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颉:换位思考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503
换位思考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面对这些个性各异的孩子,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他们一同成长。在家校沟通的时候也应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家长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开展工作。

事例一: 参加女儿家长会后的感悟 (换位对象:假如我是老师)

       那一次,作为家长的我,终生难忘;作为教师的我,感触颇深。

       12月的一天下午,我上完一节课后匆匆赶往女儿学校,参加女儿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一到学校门口,才发觉自己竟然还是迟到了,学校的大门已经关上,此时的我浑然没有了当教师时的威风,而是一个十分愧疚的家长,小心翼翼地说明来意后请保安大叔麻烦再开一下门,只见他轻蔑地说:“你来晚了,会议都开始了。”我只能连声道谢。此时,会场里已坐满了黑压压的家长,安静地聆听着校长的讲话。将心比心,作为老师的我也经常要学生家长能准时来学校参加家长会,可当时我为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家长是如何在百忙中放下手头的工作,真是不易?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整个家长会开了近3个多小时,听完了3位校领导的发言与6位任课教师的发言,家长们都有些疲倦,因为针对性不强。家长会结束时,天已经全黑了。只见班主任和几位任课老师身边围满了家长,我只能见缝插针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本打算利用难得的机会与孩子的老师面对面沟通一下。但收获太少,总共同老师们才说了十多句话。

       家长会结束了,我一直进行着思考:这样的家长会,校方始终占据着合作的主体,家长只在从属地位,学校还是一直在宣传学校的做法、布置工作与指挥家长配合,却忽视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指导、建议,以及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反馈。换位思考: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家长会上讲些什么内容呢家长更喜欢听?以后家长会上还要多抽出一点时间给家长,倾听家长心声,这样老师就能随时把握住家长思想的脉搏,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还可以改进做法,创新形式,切实提高家长会实效呢。

事例二: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来 (换位对象:假如我是学生)

       接手一个新班后不久,学生小戴的家长就一再叮嘱我对小戴要“严加管教”,凡是有不好的表现要及时告诉他们,家长一定会和老师配合起来“严惩”。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小戴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经常拖拉。家长特别爱面子,对儿子是“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责备,使得孩子心理压力很大。

       于是我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希望老师怎样帮助、教育自己?记得看过这么一段文字: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是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

       对呀,教育应是一种等待。有时需要老师用平和的心态看孩子的缺点,用家长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用做父母的真情陪学生们一起成长。我决心帮家长改变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

       第一次往小戴家打电话的时候,接电话的是小戴的妈妈。 “是不是孩子上课又惹老师生气了?我这就让他爸揍他。”    我赶忙说:“不是,不是,我是向您报喜的。这段时间,小戴在课堂上乱做小动作的次数比以前少了许多,我对他充满信心。他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他听讲时注意力再集中一些,他在学习上一定会有更大进步的。”    家长原以为我打电话是来“告状”的,没想到却是一个报喜的电话。妈妈喜出望外说:“谢谢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接到表扬孩子的电话。”

       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小戴开始专注听讲了,看我的眼神有些变化。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只要一发现小戴有进步,就马上给他的家长打电话报喜,随着我的报喜电话次数的增多,小戴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赢得了学生的心,也走进了家长的心。鼓励一下学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你给他一点阳光,他就回报你一个春天!让我们和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




事例三:了解家长的想法,做家长的知心人(换位对象:假如我是家长)

       我还遇到过一个“刺头”叫小林,父母是生意人,家境优越,骄纵任性,包容性差,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成绩也不够理想。一开始,我和家长谈学习,谈成绩,由于所谈的内容和家长需求不符,家长虽然表面应和,说支持老师的做法,一定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但屡不见效。我觉得这个孩子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身上问题的严重性,家里过分强调民主,强调个性。

       了解后我得知父母早就决定等孩子小学毕业后直接送孩子出国,以避开国内中学的激烈竞争。这种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都认为中国的教育有弊端,从心底里不赞同,只是表面上应付老师而已。

       这说明我以前的教育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于是我转变了战略,从他下降的学习成绩中剖析出了两个原因,一是缺乏自主管理能力,二是抗压能力较弱。这两个分析有理有据,且两条都针对他让孩子毕业后出国,回来接管家里生意的“死穴”。这果然引起了家长的重视,在今后的教育中非常主动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到了期末,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抗压能力上去了,学习成绩自然也提升了不少。

       所以,了解家长的想法,换位思考,根据家长的需求来教育孩子。而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选择孩子的成长方向是家长和孩子的自由。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沟通,掌握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求,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尊重家长的一些想法,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尽力配合。只要对小孩真心,家长就会心满意足!

       换位思考提升了我作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让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赢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了更多人文关怀,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家校沟通是以学生为圆心,以爱心为半径地关爱学生,老师换位思考的越多、越深,圆的半径就能辐射得越远。对待家长,多一份真诚,他们就会多感受一份温暖;多一份宽容,他们就会多感受一份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