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促成长,青年课题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9

科研之路虽有荆棘

一群人同行便满是力量

这支青年教师队伍正以实践为笔

以协作为墨

书写着教育与科研共舞的崭新篇章



初遇科研:在困惑中探寻方向


        卓越教师培养团队要求每位成员都有课题研究方向。我们的科研之旅,始于一场“认知落差”。即便部分教师拥有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训练、多年课题参与经验,面对“从教学实践提炼研究问题”的要求时,仍陷入停滞。

        “哪些教学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理论知识如何与课堂实践衔接?” 一连串疑问让大家反复陷入“提出问题—自我否定”的循环,文献中的专业术语与复杂模型,更让科研显得高不可攀,焦虑与迷茫悄然蔓延。



团队为光:从教学碎片里找答案


        迷茫之际,团队成了驱散困惑的光。同事们主动拿出自己的教学案例,以课堂里的真实场景为切入点,帮大家打开思路;导师团队逐一拆解疑问,用通俗的解读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科研不是“飘在空中”的理论,而是“埋在地上”的实践;不是要我们抛开教学去做研究,而是要带着研究的眼光去做教学。



携手攻坚:将“挑战”炼成“成果”


        明确方向后,课题组开启“抱团攻坚”模式。撰写课题申报书时,大家白天坚守教学一线,晚上线上集结,分工梳理文献、完善研究方案,历经十几轮修改,成功立项校级课题;7月,冲击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时,办公室的研讨声从未中断,从争论理论框架到确定实践路径,键盘敲击声、热烈讨论声交织成成长的节奏。



未来可期:在协作中笃定前行


        当课题被苏州市推荐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课题”时,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响。


640.png



实验研究不是终点

而是让教学更有温度的起点

青年课题不是标签

而是青年教师用专业成长

反哺教学的见证



        当一群人朝着“让研究成为教学日常”的方向走,科研便成了看得见的成长力,在教育的土壤里,必定结出饱满的果实。



暂无信息