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教育周刊》2011年12月19日发表《苏州实小的孩子会学习》
发布时间:2011.12.23  浏览次数:6581

 《苏州日报.教育周刊》2011年12月19日发表《苏州实小的孩子会学习》

苏州实小的孩子会学习

识字多,会阅读,写得快,市实小的孩子会学习。这是许多市民对苏州市实验小学学生的印象。

印象源自苏州市实验小学近年扎实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

“十一五”以来,苏州市实验小学教科研的重点一直放在课堂教学,学校推出了教育部规划课题《“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近两年又明确将“科学取向的教学论”作为课研的总理念和方法论,借助学习分类、目标导向的理论和技术,优化“图式应用研究”,优化学校课程,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目前学校正将这一研究推广到数学、英语、综合等学科,尽最大的努力教好每一门学科、每一位学生。

读得快 关键是脑中有张“图”

朱家启,六年级学生。在市实小学了六年,已是阅读文章的“老手”。一篇文章,基本上只要三遍,就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一遍,浏览,大概看一下文章讲什么,如果是记叙文,找出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等,第二遍仔细读,筛选出有用的词语、优美的语句,将它们抄下来,最后一遍,解剖文章,理解作者用意,确定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到怎么看文章,朱家启一口气说了许多。这也是他的阅读程序,而这个程序来自课堂学习。有了这个程序,家启阅读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老妈”。

五年级的冯乐舟一直喜欢看儿童文学名家金波的作品,随着年级的提升,她觉得金爷爷的作品内涵越来越丰富,以前自己只看到可爱的小动物、灵气的花花草草,有趣的故事、优美的情节、美丽的句子什么的,现在除了这些,还能感受到语句背后的含义,文章的意义。读的感觉大不一样了。“这当然同我长大了,思维变复杂了有关,可也离不开老师教的阅读方法。”

两个孩子说的程序和方法就是市实小近年建立的语文图式。据了解,目前市实小的语文图式已形成体系。有文本图式,其中包含了句子结构、段落结构、文体与篇章结构的一系列图式; 有阅读图式,其中比较成熟的又有五步识字程序、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朗读教学的基本程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程序等。创立这些图式的科学依据就是图式理论。

2008年11月,图式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市实小开题,当年涉及的学科只有语文。

“图式”可不是图表,也不是图画,而是大脑贮存一般概念的数据结构,是一种认知框架,相当于规律。据课题组专家成员、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长林红介绍,图式本来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用于解释记忆中的重建现象,它认为人们回忆的内容不同于原来学习的内容,回忆时人们会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重建,到了上世纪70年代,国外的学者开始用图式概念解释学习的结果、过程和条件,并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认为,新信息必须纳入个人大脑中原有的认识事物的图式,经过增生(相当于事实学习)、调整(原图式发生演变)、重构(创建新图式以替代或融合旧图式),才会有意义。如果一个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图式,当拿起一篇记叙文,他就能迅速地激活脑中记叙文的图式,阅读时他只要找到记叙文图式的各个变量,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的具体细节,就能轻松地理解并记住文章内容,他的阅读速度和效率肯定会超过脑中没有图式的学生。据此,市实小课题组的成员提炼出了上述小学语文的图式体系,同时探索图式教学模式,将研发出的图式成功地刻进了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激活和灵活提取、应用这些图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引入目标导向 老师站得更高

科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遭遇瓶颈和突破瓶颈的过程。这在市实小也不例外。

林红校长告诉记者,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组的老师发现图式无法涵盖丰富的语文教学,也没有办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课题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皮连生的指导下,他们再次确立了科学与实证研究取向的教学论,并引入了学习分类、目标导向的教学理论,整合图式理论深化研究。“可以说,学习分类、目标导向是图式理论的上级,因而引入了目标导向,我们的思路一下子拓宽了,看到了更多的景象,而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地奇妙,激动。”林红说。

语文教师陆文红、李耘雯是课题组的成员。她们介绍说,吸纳目标导向理论后,他们根据皮连生和国外的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建立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分类系统。这套系统既高度概括,将小学语文的整个目标分成4个级别,又非常细致,根据各个年级、具体的教学内容等细分出了许许多多的子目标。拿“比喻”来说,一年级是会判断比喻句,二年级是会说简单的比喻句,三年级是说生动说得有创造性,到了高年级就是具体运用了,目标相当具体,要求一级比一级高。

有了这套目标分类,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这里不仅包含具体的教学方法,还包括教学内容的排序,什么先教,什么后教),教的效果是什么,老师的心里一清二楚。

作为一名资深的小学语文教师,陆文红曾对语文教学产生过迷茫,难道语文就是教教字、词、篇章,讲讲课文内容,归纳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样讲一篇和教10篇课文,到底有什么质的区别呢?近年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陆文红觉得自己真正找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她说:“开展了图式理论应用研究,特别是引入了目标导向的教学论后,我们才真正地理解了叶圣陶的话‘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字、词、句、篇,但这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内容传授语文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法、文法,掌握语文的读、写规律,学会阅读,学会写作,掌握了规律,就意味着学生有了运用规律进行自学的可能,这样也才能使教学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育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对此,李耘雯同感很深。她举了课文《马背上的小红军》 作说明,不讲目标导向,不搞图式应用时,很多教师都是就课文教课文,教字、词、篇章,学习课文内容,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现在根据目标导向,我们将课文组合进了写人的单元进行教学,教学的任务主要落在引领学生提炼写人文章的规律上,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人,反映人物的情感,思想品质,真正将课文当作了举一反三的例子。

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帮助很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大量的课文,不断重复,这样教,只有一些语言感知能力强、自我阅读面广的学生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而其他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很低,现在的教学能使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受益,因而能让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现在上语文课,老师有干劲,很有成就感。”李老师表示。

这种深度、广度并具的教育科研给了老师足够的底气。陆文红告诉记者,以前外出听课基本上属于看热闹,现在可是看门道了,一堂课听下来,这堂课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为什么好,为什么差,问题出在哪,都很清楚,能真正学到一些东西。

科研最大成果 学生识字多善阅读写得快

经过两年多努力,市实小的教育科研取得了十项具有推广性的成果:如语文教学目标分类系统; 两维目标分类框架,以此指导教师教学的目标指定和任务分析;建构的整套的语文图式体系……而在探索实践、取得成果、运用成果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市实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通过五步识字法,拼一拼,读一读,背一背,认一认,写一写,实小的学生识字很多。一年级新生进校一年半后,就能自主识字1900多个,优秀率超过95%,合格率100%,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平均每分钟朗读字数150字。二年级上学期结束,拿五六年级的课文考核,识字、朗读正确率达95%,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超过50万字,到二年级结束,学生能背诵课标推荐的70首古诗。

实小的孩子会阅读,并形成了4个显著特点。其一,速度快。由于学生大脑中储存着文章篇章方面的图式,拿到一篇文章,学生就能根据篇章特点激活已有图式,迅速提取主要信息,为深读做好准备。其二,能概括。根据不同的段落和篇章结构,市实小的孩子能从题入手,据题猜测,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厚文读薄。其三,会鉴赏。实小的学生中年级记课堂笔记,高年级自己阅读批注,独立思考能力强。在苏州市首届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中,该校6位学生代表参赛,全部获得奖项,其中还有一个是第一名。其四,善自学。该校学生普遍掌握五步精读的一般程序,会猜一猜、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用一用,这样进入高年级后,就能自主开展学习,形成自我监控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实小的学生笔头快。据统计,市实小的学生毕业考试时,能在35分钟内完成一篇500字的作文,并有70%以上的学生获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