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早春间,正是学研好时光
发布时间:2023.02.26  浏览次数:78

        二月末,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泛绿的柳枝,婉转的鸟鸣,无一不预示着冬色渐远,春回大地,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学校青年教师课题组的老师们,正在实小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开学初,课题组长王逸骏老师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回顾了上学期《基于项目化学习(PBL)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所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了一些有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上学期,课题组成员利用每周三周四晚上19:30~21:30的时间进行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以及微项目学习课例的设计与优化,开设了8节次微项目学习实验课,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了3篇高质量的论文。大家都充分认可了课堂观察对于研究的重要性,也一致认为微项目化学习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大家也越来越觉得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微项目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比较,优势在哪里?”、“不同学科微项目学习的路径有哪些不同?”、“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那么评价体系如何改变,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

课题组老师经过研讨,确立了本学期研究主题,研究各学科微项目化学习的一般路径,尝试构建微项目化学习的评价体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说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青年教师课题组就是这样一支将学习、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团队。

他们坚持每天读书,每月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并在进行微项目课例实践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总结成论文。

        寒假里,他们围绕“微项目学习的一般路径”、“课例的优化研究”、“基于课堂观察的实证研究”为主题,撰写了质量颇高的论文,形成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产生思考,思考形成论文的良性研究回路。

        新学期,他们在课题群进行每日读书打卡,召开每月读书分享会,进一步促进理论素养提升,更好地投身课题研究。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二月下旬,课题组的年轻语文老师祁欣悦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三月份语文微项目学习实验课的重担。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也积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一同帮助她备课、磨课,优化教学设计。祁老师将以《赵州桥》这篇经典的说明文为载体,与同学们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求说明文背后的大概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正如祁老师所说,微项目学习本质上是基于复杂且真实的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分解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高阶能力,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