不要去护导了,我来吧”……这是级部主任对组里刚怀孕不久的年轻张老师的爱意叮咛。“这个清明,你怎么过”、“你住哪,远吗,要不搬到学校附近来住吧”……这是领导对新招聘进来外地教师的关切询问。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关怀爱护教师,学校的“微言微行”不胜枚举。 4、日前,学校正在与共建单位一00医院商议,促成一项300元常规体检可以享受500元体检项目的优惠服务。 一句关心的叮咛、一个知心的善举、一个惠及全体的举措,学校的努力与关注让老师们享受到了家的温暖,温暖了教师的爱校之心。 (二)关注学生,“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以人为本,就学校教育而言,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通过改善午餐、改变作息时间、美化校园环境、图书馆转型升级等相关举措,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到实处。 1、改革午餐方案,孩子茁壮成长。就反映较多的学生午餐问题,早在2012年,学校召开校级领导会议,商定午餐改革方案并逐步实施。在此基础上,今年,学校决定增加菜色品种,调整部分菜谱结构及价格。为此,学校向广大家长递交了“关于学生午餐价格调整的家长意见征询单”。改革后的午餐,菜色品种焕然一新,增加了水果,调整了菜谱结构,很多还在长牙的孩子能够吃到细软、利于咀嚼的荤菜、素菜。肉排更软了,海带变短了,菜汤更鲜美……其实这些菜谱的设计,都是班主任老师经过大量调研,搜集孩子意见,反复整理、推敲,最后定案的。根据日前家长开放日后家长意见反馈,可以看出大家对午餐满意度不断提升。 2、调整作息时间,有益身心健康。针对苏城雾霾现象,学校及时调整春季作息时间,将原来第一节课前就开始的早操活动推迟到第三节课前,从而避开雾霾积聚严重时刻,特别是冬天和春天,这个时间段气温升高,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等到五六月间,再回复8:30早操的作息。 3、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素养。学校逐步打造“老校故事墙”、“文化长廊”、“文化展示馆”、“三礼文化主题墙”,不断美化“教室外墙”、“班级环境”以及整体校园环境,通过环境熏染,提升学生境界。看,墙面精心的图案设计和每幅书法美术作品,都来自于实小的师生,来自于学校本身,有的每月更换一次,有的天天推陈出新,这些无声的语言和文化,都在默默地熏陶着学生,造就着他们的品质。 4、完善借阅服务,促进成长成才。为打造一个“内外兼修”的图书馆,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学生水平,3月27日,学校召开相关座谈会,深入基层一线,真诚倾听一线教师意见。会上,大家从学生切身利益的角度,提出了诸多方案和活动建议。比如,有老师反映,如果图书馆新进图书,是否可以出海报广而告之;有老师建议可以鼓励学生借阅图书后写下读后感,方便后来者传递交流;有老师说,可以增设高年级学生服务岗位,帮助图书借阅、上架并秩序管理。因为图书借阅含有专业性,学校图书馆对三年级以上同学开放,所以,二年级同学就面临一个如何借阅的问题。有老师建议图书馆是否可以制作一个有关图书借阅方式、方法及流程的视频,先期给这部分低年级同学观看,以减少他们进馆后的盲目寻找与询问,缩短借阅时间,减轻工作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细化完善图书借阅服务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基。 (三)关注家长,促进家校和谐共育。 1、“家校共育文明花”践行群众路线。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与社会、家庭的紧密联系,架设家校沟通桥梁,三者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学期初,学校一年级组率先以“家校共育文明花”这一养成教育特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细化落实养成教育内容,并增设家长参与互动环节,发挥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十岁生日会,父母来感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学校家长工作而言,要密切家长联系,要求学校在工作上更多地服务家长,在感情上更加贴近家长。为此,3月24日,学校三年级组以举办集体生日会契机,发动广大家长,回忆、思考、感悟孩子成长,参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成长奠基。孩子十岁生日礼,妈妈的感悟与祝福,是人间真情的流露,是妈妈们相互间的借鉴,也是父母们的共勉。 3、家长开放月,互动听课、体验午餐、征询意见。进入3月,作为密切家校沟通,联系服务群众,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举措,学校“家长开放月”系列活动陆续拉开帷幕。家长手中的照相机、手机记录下了孩子们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记录下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老师们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更记录下了家长们分享孩子校园生活的快乐心情,对学校、老师工作的理解与关注。会后,几乎所有的家长均表示,学校的开放日活动或者是家长会,其实只有一个目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正是站在这样一个角度考虑,他们针对自己所见所闻,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安全,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建议和意见,学校表示,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将综合大家意见,在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下,一起做好学校工作,为师生服务,为广大家长服务,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四、认真开门纳谏,真心服务师生 按照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要求,学校开门纳谏,深入基层一线,真诚倾听师生意见。3月-4月,就“提升图书馆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学校未来五年跨越式发展”、“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学校课程改革”等专题,学校召开一些列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从教师与学生切身利益的角度,提出了诸多方案和活动建议,各种实用方法和策略层出不穷,处处闪烁着以师生为本的光辉。座谈会,将管理、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一线师生,收到了很好的反馈效果。与此同时,学校还以3-4月集中召开各年级家长会、家委会并家长开放日活动为契机,向广大家长征集教育意见和建议。针对师生、家长提出的建议,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于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马上进行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也积极酝酿解决措施。 五、学校征求家长、学生及教师意见初步汇总 学校通过家校沟通活动、教师座谈会、少代会等形式,征求学生、家长与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总计30多份。一些已落实,一些正在改进中。现汇总如下: (一)教师类 1、专业成长:从教育专业、教学专业等多方面,帮助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需求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设机会。 2、幸福家园:以提升实小图书馆的服务品质为抓手,“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溢满校园”,构筑教师幸福而丰富的精神家园。 (二)学生类 1、学校搬迁三年多,各种设施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陈旧、会逐渐损坏,大家都很心疼。建议:(1)开展“校园环境人人爱护”的活动;(2)总务处负责维修的叔叔再辛苦一点,更多地到我们的教室来看看,随时维修和更换。 2、能否多安排几次绿野村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们最喜欢的乐园,这也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 (三)家长类 1、希望学校向在校学生、家长,开发出现有设施设备场馆的最大作用,比如科技馆、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奠基。希望学校在不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家长投入到学校管理活动中。 2、学生就餐环境干净卫生,在饮食卫生方面做得比较细致,饭菜搭配合理,口味不断改善,量也比较充足,只是有些小朋友因为挑食可能会剩饭剩菜。建议:家校合作,对孩子们进一步开展节约粮食、珍惜劳动的系列活动;另外,在合理规范的前提下,能否在菜品的样式上再多一些对孩子口味的调研。 3、学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设置了很多有益的活动课程,建议学校能够更多地制作一些视频片子,通过网站、红领巾电视台等多种渠道,让更多家长、更多社会人士,进一步了解学校,让我们看到学校的付出,更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这样学校网站的资讯也会日益丰富起来,实小品牌形象也会日益丰满起来,教育成果也会更加生动具体起来。 4、建议学校设置更多的岗位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如图书馆服务、食堂服务等,培养孩子们的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孩子们小主人翁的责任感,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也会更加密切和和谐。建议学校多组织一些像军训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4-4-15
2015-01-10
倾心爱的事业,演奏美的乐章——苏蕙同志党员先进事迹介绍(居德凤)
在幼儿教育这片神圣的沃土上,到处孕育着希望。这里,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洋溢着欢歌与笑语,弥漫着温馨与花香。今天我很荣幸的为大家讲述一位在幼教事业这片希望热土上辛勤工作的先进党员的事迹。她是一名优秀党员,一位醉心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园长,更是我们身边亲切的苏老师。从她的眼里你能感受到温柔与慈爱,也能感受到坚毅与执着。她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倾心于爱的事业,演奏出一首首美丽动人的乐章! 她于1986年进入实小附属幼儿园工作,至此开始了幼儿教育的生涯。在她工作的24年间,她一手抓教育管理,一手抓教学研究,为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无私奉献,勤奋工作,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回顾这24年的教育事业,她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时期,每个时期对于她来说都是那么的意义非凡,那么的弥足珍贵! 一、挂职锻炼期——推进改革,赢得赞许 1997年初她服从领导安排来到了南门街道红旗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进入之初,作为业务副园长的她就开始致力于民办幼儿教育的改革,可是,红旗幼儿园作为一所民办园,面临着教育理念落后,教师队伍涣散,规章制度不全等困境,最为棘手的是她的改革还受到了来自幼儿园领导班子的层层阻挠,困难重重,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一种压力和一种责任。但她,并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直面各种困难与挑战,凭着一股不怕苦、不低头、不服输的顽强意志,勤恳务实,负重拼搏。她经常与领导班子探讨,积极推进民办教育的改革,打消他们的顾虑,她常常走进班级与老师谈心,交流想法,从教师自身利益出发,唤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她还把自己已有的丰富教育经验与同行一起分享,针对幼儿园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民办的幼儿教育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就在不断推进改革,探讨研究过程中,忙忙碌碌一年时间悄然过去。当她即将离开红旗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先进了,教师队伍团结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大家也不得不佩服这名执着的改革者,她的改革在最后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二、回归发展期——关注成长,赢得成功 (1)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1998年8月,她挂职锻炼结束,回归到实小的大家庭,与其他的同事一起重组实小幼儿园,至此开启了实小幼儿园发展的崭新历程,面对当时简易的园所环境,她认为园所小不要紧,但要有扎实的保教质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我们照样可以把它打造得精致而细腻,确实,她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的环境设计师!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点都凝聚了她整体规划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蕴含着她开启“立美教育”的教育智慧。“处处有教育,处处是创造”是当时她对于幼儿园环境的要求,走进当时的实小幼儿园,只见酣态可鞠的动物们正沐浴着雨后清新的阳光,向你点头微笑,领略着这份愉悦的心情拾阶而上,粉雕玉砌似的小山,九曲迂回的长廊,古朴典雅的宝塔,好一片雅致的姑苏美景。这些都是给幼儿以美的启迪的生动课堂。孩子们身临其中,处处受到美的熏陶,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环境中去。美丽的环境,启迪了智慧,伸展了天性,他们的审美情操也得以萌发。 就是这样一位园长“设计师”,让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每学期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小幼儿园于2000年被评为了江苏省示范幼儿园,至此掀开了实小幼儿园新的一页篇章。 (2)组建团队,互助互学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她带领园内党员教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坚持抓理论学习,坚持抓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在学习完有关会议的精神之后,党员教师结合幼儿园的工作实际,大家共同提炼出了“用真爱托起幼儿的未来,用真心赢得家长的赞许,用真效拓展社会的美誉”的“三真”支部口号,以此来体现出幼儿园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理解。根据新教师个体特点,在教育科研、环境创设、活动策划、课件制作、才艺技能等方面,通过“核心小组“活动形式,党员骨干教师围绕由青年教师提出教学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进行诊断对话,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结对学习活动和“爱在蓝天下”帮困助学活动,二园教师的“弘扬师德、尽显风采”活动,大家共同来诠释、演绎——师德、师爱、师风,我们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充实享受工作的快乐,将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得到发展,工作着并快乐着,奉献着并美丽着。 针对“每个教师的基础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成长的速度也不一样”她提出了以成长手册为参照,促自我管理的提高,“成长阶梯——教师成长手册”的建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收集材料、展示成就、体验成功的同时,逐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潜能和努力方向,并及时对经验进行梳理和挖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并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学期末,教师们都能收到她一份热情洋溢的评语,(在这里,我给大家朗读一段她给老师的评语…… (清新淡雅、温婉可人、内敛而不张扬,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某某老师。你的教学活动就如同你人那样清新,并富有创意,每次都会带给我们大家带来不同寻常的感觉,老师们的公开活动中总有你的“杰作”。你的美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眼光让人赞叹。多年来,你积累了一定地教育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美术教学特色。每每看到你耐心的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万圣节的南瓜灯、新年的许愿树、装饰主题中的服装展,都让我们感受到耳目一新,相信最受益的要数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了,在你的熏陶下,个个都成了有一定审美眼光的小巧手。平日里。你对待工作认认真真,与同事能合作,有一定团队精神。班级常规常抓不懈,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孩子们喜欢你、家长认可你、同事赞许你。希望你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扬自己的教学特色,带领大家一起成为“教有特色”的教师,更祝福你拥有一份童心,与无数颗稚嫩的童心一起跳动,永远年轻、美丽!) (3)营造和谐 ,亦柔亦刚 在幼儿园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里,她带领全园教师不知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加班加点。白天她是一名指挥员,从容有序地指挥着全园方方面面的工作,展示了她工作的魄力与大将风度;晚上她又是一名普通的战斗员,和教师们一起忙于资料的整理,参加公开课的研讨,筹划公共区域的环境创设……全体老师在她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的感召下,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尽心尽职地干好本职工作,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全体教职工恪尽职守,各尽所能,呈现出团结和谐,克难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 在我们眼里,常常会写满对她的崇拜,生活中,她关心、体贴老师,做老师们的知心朋友:谁的情绪和工作状态不佳时,她第一个观察到并与她谈心。工作中,她总以宽广的胸襟容纳欣赏和支持,老师开课紧张时,只要看到她一个眼神的肯定,就会备受鼓励。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我们向上的信心和成长的力量。她总说:“如果大家愿意来找你,说明你有价值,找你的人越多,要你做的事越多,就说明你的价值越大;如果谁都不来找你,那你在这个学校不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吗?那还有什么意思?”。每当老师有喜事或悲伤的事,总愿意与她诉衷肠,每当老师生病、生孩子,她都会带领行政人员第一个赶去探望,特别是在2009年,我园一位老师身患重病,正当这位老师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作为园长的她及时了解姜老师的详细病情,送去了园内老师的一份关爱,并亲切地嘱咐安心养病,鼓励她勇敢地去战胜病魔,激励老师要勇敢面对,乐观向上,争取早日恢复!有道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苏老师说:我们在帮助别人,在付出的时候,我们心灵也在得到陶冶,我们的思想境界也在得到提高,我们的心情也会愉悦起来。那份真诚的关爱似春雨滋润着每个教师的心田。很快这位老师的病情就有所好转,现在已经再次回到幼儿园大家庭中工作。 三、突破创新期——推广品牌,赢得美誉 (1)品牌管理,求同存异 精心经营园所品牌,合理利用园所品牌,使优质的品牌资源得以充分的拓展,是她的一个办园理念。2007 年集团创办了新城幼儿园,新城园的开办,即实现了我们的优势资源拓展,又为幼儿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真正达到双赢的发展目标。 除了本部园的工作以外,她还兼任沧浪新城实验幼儿园的园长,新城园作为一所民办幼儿园,在师资招聘、工资待遇、课程建构、保教管理等方面,有它的独特之处。“团结第一,服务为先,合作为重,稳中求进,和谐发展”这是她定下的民办幼儿园工作总目标。两园之间在园务管理、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家长工作、保育保健等方面进行了管理模式的移植,使新园在最快最短时间内,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办幼儿园管理模式,使集团内两个幼儿园求同存异,个性发展。 (2)人性管理,以情动人 沧浪新城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组建,有很多是从本部幼儿园遣派的骨干教师,面对崭新空旷的园所、面对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机制、面对改革创新的管理模式,有些老师表现出了不适应。她一次又一次地找老师谈心,帮助老师稳定情绪。她告诉老师:“困难是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困难背后的成功和希望,” 她教导老师:“事情再多,也有解决的方法,要像弹钢琴一样,把事情一件一件落实做好。”在她的鼓励下,老师们消除了顾虑,在各自的起点上逐步完善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今,沧浪新城的教师群体 “人人是窗口,个个树形象”,把“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融入平凡的保教工作,使“态度决定一切”的理念成为老师们工作的指南,实现了孩子健康、教师成长、园所发展的共同目标。 四、扬帆起航期——开阔视野,赢得未来 (1)搬迁新址,倾心尽力 2010年是幼儿园易地新建整体搬迁的一年,这一年,也是关系到学校今后如何发展腾飞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校长的带领下,在设计、施工、布置的每一个环节中,她都是用心的,也是及尽努力的,紧抓每一个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潜能,努力创设现代、唯美、实用的校园环境,带领教师以“拓荒者”的姿态,以“自奋蹄”的精神,主动放弃了节假日和暑期的休息时间,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期间,她最常说的话是:“事业要发展,个人要成长,忙碌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压力同时也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容面对”。还记得规划设计时的几易其稿,精益求精,记得建设工地上的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如今,在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设备齐全、凸显细节的教学区域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生活空间,精巧别致的艺术走廊处处渗透出文化的气息,分门别类的专用教室为孩子的探索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功能齐全的户外场地保证了孩子充足的活动空间,郁郁葱葱的景观庭院为整个幼儿园增添了无限生机。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尽情享受开放、自然、多姿的幼儿园生活,都能获得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赢得了较高的社会美誉度。 所有这些工作,她都认真去做,全力以赴,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她所深爱的幼教事业。 (2)关注文化,创新创优 她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取得成效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文化将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核心竞争力。由此她提出了“把最美的教育献给最可爱的孩子”的办园宗旨;提出了以“让每一个幼儿获得发展的机会,让每一个教师领略教育的乐趣,让每一个家长分享成功的喜悦”的办园目标;提出了以“生活、审美、感恩、快乐”为理念的园本课程。 为了将校园文化做到尽善尽美,她与全体教师一起反复讨论,反复修改,最终提出了“种子文化”的理念——我们把每个孩子都视为一颗珍贵的种子,为了让种子健康的成长,我们需要为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这其中秉承着教育的美——即“环境融美,教学渗美,生活蕴美,活动创美”。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幼儿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这两个层面,其中通过蕴含童趣的物质文化是种子成长的肥沃土壤;通过全面平衡的课程文化、平等对话的家园文化、亲密互动的师幼文化等各个精神文化领域之间相得益彰,为种子的成长提供灿烂阳光、涓涓细流、清新空气。 山花烂漫,她只是角落里的一朵;小溪潺潺,她只是转弯的一泓。但她带着梦想绽放,心怀执著前行,把仁爱之情撒向四季,用芬芳之露润泽苗圃,于是她收获了快乐……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问候,一汪感动的泪水,一次倾心的交流,一番严厉的批评,一堂精彩的活动,都体现着她的风采和内涵。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却在在脚踏实干,没有望洋兴叹的感慨,却有滴水穿石的信念在前行。倾心爱的事业,演奏美的乐章,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共同树立党员先进形象,演绎教师人生风采!
2011-01-24
徐天中校长办学思想全国研讨会分论坛讨论会系列1
【主题】深化素质教育:课程、课堂、课外 【地点】议事楼301室 【坛主】张忠萍 吴红耘 【与会人员】邵兰芳等47人 【会议记录】 ★主持人张忠萍宣布论坛开始。 上午徐校长作了报告,专家也作了点评,应该说,在徐校长的报告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小学校办大教育”是为了什么?答案肯定是为了学生。学校里办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这是学校办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今天下午分论坛一的主题即:深化素质教育:课程、课堂、课外。 今天与会的,除了各位校长外,还有实小的老师和家长。各位可以根据今天徐校长今天的报告或者报告中没有阐述具体的内容进行发言或咨询。实验小学的老师也可以就徐校长报告中涉及的各个学科进行详细的汇报。过会儿让学生家长也来谈一谈作为家长的感受。 大会请我和吴教授来主持,我想请吴教授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 今天下午,我们坐近了,无须长篇大论,但是,我想我们有很多相通的东西,有感而发就是了。我提议掌声欢迎我们的家长代表来谈一谈。 ★学生家长发言。 我是房产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涉及招聘的事情。我觉得人才市场中,我们需要的人,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多元化的,要活,要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我对招聘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我觉得我有这个要求的同时,社会也对下一代的教育有这样一个大方向。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健康、乐观、大器。 为孩子选择学校时,我觉得市实小讲究综合素质,比较适合我的选择,也对我的儿子发展比较好。现在我很庆幸,我是正确地选择了市实小作为我的孩子的起点。 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方面,学校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学习习惯,更注重的是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我儿子目前在写作上,我们从来不限制格局,语文老师也不限制孩子的想法,孩子作文的写法想象力非常丰富,这其实是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空间,鼓励孩子发挥。每周,老师还要求孩子抄写一则新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时事,这个习惯的培养,以及坚持这种习惯的培养,对孩子今后有很大的益处。 市实小还有很多沙龙课、每周每月的评选,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应该说,目前我的孩子各方面从整个学习的状况来说,我们比较满意,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全面发展。我觉得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家长委员会,我们能够经常和老师沟通,能够跟着老师的脚步,逐步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目前的发展状况,长处、短处,扬长避短。像我的孩子相对而言较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在当今社会是比较吃亏的。我希望通过和老师的合作,能够让孩子更上一个台阶,而使这个短处不至于太过刺眼。市实小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 我儿子有一个优点,长处是弹钢琴,今年九岁不到,今年暑假本来准备考十级,但我的儿子不太愿意表现自己,通过与老师沟通后,老师注重在沙龙课、班队课等时间让孩子发挥自己。现在我儿子在竞选、活动中都非常积极。 绿野村,我们现在虽然还没去过,但是,配合学校的教育,我们正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因为只有一个,所以自理能力差,通过学校这样一个活动,我们有了机会和意识着重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管理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补足了孩子目前的弱点。 我先生的妹妹是苏高中的老师,我问过她,在苏州中学最后阶段,冲刺能力最强的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孩子?回答是苏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 学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不是死要成绩,所以学生后劲很足。学校要求学生“七会”,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而是一好百好,互相促进的。孩子有了兴趣就什么都能学好。所以,我非常庆幸,孩子选择了苏州市实验小学。 孩子的老师为我们家长组织了一个QQ群,我们家长可以及时地沟通,聊聊孩子的成长。尽管我们不知道将来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我还是非常乐观的。 ★张忠萍校长小结并提出疑问: 从家长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听出来,家长认为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孩子,所以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的眼光要放远点,绝不能盯在成绩上,要着眼于孩子的综合素质。你从小为孩子奠定什么样的基础,孩子将来的发展就会有多远。所以教育要大气。学校为孩子的成长搭建了很多成长的平台,像沙龙之类的,这为孩子人格的塑造奠定了基础,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 我有个问题要提,上午徐校长作了比喻,说课程就像高速公路,咱们来讨论一下,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就好比是高速公路一样,咱们该怎么理解? ★上海某校长问:(1)家长是如何配合学校的工作的?(2)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家长答第一问:所有任课老师的手机号、QQ号都会留给家长,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和老师进行沟通,不仅是课业上的,还有各个方面的沟通。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态度、学习方法、习惯的问题,而不是成绩。就像数学老师非常严谨,我们家长认为99和100是没有分别的,但是数学老师就和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数学老师认为分数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看一个学习态度的严谨问题。我就觉得经常与老师沟通,跟上老师的这种视角。我是比较喜欢咨询的家长,经常在晚上打扰老师,比如探讨教学的方法之类的。我感觉在这一点上,市实小帮助了我很多,让我在和老师配合的过程中,掌握了如何引导、教育我的孩子,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提高我自己。 ★李耘雯回答第二问:今天的研讨会主要探讨的是徐校长的办学思想的研讨会。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我们在2008年申报成功的国家级课题,是在徐校长先进理念影响下形成的课题。我自身也在徐校长的先进理念的影响下,成长了不少。今天借这个机会谈谈我的成长历程。市实小是我的母校,所以,我对实小有特殊的情愫。95年我进入学校,徐校长说过:相信实小会是一块沃土,也要相信它会给你展示的机会,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收获精彩。我觉得这不仅是校长对老师的要求,更是校长对自己的勉励。他在实小的十八年中,他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来开展他小学校长的工作。我从教十五年来,从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课题的主研人员,我深感这与徐校长对我们每位老师的鞭策、鼓励是分不开的。我送走第一批毕业生后,开始了韵语识字研究,当时引进的是姜老师的一套教材,徐校长说,不能生搬硬套,实验班的老师要探索研究,探索出适合市实小的一套教学方法。当时我和林红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在教学中总结出了学生的五步识字法,不仅是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对学生学习行为模式的研究,在一年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99年时,徐校长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不断深入,我们申报了一个省级作文课题,03年市级课题建构思维图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拉开了帷幕。这两个课题都是以思维为切入口,为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奠定了基础。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就是以之前的几个课题为基础,拉开了大语文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很苦,常常是挑灯夜战,也常常牺牲了自己很多的时间,课题的挑战性使很多时候都让课题处在一个停滞阶段,徐校长常常会指导我们,督促我们,鞭策我们不断向前。他还常常用自己的座右铭来鼓励我们,他觉得他对市实小有使命感,他觉得我们也应该有使命感。他不断会给我们提出阶段目标,在我们出现问题时指点江山。在我们进行课题研讨时,他只要听上一小段时间,就能给我们许多指导性意见。可以看出,他是一直在关注课题研究的。在实小的这么多年,徐校长不为名不为利,他一直要求我们加强研究,把语文教学的方法传承下去。课题实验到现在,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5月进行了中期汇报,得到了很多专家的一致好评。关于课题的理论基础等,会后与老师再交流。我总的感觉是徐校长凭着自己的认真执着和自己的教育梦在小学校长的岗位上努力着。 ★张忠萍校长追问:哪位老师能简明地介绍一下图式理论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运用?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表达一下。 ★吴红耘老师回答张校长问题及上海校长的问题:我是一直参加课题研究的,和家长一样,以家长身份逐渐演变成参加课题研究的身份。徐校长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的校长,而我的专业是教育心理学,所以徐校长就利用了我的专业特长为学校服务,我也非常感谢,因为徐校长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参与课题研究,使我也得到了成长。图式原来是个哲学概念后来演变成心理学概念。这个概念在心理学界的界定是非常多的。我们课题研究至今,我们认为图式是一个知识结构。当知识被记在脑子里,叫知识,被运用,叫技能。关于知识和技能是怎么存在于脑子里的,心理学界有很多争论。有一种存在方式叫图式。图式是一种模糊的表征。外在的知识,到了孩子的脑中,他对知识的表征并不精确,而是模糊的,称为图式。将图式用在语文中,是发现语文的学习与数理化的学习是不同的,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的典型代表,它的学习不能下精确定义的,特别是一些小学阶段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只能以图式来表征。如句子的教学。我们给孩子一个模糊的表征,如二素句,给孩子一个表达式:谁干什么。我们搞清楚什么是图式后,我们针对孩子六年级学习的所有语文知识,哪些知识在哪一个年级段是适合用图式来表征的,是个什么样的图式,句子有怎样的图式,段、篇章、修辞有怎样的图式,当什么时候,什么年级段要把模糊表征的图式转化为精确的概念、规则来教,这些都是需要探究的。目前,我们在这一块做得是非常好的,已经能够把小学里的规律性知识哪些是图式,规律是什么,表征是什么,到什么时候哪些东西是不能作为图式来教的。根据今年五月的中期总结,专家们对我们的研究是非常肯定,现在不太自谦地来说,现在这一方面在全国的研究是走在前列的。 图式就是个内部的知识结构,当这个结构存在后,学生就用这个结构来同化很多知识。不一样年龄的孩子这个结构是不同的。 ★张校长:从吴老师的发言中,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摸索一些规律,让学生形成技能。我们原来谈一些建构的理论。您刚才举的句子的例子就是让学生从模糊到清晰。 ★吴老师:有老师提出过问题,小孩子本来就会说话,为什么还要给他一个二素句、四素句?其实小孩子虽然会说话,但是,他头脑中的图式是不完整的。我们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么说话是对的。我们以前习惯让学生“悟”,对聪明的孩子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资质平平的孩子来说,他就悟不出来了。像现在成人也经常会有语病出现,这就是他对句子不清晰。我们觉得孩子会说话是不够的,还要告诉他,什么是完整的句子,内在的规律是什么,要跟孩子清清楚楚讲明白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通过图式来教。用不用图式来教,孩子能力的提高是不同的。学习了图式,孩子在句子的练习中,正确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上海校长:我以前看书,觉得图式理论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吴老师一讲我就觉得有点明白了,有点类似数学里的公式。我觉得对中下等的孩子,肯定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一些好的孩子会不会形成僵化的学习,这还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张校长:我们今天谈论的主题,我们今天听了徐校长的报告,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在课程、课堂、课外,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研究重点。课题实际上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后,老师更明了,我们可以怎么去做事。您觉得课题在整个过程中,起了怎样一个积极的作用? ★吴老师:科研是实小的传统,在九五课题以前,科研还没有那么大规模的集团作战。九五课题就把老师们好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规范,使之更加科学化,而且构建了很多校本课程,而且还构建了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九五以后,徐校长觉得语文教学是实小的传统,就进行了思维精致性、流畅性、独创性,语言与思维两者关系的研究,解决作文的问题,之前是识字教学的研究,现在是图式课题。我有个很大的体会即通过这么多年来大规模的、规范的科研,一批老师成长起来了,特别是语文教学团队的成长。可以说,现在实小教育集团里,语文老师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些老师不仅会上课,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这么上。所以中期汇报的时候,我们把平台让给语文老师,一个老师上课,一个老师点评,这些老师说得是头头是道,把专家震住了。这种水平不是一两天弄出来的,是长期训练的结果。通过科研,把师资队伍带出来,是非常重要的。 ★曹蔚萍:我们教师在科研中行动,在行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详见发言稿) ★张校长:从老师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科研促进了老师的成长,校长的督促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我还是要重提我一开始提出的一个问题,让我们来想一下,如果课程是一条高速公路的话,那么课堂、课外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好吗?能把课堂和课外比作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车吗?能这么比喻吗? ★吴老师:这其实等于您也给出了一个图式,课程、课堂、课外其实是有关系的,就给了高速公路、车辆这种关系的图式。 ★张校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是相互关联、衍生的。大家同意我刚才的观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每个校长都说说。 ★请实验小学的老师介绍一下学校的课程设置,说说你们的课程是怎么安排的,校本教材是什么时间用的?如何来使用的?这样的课程设置与课堂、课外之间的关系。 ★张校长:九五的时候,重点是研究课程,现在的课程是怎么运行的?是按原来的,还是有变化的? ★曹蔚萍:现在是有变化的,原来我们的校本课程是有课的,现在主要是按国家的课程标准,但我们仍然有沙龙课等校本课程。 ★张校长:课堂等于是实现课程的主阵地是吗?那么课外呢?是不是作为一个补充?(曹蔚萍:是的)所以我刚才才问那高速公路和车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课堂和课外都在实施课程,家长也在帮助学校实施着学校所计划的、已开始、未开始、受到条件限制的课程。我刚才听了报告,我对绿野村有特别的感觉。我在石梅小学工作的时候,我们校长每年都带着学生去实践基地吃、住三天,这三天真的能改变某些孩子。这次我在云南旅游碰到了我以前的学生,我就又回忆起了实践基地对学生的影响。这孩子原来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在班里合群不够,但到了基地,就逼迫他和同学们一起,所以在这一点上,他改变很大。我觉得绿野村的孩子可能独立性更强一些。另外,我觉得课程的概念肯定是在发展。 ★张校长:实小在发展过程中,课外的绿野村这个平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的确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他有想法,就去实现想法。比如徐校长合作办学的事情,也是这样。学校发展所折射的是一种创新的思想,创新的就带来活力,带来发展。这也是我们校长要关注的东西,要注入一些新的东西,搭建一些新的平台。 ★上海校长:课程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综合。讲到绿野村,我想提出一个问题,绿野村是怎样发挥绿野村的作用的?我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提到,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孟丽群:我们绿野村的全称是学生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这些年来,我们学校的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都去一次,进行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活动。学生年年去,但总也不生厌,因为每次主题不同,如小鬼当家、土地里的学问、放飞梦想等。我们利用基地现有的一些资源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在亲近自然、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科教学整合,如土地里的学问活动,就整合了数学里的丈量土地等。学生对那里的生活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毕业后还能记起当时的生活。 ★河南的校长:今天来向徐校长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个研讨会非常成功,确实从他身上表现出了四个“独”,独到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实践,他实践的这种集团模式的办学,特别是有九个教学实体,真的很让我佩服。他还有独立的著作,独立的人格,从今天专家的点评和他自己的娓娓陈述,我很有感触。我觉得如果他没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就不会在他的不同的年龄阶层的朋友眼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大家都很钦佩他。他的这种人格的魅力,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我觉得通过参加这个研讨会,我感觉到江苏省,尤其是苏州市的确是行走在我们国家教育前列的一个省、一个市。从局长的讲话中,我已经领略了。我们国家,刚刚13号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参加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教育工作现代化的问题,我们苏州市早全国水平16年,所以,我们苏州的教育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让人向往。能到这里取经,非常荣幸。感到苏州市教育局对徐校长十八年办学的支持,我是非常感动的,一个校长的办学,一定要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在这一点上,徐校长的办学思想之所以能在实验小学,在苏州市这么深入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苏州市的领导、教育局的领导、社会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对徐校长的办学思想学习后,回去要进一步消化,融到我们的实践中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搞的适度教育。为什么要搞这个?在我们河南,因为人口众多,竞争压力大,所以把孩子都搞得不成孩子了,真的把教育搞成了一种摧残人的工具。提出适度教育是基于对现实的五种思考:教育过度现象的普遍的存在(过度的考试评价、过度的溺爱……);教育的“不及:这种现象,凡是与考试有关的,在我们那里都做得很过,与考试无关的,都严重不及。适度教育就是要找一个既不过又无不及的,回到教育本真状态的一种教育。基于教育目中无人,把人当成一种知识的容器或统一规格的产品去塑造,基于做题教育的现实,基于关注生命质量奠基终身幸福的办学理念。我在提出适度教育之前,我在学校提出了基本的办学理念,即关注生命质量,即身心健康质量,其次是诚信品质文明礼仪的质量,第三才是学习质量,第四是在小学阶段开发潜能的质量。我排了序,让老师根据顺序来调整重视的程度。几条基本理念: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尊重差异;主张教育精细化;面向全体学生。在这五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五个亮点:校本教研模式,大兵团作战;绿色课堂模式,自主高效;质量评价模式;德育模式;情思教育模式。 记录人:许轶、顾婷 2010-7-19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