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园深处赏读苏州教育史,实小教师续写教育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178


        四月的苏州春和景明,万物生长,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在这充满希望的美好日子里,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青年教师在赵洪校长和林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带领下,怀揣着对教育的敬畏与热爱,走进了庄严而充满故事的苏州教育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追溯教育源流、启迪教育智慧的寻根之旅。



馆长介绍

教博馆的前世今生


        教育部专家,原苏州教委副主任,苏州教育博物馆名誉馆长谷公胜先生热情地向老师们介绍了博物馆的前世今生。苏州教育博物馆位于醋库巷44号,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古典园林——“柴园”的所在地。博物馆以历史发展为经线,以丰富的史料文物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生动再现了从春秋苏州建城以来的有关教育史料,彰显了苏州教育厚重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谷主任称柴园就像一幅精美的“双面绣”,一面绣着园林之雅,一面绣着博物之趣。

640.jpg


历史长廊

教育之魂的共鸣


        步入馆内,犹如踏入一条时光隧道。在各类珍贵的教育文物、详实的历史资料前,老师们驻足细观,聆听谷主任娓娓道来每一展品背后的故事。从古代私塾的竹简笔墨,到近现代教育设施的演变,再到现代科技赋能的智慧课堂,每一个展陈角落都凝聚着教育的历史沉淀与创新步伐。

实小老师们屏息凝神,细心品读,仿佛能听见知识的种子在历史的土壤中悄然萌芽,感受到教育之魂在时代变迁中生生不息。



大师风范

师德楷模的力量


        博物馆中,一代代教育家的事迹与遗物赫然在列。

        他们的教育理念、人格魅力与卓越贡献犹如璀璨星辰照亮教育的天空。老师们驻足瞻仰,细细品味,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无论是范仲淹先生的“教化为本,兴办府学”的无私奉献,还是叶圣陶先生“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的教育观,都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师德标杆,激励我们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将“为人师表”的信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点滴之中。我们更感自豪的是在博物馆的名人墙上,找到了在市实小120年历史上辛勤耕耘过的先辈们:罗振玉、俞子夷、吴研因、施仁夫……他们是实小历史上的“大先生”。



未来展望

教育创新的启迪


        在这座历史氛围浓厚的博物馆内,很多新兴的高科技让老师们眼前一亮。虚拟现实投影、智能模拟私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老师们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积极探索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助力他们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前辈勉励

教育理想的坚守


        参观结束后,谷主任将自己创作编写的诗词集送给各位老师,并告诉青年教师:“教育是一个没有句号的事业,今天的参观虽然结束了,但是,教育的征途还很长,我们青年教师才刚刚开始迈步,后生可畏,相信在座的青年教师会有更好的发展,更美的未来。”


640 (12).jpg

        参观结束,老师们也围坐在一起畅谈此次参观的收获与感悟。



        王雪老师


        在现代馆,谷主任为我们讲述了全纳、公平、优质、适切、开放的苏州教育何以一步步成为现实,耳畔回响的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时代使命。弦歌百年,悠悠岁月。最让我感动的是,苏州市实验小学虽校名几度更替,校址几经迁徙,但“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实验示范”的治校传统始终未改,在苏州教育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40 (13).jpg


        祁欣悦老师


        教育博物馆犹如一部生动的教育史书,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谷主任详实的解说,我得以清晰地了解到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纵观历史,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深深烙印着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苏州教育在历史上始终走在改革前列,我们市实小也是如此。前辈们坚持在教育上大胆地实践创新,这也坚定了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决心。


640 (14).jpg

        王莉老师


        参观完苏州教育博物馆,我想,教育一定是一项需要大智慧的事业。在苏州教育博物馆,我感受到苏州教育博物馆不仅彰显了苏州园林的特色风貌,更浓缩了一部活态的苏州教育史。苏州教育,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丰富的教育故事,精致的教育实物,让我们青年教师再一次回溯根本,追问教育的初心。


640 (15).jpg

        葛伊琳老师


        苏州教育博物馆之行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精神意义的一次实践之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正是姑苏历代师表的写照,也是引领我们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精神领袖,我辈当继承先人之志,共同开创市实小及苏州教育更辉煌的未来。


640 (16).jpg

        冯欣老师


        本次苏州教育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在谷公胜主任的讲解下,我对苏州的教育发展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州注重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修养。同时,苏州教育博物馆陈列的各种物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教育特色,展示了苏州在科技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就,体现了苏州教育全面、多元、开放的特点。


640 (17).jpg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此次教育博物馆之行,我校青年教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与教育理念的洗礼,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定守护与教育使命的深刻认同。我们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将所学、所思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传承教育薪火,勇担时代重任,为培养更多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