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是一年新的起点;实小的语文教学研究,也要开始新的征程。4月2日,语文组开展了以“聚焦素养,单元整合:低年级识字高质量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三校联动教学研讨活动。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全体语文教师、苏州明珠学校与苏州相城实验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深耕课堂 共研共学
冯欣老师 《动物儿歌》
冯欣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是低年级的一篇识字课文。课堂上,教师针对儿童特点,结合儿歌内容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更是通过“猜一猜”“演一演”“赛一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冯老师围绕研讨主题,巧妙地处理了文本和所学汉字的关系,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字理识字、归类识字、比较识字、联系语境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了解汉字特点,运用造字规律识字的同时,更感受到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古人造字的智慧。
夏丽雯老师 《大象的耳朵》
夏丽雯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整堂课寓教于乐,充满童趣。字词教学中,把生字巧妙融入文本情境,实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目标。问句教学层次清晰,从发现到体验再到创编,引导学生从感知到运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精彩的是双线并行的叙事教学,借助角色扮演和追问朗读,既展现了大象耳朵的变化,又巧妙揭示了大象心理的转变,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言实践中,既习得了语文知识,又体会了故事内涵。
王扬老师 《大象的耳朵》
王扬老师执教《大象的耳朵》,课堂以情境导入为特色,巧妙地引出大象的耳朵很特别,进而带领学生随文开启故事的探索。在识字教学环节,王老师系统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四种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字形”培养字形感知能力,采用“对比识记”强化辨析能力,运用“熟字带生字”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结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这种结构化教学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使识字过程既系统又高效。
孙令敏老师 《大象的耳朵》
孙令敏老师在本节课中采用“随文识字”教学策略,通过“比换法”、“部件猜字法”和“字形演绎法”三个环节开展识字教学,让学生在比较、猜测和演绎中掌握汉字规律。最后的“贴字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提升了识字效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行思交融,教艺精进
课堂呈现后,四位磨课组长项佳、袁晴靖、郁晴倩和彭燕华进行了说课和评课。老师们针对这节课,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提出了课堂中的困惑,也总结了这节课带来的收获。场下的老师认真聆听,期待从这次课堂展示中获得教学智慧的启迪与课堂革新的密钥。
思考总结:深度凝练,智慧跃升
赵洪校长对本次三校联动的语文教研活动给予了肯定,他希望借助集团这个平台,可以加强三校的互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三校语文教研的长远发展。赵校长肯定了在短时间内呈现出的这四节课,效果很好,给予了大家很大的启发。他希望未来三校能多研讨,多交流,构建更紧密的教研共同体,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